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信號?許家印全球資產正被徹底清算

京港台:2025-10-7 03:50| 來源:馬江博說趨勢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什麼信號?許家印全球資產正被徹底清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對許家印的「追索」又進了一步。

  最近,香港高等法院作出歷史性裁決:對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的全球資產實施接管,並凍結其名下逾77億美元資產。

  之所以說「歷史性」,是因為對中國恆大集團的清盤,已開始由公司清盤轉到個人資產的接管。

  接管範圍覆蓋許家印直接持有的財產及其通過複雜網路控制的離岸資產。

  據報道,許家印及其家族資產遍及全球,分佈在包括但不限於英國、加拿大等地。除豪宅豪車、私人飛機外,許家印及其家族還持有大量離岸公司以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

  恆大集團的清盤進程始於2024年1月29日。

  香港高等法院委任安邁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杜艾迪及黃詠詩為共同清盤人。

  但清盤了18個月後,境外資產僅變現2.55億美元,

  其中,中國恆大直接持有資產的可變現額度,僅有1100萬美元。而恆大集團總負債高達2.4萬億元人民幣,債務與資產比例懸殊使得債權人追償希望渺茫。

  2025年4月,清盤中的中國恆大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委任清盤人作為許家印全部資產的接管人。

  

  法院要求許家印披露其價值在5萬港元及以上的全部資產,但許家印根本沒有遵守資產披露令,這被法院認定為「公然蔑視司法程序」。

  9月16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最終支持清盤中的中國恆大訴請,判令由清盤人黃詠詩、杜艾迪作為接管人,接管許家印資產。

  至此,恆大清盤人角色發生轉變,變成了資產接管人。

  這一裁決意味著許家印的私人資產首次被全面穿透清算,其通過離岸公司、家族信託乃至「技術性離婚」等手段構築的財富屏障被徹底擊穿。

  許家印前妻丁玉梅同樣被納入資產追索範圍。

  許家印與前妻丁玉梅於2021年辦理離婚,並將價值427億元的資產轉移至丁玉梅名下。法院調查發現離婚協議存在「避債動機」,英國法院隨後凍結其名下價值600億港元資產並限制每月消費不超過2萬英鎊。

  而且,許家印早於1995年即在香港設立安基集團,恆大分紅通過境外控股公司流入許家印家族口袋,僅上市以來其個人分紅超500億元。例如,其子許騰鶴名下200億港元信託、丁玉梅通過5家BVI(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在倫敦購房4980萬英鎊,均試圖規避追索。

  此案還有一個最引人注目的焦點,是法院裁定將許家印通過離岸信託持有的資產一併納入接管範圍,徹底擊碎了"海外信託絕對安全"的幻想。

  香港法院主要依據了兩個關鍵的法律原則來「穿透」許家印家族信託的合法外表。

  一是欺詐性轉移原則。

  法院審查的關鍵在於資產注入信託的 「時間點」 :·如果委託人在注入資產時,已經資不抵債或瀕臨資不抵債,或者該行為導致其無力償還已知債務,那麼該轉移行為就被視為具有「欺詐債權人」的意圖。

  2017年,當時的許家印以2900億元身家成為「中國首富」,當時就開始系統性財務造假,並在此後仍進行巨額分紅。2019年至2020年,恆大地產累計虛增收入5641.46億元,虛增利潤920.11億元。許家印作為實際控制人,在此背景下將個人資產注入信託,其動機被法院認定為在債務「暴雷」前轉移資產,從而損害債權人利益。

  二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許家印過度保留了信託的控制權,而且信託人與委託人具有高度一致性。

  這樣,法院可能認定該信託是 「虛假信託」 或 「委託人的延伸」,就是你不能一邊欠著巨債,一邊用信託為自己和家人保留巨額財富。

  總而言之,這77億美元追索行動不僅關乎債權人利益,更成為界定資本權力與社會責任的歷史標尺。司法裁決不僅追求債務清償,更旨在矯正扭曲的企業家精神。

  這場拖了數年的恆大危機,現在總算看到收尾的跡象。許家印吃盡了時代的紅利,卻將其與個人能力畫上等號,而不知遏制自己的慾望。

  資本的遊戲可以結束,但正義的清算永不謝幕。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0: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