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英偉達還來得及嗎?分析師這樣說

京港台:2025-10-8 05:49| 來源:華爾街日報 風傳媒 | 我來說幾句

現在買英偉達還來得及嗎?分析師這樣說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隨著AI基礎設施支出持續成長,一位看漲者認為英偉達(Nvidia)的股價有望升至275美元)。該股目前股價在180多美元。

  金融分析公司Melius Research稱,到2030年,英偉達可輕鬆佔據整個AI基礎設施市場40%的份額。

  英偉達的股價在2025年累計上漲近40%后引來質疑,並且在漲勢放緩之際,一位分析師認為該股仍有很大上漲空間。

  對AI熱潮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這項技術不會得到廣泛採用,也不會產生可觀的投資回報,從而導致未來幾年英偉達的成長急劇減速。然而,Melius Research的分析師Ben Reitzes認為,「對減速的擔憂有些過度」。

  Reitzes 6日將英偉達股票的目標價從240美元上調至275美元,意味著較當前價格有約47%的上漲空間。這意味著,在財經數據供應商慧甚(FactSet)調查的覆蓋該股的66位分析師中,Reitzes的目標價目前是第二高的,僅次於Elazar Advisors的Chaim Siegel給出的389.73美元目標價。

  Reitzes指出了看跌論點的三個主要問題。

  首先,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並不短缺。Reitzes指出,隨著AI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以及「萬物皆可自動」設備的建設不斷推進,算力需求將急劇增加。

  競爭格局也迫使大型科技公司繼續增加支出。OpenAI投資逾1兆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宏大計劃,正在超大規模雲端服務提供商中掀起一場支出競賽,而且這可能會「催化更廣泛的群體加速AI支出」,從而推動AI計算和網路的潛在市場總規模到2030年超過2兆美元。

  6日早些時候宣布的OpenAI與超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合作,是這種大規模支出的最新例證。根據該協議,OpenAI將部署價值6GW的AMD晶元,並在協議有效期內購買至多1.6億股AMD股票。

  此外,英偉達的批評者指出了該領域近期大型基礎設施交易的「循環現金」性質,例如英偉達宣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以及其以63億美元從美國雲端運算公司CoreWeave Inc.購買剩餘算力的合約。但Reitzes認為,隨著特殊應用晶元(ASIC)日益普及,這些大規模投資有助於英偉達確保市場份額。

  Reitzes稱,英偉達與OpenAI的協議鎖定了長期收入來源,並「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對ASIC的擔憂」。

  此外,即使OpenAI向AMD採購更多圖形處理器,英偉達仍是OpenAI的主要供應商。事實證明,AI基礎設施市場足夠大,可以容納多個贏家,而英偉達非常有希望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

  Reitzes認為,在當前的AI資本支出熱潮中,到2030年,英偉達可輕鬆拿下超過40%的AI基礎設施市場,即8,000億美元。此外,Reitzes認為,到2028年,AI工作負載可能會增加超過20GW的增量需求,他預計這將為英偉達當年帶來超過4,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收入。Reitzes寫道,對英偉達現有業務進行升級可能會將該數字推高至逾5,000億美元。

  因此,Reitzes上調了他對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的預期,將截至2028年的年成長率從之前的40%上調至44%,高於華爾街37%的平均預期。對於2027年,Reitzes將數據中心成長預期從22%上調至30%,「並且在直至這個10年末的時期內都有上行傾向」。

  Reitzes認為,英偉達也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向中國銷售其H20和基於Blackwell架構的晶元。Melius Research稱,儘管中國在大力發展本土晶元,但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仍然很高。Reitzes寫道:「我們對此持樂觀態度,因為美中兩國政府定於10月會晤,英偉達的問題可能會被提上議程。」

  如果中國市場被重新納入其模型,明年英偉達每季可能會增加超過100億美元的額外需求,這可能使其盈利較當前華爾街每股6.41美元的預期高出約15%。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12: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