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中國間諜」鬧劇收場:英政府拒絕上法庭作證

京港台:2025-10-8 13:34| 來源:觀察者網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這場「中國間諜」鬧劇收場:英政府拒絕上法庭作證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一場延宕近兩年的「中國間諜」鬧劇,於上個月因缺乏足夠證據收場。

  英國《金融時報》10月7日披露稱,英國皇家檢察署(CPS)在一封信中表示,該機構曾多次要求政府提供證據,以證明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均遭到拒絕。而政府的這一態度,正是CPS決定撤銷對兩名英國男子指控的關鍵原因。

  此前,中方曾明確表示,所謂中方涉嫌「竊取英國情報」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惡意詆毀,我們堅決反對。

  此前被指控為「中國間諜」的兩名英國男子分別是30歲的克里斯托弗·卡什(Christopher Cash),以及33歲的克里斯托弗·貝瑞( Christopher Berry)。他們在2023年3月被英國執法部門逮捕,2024年4月遭正式起訴。英國檢方指控他們在2021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3日之間,為中國搜集和提供有損英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違反了《官方保密法》。

  直至今年9月15日,英國檢方才因缺乏足夠證據宣布撤銷對兩人的指控。負責本案的檢察官湯姆·利特爾(Tom Little)向法庭表示,現有搜集的證據達不到審判的門檻,「我們根本無法繼續起訴此案」。法官切馬-格魯布(Mrs Justice Cheema-Grubb)表示,她「完全認可」檢方的決定,並裁定兩人無罪。

  CPS在信中進一步解釋了撤案細節:「(我們)數月來一直努力獲取相關證據。儘管(政府)提供了更多證人證詞,但沒有任何一份證詞表明,在涉案行為發生時,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到2025年8月末,我們意識到無法獲取此類證據。當這一情況明確后,案件便無法繼續推進。」

  報道稱,卡什和貝瑞均堅決否認指控,並表示英國皇家檢察署放棄這一「錯誤起訴」的做法是正確的。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時報》日前還披露,英國國安官員表示他們不會在法庭上作證稱中國是「敵人」,而這正是依據英國《官方保密法》起訴兩名當事人所需的法律要件。

  多名英國高級官員透露,在英國檢方決定撤銷對所謂「中國間諜案」的起訴之前,英國首相斯塔默的國家安全顧問及英國外交部,與主張繼續推進案件的英國內政部產生了重大分歧。

  四名英國官員稱,雙方的衝突在今年9月的一次會議上爆發。出席此次會議的包括英國首相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喬納森·鮑威爾(Jonathan Powell)、副國家安全顧問馬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奧利·羅賓斯(Olly Robbins)和英國內政部官員。

  會議由鮑威爾主持。會上,官員們告知英國內政部,柯林斯將無法作證稱中國是「敵人」。

  檢方專家表示,英國國家安全顧問不願在法庭上給中國貼上「敵人」的標籤,很可能導致英國皇家檢察署放棄起訴。

  不過,英國皇家檢察署檢察總長斯蒂芬·帕金森(Stephen Parkinson)堅稱,CPS的決定未受到任何「外部壓力」的影響。英國內閣辦公室發言人也回應稱,政府提供的證據並無實質變化,所謂唐寧街「施壓」撤銷起訴的說法也是完全錯誤的。

  這場鬧劇的落幕,也折射出英方近年對「中國間諜」議題的刻意操弄。今年6月,英國政府宣稱中國在英國的「間諜活動」有所增加,時任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議會宣布,本屆政府將投入8億美元調查此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6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英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雙邊關係,加強互利合作,符合兩國和世界的利益。我要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不干涉別國的內政。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妥處分歧的基礎上發展中英關係,但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污衊抹黑和無端指責。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6 22: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