普京生日,金正恩賀電把人聽出一身雞皮疙瘩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10月7日,莫斯科陰天,克里姆林宮沒有生日歌,只有克格勃出身的男主默默吹蠟燭。
往年這時候,手機「叮叮噹噹」——南奧塞梯、阿布哈茲,連白俄羅斯盧卡申科都要卡點發語音。
今年群聊靜悄悄,西方大佬集體裝死,只剩一個頭像閃爍——
金正恩,凌晨三點,朝中社甩出賀電全文,第一句就把西方從被窩裡嚇醒:
「最親密的同志,祝您身體康健!」
翻譯成人話:兄弟,73了還能打,我挺你,且是置頂那種挺!
「同志」兩個字,俄語叫「達瓦里希」,自帶紅場BGM。
在蘇聯時代,這是通行證,喊一聲就能蹭飯;
蘇聯解體后,基本退群,只剩幾個老鐵私下喊,還怕被街拍。
如今金將軍把「同志」前面再加「最親密」,相當於把微信群名從「兄弟連」直接改成「死黨群」,頭像統一換成鐮刀鎚子,背景音《喀秋莎》。
西方一聽:這倆要組隊開黑,還開的是滿級號,外掛已充值。
別看就一封賀電,信息量堪比壓縮包,老高給你逐幀拆解——
【人力外掛】
上半年,紹伊古像美團騎手一樣三跑平壤,背回一份「勞務合同」:
朝鮮輸出2萬精壯小伙,前線挖戰壕、後方搞重建,包吃包住包陣亡保險。
西方智庫先前估1.5萬,結果直接干到2萬,溢出30%隱藏戰力,像極了拼多多砍到最後一刀還送你0.01元。
更絕的是,這2萬人里含1000名工兵,專啃庫爾斯克硬骨頭,烏軍無人機飛過來一看:對面戰壕修得比朝鮮高速公路還平整,直呼專業。
【紀念碑套餐】
你在我庫爾斯克立碑,我在你平壤刻字,歷史書提前寫:
「2024年,朝俄戰友並肩扛過槍,流過的血比丹東啤酒還濃。」
以後誰翻舊賬,磚頭直接拍臉上,拍之前還要喊一句「永垂不朽」。
西方學者吐槽:這哪是紀念碑,分明是「下次還合作」的預付款收據。
【航線復活】
莫斯科=平壤,蘇聯解體后斷航30年,今年說開就開,首航當天乘客名單隻有一行:
「軍事技術交流代表團×30人,行李:圖紙+伏特加。」
以後金將軍再去俄羅斯,不用借道中國,一腳油門到紅場,西方制裁雷達全程假裝黑屏。
老高掐指一算,年底金正恩若真回訪,這架飛機得先拉一半炮彈配重,不然燃油省得慌。
有人嘀咕:朝鮮圖啥?
答:糧食、石油、衛星技術,外加一張「對抗西方」的VIP門票。
俄羅斯圖啥?
答:炮彈、人力、還有人手一把「我有人系列」的底氣。
一句話:一個缺糧,一個缺人,湊一桌剛好開席,賓主盡歡,剩下一地制裁碎屑。
接下來劇情預告——
年底金將軍可能坐火車轉飛機,二次打卡俄羅斯。
到時候三大議題擺桌上,連服務員都被要求籤保密協議:
議題一:人力還能不能加?
朝鮮國內還有200萬預備役,放不放?
俄羅斯拿啥換?糧食、能源、還是遠東菜地?
紹伊古已暗示:只要朝方點頭,庫爾斯克前線能修出一條「平壤大道」,雙向八車道,帶綠化帶。
議題二:萬一美俄關係繼續鬆動,咱倆怎樣不內卷?
川普最愛「聯俄制中」,萬一真把烏克蘭當二手房甩賣,俄朝同盟會不會被砍價?
老高猜:金將軍早就備好Plan B——
把炮彈換成無人機,把人力換成潛艇兵,只要技術到位,朝鮮隨時能「轉型」為俄版富士康,專造自殺式無人機,貼牌「Made in DPRK」,西方告都沒地兒告。
議題三:除了炮彈,能不能再換點核潛艇、衛星導航、洲際導彈小禮包?
朝鮮已經把「萬里鏡-1」軍事衛星送上天,雖然姿勢有點歪,但拍照水平已能把首爾停車場數得門兒清。
俄羅斯若順手給點變軌技術,下回衛星就能直插歐洲上空,
到時候德法領導人一抬頭:天上那顆星星怎麼閃著閃著蹦出朝鮮國旗?
想想都刺激。
西方焦慮值+10086——
北約秘書長辦公室連夜加班,把「朝俄協同」四個字加進明年預算標題;
韓國國會吵成菜市場,一邊罵美國不給力,一邊琢磨要不要也給自己整一個「核共享」;
日本直接拍桌子:我也要先發制人打擊能力!
於是,一封生日賀電,炸出整個東北亞軍備競賽彩蛋,軍火商笑到嘴角抽筋。
歷史有時候比小說還偷懶,直接把舊劇本翻出來改個日期。
「同志」兩個字,30年前隨著紅旗落下被西方寫成悼詞;
30年後,又被金正恩一鍵恢復出廠設置,還順手點了升級補丁。
莫斯科+平壤,一個手握糧票,一個手握炮彈,
在西方眼裡,這是「邪惡同盟」;
在他們自己眼裡,這是「背靠背取暖」;
在老高眼裡,這就是告訴全球:
制裁大棒敲得再響,也攔不住有人深夜抱團,而且越抱越緊。
至於這團火能燒多旺,會不會把半島、東歐、甚至太平洋一起點了,
那就等著看接下來怎麼樣。
畢竟,生日蠟燭才吹完,軍火蛋糕已經上桌,
誰還管卡路里,先吃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