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所美國頂尖高校被點名,國際留學生限額15%?

京港台:2025-10-8 12:20| 來源:Letsight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9所美國頂尖高校被點名,國際留學生限額15%?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近日,白宮整治美國大學又出新招!

  針對9所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提出了一個新的提案,這個提案被稱為「學術卓越契約」,顧名思義針對的是大學招生中的學術問題。

  白宮的目的是希望大學招生和校園政策,要配合特朗普的政治優先事項,這樣就能拿到聯邦資助。

  這次,威逼不行,只能利誘了。

  

  白宮再次出手

  9所美國頂尖高校被點名

  白宮最近向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范德堡大學、南加州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及亞利桑那大學發送一份文件。

  這份文件鼓勵它們採納白宮對美國校園的願景,承諾在招生、女子體育、言論自由、學生紀律和大學可負擔性等議題上接受政府的優先政策。

  

  圖源:Reuters

  提案中的具體要求包括:

  禁止在招生或財政援助決策中考慮性別、種族、民族、政治觀點、宗教等因素。

  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請者參加標準化考試,如SAT或ACT。

  推動學術自由政策,廢除那些「故意懲罰、侮辱並甚至煽動對保守主義思想的暴力行為」的機構。

  反對任何破壞學習環境或騷擾學生及團體的政治示威。

  所有大學員工需避免在官方身份下發表與政治相關的言論或採取相關行動。

  嚴格打擊因非學術原因導致的成績膨脹或下滑。

  確保保持「單性別空間」在浴室和更衣室。

  捐贈額超過每名本科生200萬美元的大學,對就讀「硬科學」(例如STEM)的學生,免除學費。

  外國簽證學生不超過15%,且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學生不超過5%。

  公開披露所有外國資金來源。

  雖然這些要求並不是強制執行,但是白宮也說了,這些院校如果能夠達成契約,那麼將會獲得可觀的聯邦撥款和其他福利。

  

  

  圖源:aljazeera

  

  對比前幾個月,白宮一言不合就削減經費、限制名額,可能是之前哈佛勝訴,聯邦法官稱政府的行為超越了其許可權,所以現在看來態度緩和了不少。

  根據信件,這9所大學可會成為初始簽署方,它們可以在協議最終確定前提供反饋,但是要在11月21日做出決定。

  這9所大學中,有私立大學,也有公立大學,但是目前還沒有消息透露為什麼會選中這些大學。

  弗吉尼亞大學的一份聲明提到,沒有跡象表明其被選中的理由。學校的臨時校長在上周四已經組建了一個管理員小組來審查這封信,而其他大學暫時還沒有正式回應。

  

  利好中國學生?

  限制國際生!

  

  白宮提出的這10條契約中,和中國學生關係最密切的就是第一條、第二條和第九條。

  一直以來,亞裔在美本大學,尤其是頂尖大學申請中都處於弱勢,

  如果禁止學校在招生中考慮種族、性別,對於中國學生、亞裔學生來說,意味著擁有和其他少數族裔申請人同台競爭的公平機會。

  在這個公平的舞台上,誰的實力強,誰的分數高就能獲得錄取,而中國學生和亞裔學生最大的優點恰恰是學術成績優秀。

  所以說,如果這一要求能夠落地,對中國學生和亞裔學生都是重大利好的消息。

  不過,目前大部分院校依然實行標化可選政策,契約的第二條要求所有本科申請人必須提交SAT和ACT成績,那麼未來SAT和ACT考試將會變得越來越卷。

  即使中國學生在平均分上遙遙領先,但也不能過分輕敵,因為當大家都在學術成績上卷無可卷,那麼最後的突破口就只剩下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活動、文書等非學術性指標。

  說完了利好的消息,那麼接下來就是壞消息了。

  契約第九條要求限制國際學生人數,外國簽證學生不超過15%,且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學生不超過5%。

  根據國際教育協會的數據,目前多所美國頂尖大學的國際學生比例已經超過20%,一些名校的中國學生比例也接近或超過5%。

  

  圖源:紐約時報

  有數據顯示,目前有120所大學的國際生比例超過20%,比如哥倫比亞大學、埃默里大學和波士頓大學。

  雖然被邀請加入契約的9所學校中,國際生比例整體都低於15%,但是達特茅斯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比例接近14%,其餘的學校沒有公布詳細數據。

  也就是說,如果協議一旦簽署,那麼大學的招生方案就會出現新的調整,國際生數量將會大大削減。

  另外,契約還提到,簽署的大學必須凍結美國學生的學費五年,而那些本科生人均捐贈基金超過200萬美元的校園,將為攻讀STEM專業的學生完全免除學費。

  這個免學費計劃看起來很香,但大概率是只面向美國本土學生,這一個計劃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大學培養本土科技人才,符合特朗普的MAGA理念。

  這不僅和國際生關係不大,甚至可能壓縮國際生獎助學金的邊際空間。

  聯邦資金換「忠誠」

  學術自由成為交易籌碼

  白宮官員透露,簽約這一協議的院校可以在聯邦資金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包括優先獲得助學金,未來還可以參加白宮活動和與官員討論。

  簡單來說,這份協議帶有明顯的交易性質,簽約就有資源,不簽,就自生自滅。

  不過,這份契約究竟能有多少學校願意簽約,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德克薩斯大學系統董事會主席凱文·埃爾蒂夫在聲明中對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被選中加入契約以及可能獲得的資金優勢感到「榮幸」,並歡迎與特朗普政府展開合作。

  但是聯邦政府拋出交易條件,學校同意,州政府也可能不樂意。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表示,如果他所在州的任何大學簽署這份契約,它們將失去州資助的資格,包括Cal Grants,這是一個價值28億美元的學生財政援助項目。

  

  圖源:X@Governor Gavin Newsom

  

  在一份全是大寫的聲明中,加文·紐森強烈表示,加州"不會資助那些出賣自己的學生、教授、研究人員並放棄學術自由的學校"。

  由於德州是紅州,所以德州的大學傾向於支持這一政策,而加州是藍州,自然會反對這一政策,而其他州的大學還沒有明確表態。

  但可以預見的是,聯邦與州政府的博弈,讓高校陷入兩難。

  一方面,聯邦資金誘人,而另一方面,簽約可能意味著失去地方財政支持和學術自由聲譽。

  對於大學來說,財政壓力是最現實的問題。最近幾年,美國高校財政狀況越來越緊張。

  而國際學生學費一直是這些大學的重要收入來源,如果限制國際生,那麼最直接影響的不僅是國際聲譽,還有大學的錢袋子。

  據統計,國際學生在2024年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60億美元,並創造了近40萬個就業崗位。

  頻繁的政策變動必然會動搖國際生美國留學的信心,這樣的趨勢已經慢慢顯現出來。

  最新顯示,2025年8月進入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比2024年8月下降了19%。

  其中,亞洲學生的降幅最為明顯,來自印度的學生減少了45%,中國學生減少了12%。

  如果國際學生人數持續下降,預計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這項政策的推行,無疑將給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更多學術教育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16: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