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研究所輟學 坂口志文找到免疫系統「剎車」

京港台:2025-10-7 00:57| 來源:中時新聞網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諾獎:研究所輟學 坂口志文找到免疫系統「剎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學者布朗柯(左起)、藍斯德爾與日本學者坂口志文共享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殊榮。(美聯社)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桂冠得主在台灣6日傍晚5時30分於瑞典揭曉,美國學者布朗柯布朗柯(Mary E. Brunkow)、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與日本學者坂口志文共享殊榮,關鍵在於坂口30年前發現的人體「調節性T細胞」,有如「保全人員」阻止免疫細胞攻擊人體。諾獎委員會揭曉結果前一一致電得主,第一時間僅聯繫到坂口志文,74歲的坂口強調這是極大光榮。他原以為要等到相關研究具備更成熟的臨床應用后才可能獲獎,因此頗感意外。

  綜合外媒報導,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表示,得獎人公布前,他僅透過電話聯繫上坂口志文,當時在研究室的坂口聞訊非常吃驚。由於時差關係,普爾曼未能及時聯繫人在美國的布朗柯及藍斯德爾,他以語音留言向2人通報好消息。

  坂口志文6日傍晚在大坂大學免疫學前沿研究中心特任教授實驗室前受訪,他直呼「非常榮幸」。校內事前設置了新聞直播室,斯德哥爾摩現場念出坂口的名字時,直播室頓時爆出歡呼聲,實驗室響起熱烈掌聲。坂口老家滋賀縣長濱市官網也發布喜訊。

  期許「難治疾病找到療法」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坂口志文,6日在任教的大坂大學召開記者會,笑容滿面。(美聯社)

  坂口在台灣時間晚間7時記者會,先向多年來共事、支持他的許多人士及學生致謝:「原以為等我們的研究對人類更有用、臨床更有成效並取得進一步發展后或許會得到某種獎勵,此時獲諾貝爾獎讓我非常驚訝與榮幸」。提及研究領域,他說:「醫學不斷進步。與我輩童年相比,傳染病研究、疫苗、癌症治療都有所進展,部分疾病仍有待找到治療方法,自體免疫疾病是其一。基礎研究進步有助疾病防治,希望我們正在努力的事情能成為這方面的例子。我相信,目前難治的疾病最終也能找到治療法。」

  免疫系統的「剎車」

  坂口1976年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院,1977年自京大醫學研究所輟學後進入愛知縣癌症中心,愛知縣成為奠定研究之路的基礎。1995年坂口發表了發現「調節性T細胞」(TREG)論文,為布朗柯、藍斯德爾後續研究立下開端。免疫細胞異常運作攻擊身體時,TREG能發揮抑制作用。與坂口合作多年的中外製葯社長奧田修形容,TREG有如免疫系統的「剎車」,為免疫學乃至整個醫學領域帶來重大轉折。與坂口同為特聘教授的審良靜男稱讚他治學嚴謹,不輕易發表數據,內容精準且反覆進行關鍵研究。

  坂口曾任愛知縣癌研究中心研究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客座研究員、美國史丹佛大學客座研究員,1995年起擔任東京都老年醫學研究所免疫病理學系主任,1999年起任京都大學創生醫科學研究所教授、2007年至2011年擔任所長;2011年4月起任大坂大學前沿研究中心教授,現為特任教授。他也是京都大學名譽教授,2015年獲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2019年獲日本文化勳章、2020年獲德國羅伯柯赫獎(Robert Koch Award)。

  研究夫妻檔彼此扶持30年

  坂口志文與71歲妻子坂口教子在同一實驗室工作,相同領域活躍30年彼此扶持。1977年,坂口在愛知癌症研究中心從事免疫研究,就讀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系的教子暑假參觀實驗室,教子對他第一印象是「嚴肅」,衣著髮型樸素不浮誇,做研究時眼神發光,「沒想到有進取心這麼強烈的人,很多方面讓我耳目一新」。

  諾獎頒獎典禮暨晚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前次獲生醫獎的日本人是2018年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坂口是歷來第6位獲此殊榮的日本人。若以6大獎項計算,坂口是第29位日本籍得主,上次獲獎是2021年物理獎得主真鍋淑郎;若納入團體,「日本被團協」(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去年獲和平獎桂冠。

        更多學術教育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6: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