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二次元」,中國著名大學打響第一槍

京港台:2025-10-11 07:41| 來源:吃瓜體 | 評論( 12 )  | 我來說幾句

「全面禁止二次元」,中國著名大學打響第一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本來想寫一篇關於諾貝爾獎的事,但當看到北京航空大學全面禁止動漫、二次元等相關內容出現在校園活動中這個消息時,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

  當熱愛被貼上「風險」標籤,當表達被視為「越界」,校園的多樣性正在被悄悄抹去。禁止的不只是Cosplay,也是在切斷一種青年文化的自我表達。真正危險的,從來不是二次元,而是那種懼怕熱愛的空氣。

  成都十月三日的世界線動漫展上,一名男子因Cos《我的英雄學院》角色(常被戲稱為「柜子」),在遭到觀眾勸阻無效后,被另一名男子扯掉假髮,引發持續推搡與混亂。

  這場鬧劇被傳上網后,評論區竟一片叫好。

  說來也諷刺——同樣都是熱愛Cosplay的一群人,卻為了心中的「大義」,忘了曹植的那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類似的場面並非首次上演。就在兩個月前,上海豫園,一位身穿「國漫古風服飾」的女孩被「義憤填膺」的陌生男子毆打致輕傷——解釋也無濟於事。更早些時候,因為穿JK、和服、洛麗塔等服飾出入公共場所而被辱罵、驅趕、甚至扒衣服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當「道德」被無限泛化,拳頭終有一天會落到自己身上。普通人哪裡分得清「紅白假髮」的角色究竟是《我的英雄學院》、還是《第五人格》、又或《王者榮耀》。在某些人眼裡,為了捍衛心中所謂的大義,唯一的原則就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而如今,竟然有高校打響了「全面禁止動漫、二次元」的第一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往年的「禁止Cosplay活動」,一步升級到「禁止出現任何動漫相關活動」,這種加速之快,幾乎讓人恍若隔世。

  二次元群體的生存困境,從來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從「禁止過洋節」的風潮興起,這根劍絲就越綳越緊。

  所以,我始終反對動漫圈內部公然討伐《我的英雄學院》等Coser的行為。那種群起而攻之的場面,看似是「伸張正義」,實際上卻是在幫外界錘死整個圈子的生路。一群人追著Coser打,生怕上不了熱搜,想以「正義之名」贏得掌聲——結果反倒印證了大眾的刻板印象:滿身日系服飾的人,痛罵別人「不愛國」。

  真正危險的,從來不是「紅白髮Coser」,而是那些靠辱罵與暴力搶佔道德高地的「正義使者」。他們是壓垮文化多樣性的第一塊石頭。

  要知道,二次元群體的訴求並不複雜——他們只是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表達熱愛,創作、交流、發獃、生活。可現在,這個世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資料圖

  回到北航。

  這一刀切的決定令人咋舌。依我之見,這不太可能是上級指令,更像是某位校領導「壯士斷腕」的個人決斷。也許是「孩子沉迷動漫無法自拔」,於是乾脆一刀封喉,拉全校學生下水。

  據說,北航那個名為「飛夢動漫社」的社團,從去年起就被「重點關注」:經費被砍、活動申請不下、指導老師不續簽——直至被正式除名、徹底消失。

  

  北航

  可悲的是,理工科院校本就文娛稀少,性壓抑程度名列前茅,而動漫社團,恰恰是這群理工宅男少有的精神出口。B站、牛客、各大程序員社區,「二次元濃度」之高,有目共睹。

  沉迷二次元,和沉迷抽喝嫖賭相比,究竟哪個更具社會危害?

  任何圈層都有「抽象者」,可若因為個別極端者,就要對整個群體下狠手,那才是真正的盲目與傲慢。那些濫用權力、藉機薅二次元羊毛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更諷刺的是,北航自己還設有「數字動畫藝術」等專業,深度參與過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的製作,導演於水還是本校副教授。電影上映時,學校還曾高調宣傳,藉機蹭了一波熱度——如今卻一腳踹開,堪稱「放下碗罵娘」的經典案例。

  老一輩人對二次元群體的反感,早已根深蒂固。如今,連上流985都率先「立威」,其他高校是否會跟進,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在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話:

  「來大陸投資的商人,每次第一件事就是看首都機場的裸女壁畫。如果哪天壁畫沒了,就說明——該跑了。」

  當「動漫」與「二次元」被直接划入禁區,這不僅僅是文化展示的消失,更是一種象徵——某一部分人的熱愛,被粗暴地判定為「不配存在」。

  但他們沒想到,那些陪伴成長的作品、角色、音樂與創作,從未與「敏感」掛鉤。它們只是青春的延伸,是想象力與表達欲的出口。

  如今,這一切被輕易貼上標籤,划入風險區,一句「禁止相關活動」,便要將整個文化清除。

  北航的校園原本就冷清,如今更添幾分寂寞。

  他們到底想把北航建設成什麼樣?

  一個只剩規章、沒有熱愛的地方?

  一個懼怕色彩與聲音的地方?

  一個讓學生學會沉默、而非表達的地方?

  我不玩cosplay,但是每次在路上看到一群年輕人cos成他們喜歡的形象,帶著笑聲從我身邊經過,我都覺得這個世界又燦爛又美好。

  文化的多樣性,從來不是風險,而是大學精神的底色。

  真正可怕的,不是二次元文化,而是對不同聲音的恐懼。

  而當一個社會開始懲罰熱愛、獎勵沉默——

  那離荒蕪,就不遠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02: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