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商務車?專騙中國土豪的埃爾法 裝不下去了

京港台:2025-10-6 23:13| 來源:金錯刀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高端商務車?專騙中國土豪的埃爾法 裝不下去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要說哪輛車最讓中國車圈大佬又愛又恨,非豐田埃爾法莫屬。

  在8月份的一次採訪中,蔚來李斌就因為豐田埃爾法曾經要加價30萬才能購買一事,大肆吐槽豐田的飢餓營銷策略。

  

  如果把時間往回數,從魏建軍到何小鵬,都曾直接在打造自家產品的時候直接對標豐田埃爾法。

  魏建軍本人更是透露,在打造魏牌高山時,曾經一口氣買了好幾輛埃爾法進行拆解研究。

  

  這輛豐田的MPV,在中國一度是高端商務車的代表,也是諸多土豪老闆的夢中情車,更是不少國產車的追趕目標。

  但明白車的都知道,豐田埃爾法,其實在原產地日本並不是一輛商務高端定位的車,它的高端身份,更像是在中國市場的刻意為之。

  

  而如今,埃爾法加價30萬的神話正在慢慢崩塌,據消息稱,如今的埃爾法雖然還是一車難求,但加價幅度已經掉到了2、3萬左右。

  想要搞清楚埃爾法為何會跌落神壇,就得從它走上神壇開始講起。

  點擊這裡邊聽邊看

  日本「大金杯」

  秒變中國豪車

  豐田埃爾法在國內最為人所熟知的外號叫作「加價神車」。

  因為存量不高但是需求量大,指導價在90萬左右的埃爾法,在鼎盛時期必須要加價不少才能拿到車。

  

  最誇張的時候,埃爾法的加價幅度高達30萬,相當於能再買一輛56L級別的轎車了。

  於是,埃爾法就在一車難求、加價求車、X格猛漲的循環中一直往複。

  不過說起來,豐田埃爾法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的一代神車,其實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2002年,豐田埃爾法初代誕生,跟後來它的商務、豪華定位不同,埃爾法最早是瞄準日本家庭用戶所打造的,對標的車型也是當年日本市場最受歡迎的MPV本田Elysion以及日產君爵。

  

  說白了,這款車就是2002年的豐田版本理想Mega。

  初版埃爾法不僅擁有和本田Elysion一樣的寬大車身,同時還配備了相對豪華的內飾,以及豐田的自動巡航系統。

  上市之初,豐田埃爾法的日本售價為5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大約30萬左右,雖然不能算是平價車型,但畢竟有著寬大的空間和豪華配置,埃爾法的性價比還是十分突出。

  一時間,埃爾法就成了日本中產家庭熱衷的「保姆車」,就是多孩家庭的保姆用來接送孩子的專座,成了不少影視圈名人家庭以及企業高管家庭的必備。

  

  很快,豐田決定把埃爾法推向海外市場試一試,只不過最初試水的市場瞄準的是東南亞以及香港等地,中國大陸市場並未涉及。

  其中,香港的娛樂圈明星們,算是埃爾法在中國樹立起品牌形象的重要推手。

  因為車內內部寬大,再加上有茶色玻璃可選,豐田埃爾法完美適配明星大腕的出行需求。

  不管是在車上補妝、換裝,還是規避狗仔隊隱私,或者在人均多孩的香港上流社會家庭承擔「保姆車」的職責,埃爾法都是手到擒來。

  埃爾法的豐田Logo也不會特別高調,給人一種低調卻務實的感覺。

  

  於是,從劉德華到曾志偉,從王菲到甘比,都是豐田埃爾法的發燒用戶,甚至光劉德華本人就被拍到有三輛不同的埃爾法。

  當埃爾法隨著香港娛樂圈的新聞傳播到國內時,不少國內有錢人都對這輛「明星標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當年豐田並沒有將埃爾法引入國內,不少土豪老闆們都是通過各自的手段和渠道直接購買海外版本的埃爾法,價格自然一飛衝天。

  直到2010年,豐田將改版后的埃爾法第二代正式引入國內,並且推出了左舵版本。

  

  和初代不同的是,二代埃爾法更加強調其「豪華商務」的性質,整車增加了座椅按摩、電動腿托等設置。

  儘管「大沙發」在如今的新能源車上已經不稀罕了,但是在當年,這也算是十分炸裂的黑科技。

  二代埃爾法在國內的售價高達60、70萬元起,已經算是絕對的豪車梯隊產品了,即便如此,埃爾法還是引起了國內消費者的熱捧。

  但豐田仍然不願意大批量在國內投放配額,這就導致了埃爾法在經銷商手裡十分金貴,而經銷商更是明白洛陽紙貴的原理,開始坐地起價。

  

  而「加價30萬才能買」的亂象,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2015年,豐田推出第三代埃爾法,相比於前一代,第三代埃爾法更加強了豪華、先鋒的設計理念,不光前臉設計十分霸氣,動力系統也只提供3.5L V6發動機一個版本,價格也來到了80萬元左右,明擺著就是沖著高端去的。

  

  埃爾法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高端場合,不管是商務接送,還是來賓接待,埃爾法都成了老闆們彰顯財力地位的神車,和誕生之初的「家用屬性」漸行漸遠。

  就這樣,這輛原本應該和別克GL8同樣檔次的家庭用MPV,被硬生生地抬到了不屬於它的高度。

  有這樣的結果,豐田頗有指向性的改版,以及經銷商們坐地起價的銷售策略可謂立功不小,當然,這也是李斌等車企大佬一直都最想吐槽的點。

  不過,當中國車圈發展成熟之後,埃爾法的泡沫,也一觸即破。

  誰把埃爾法擠下神壇?

  數據顯示,2017年到2021年,豐田埃爾法在國內的銷量高達8.5萬台,穩坐高端MPV的第一把交椅。

  但在2021年後,豐田埃爾法的銷量逐漸開始走了下坡路。

  如今,雖然埃爾法仍是一車難求,如果你表達出了購買意向,仍然有一定幾率得到「加價才有車」的答覆,但相較於6、7年前的輝煌時代,埃爾法已經慢慢低調了不少。

  

  埃爾法跌下神壇,自然和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脫不了關係,但是在盤點國產車之前,有幾個豐田自身的昏招不得不提。

  自打埃爾法在國內「灰姑娘變公主」一躍成為豪華車型后,豐田作為老東家,自然是對這一意外收穫非常滿意。

  但蛋糕做大了,想來分的人自然也不少,豐田在國內的勢力錯綜複雜,不少人也同樣盯上了高端MPV的蛋糕。

  比如,在三代埃爾法爆火后,一汽豐田迅速基於同平台,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埃爾法:豐田威爾法。

  

  從外觀、動力和內部空間來說,埃爾法和威爾法幾乎一模一樣,但為了彰顯不同,強調奢華定位,一汽豐田為威爾法安裝上了皇冠車標,彰顯高貴。

  威爾法同樣不負所望,分走了一部分埃爾法的蛋糕,並且同樣因為飢餓營銷策略,成了加價神車,只不過加價幅度比埃爾法略低一點。

  除了威爾法外,豐田自家的「嫡長子」雷克薩斯自然也不會放過高端MPV這塊蛋糕,畢竟,論起豪華和逼格,雷車在國內那更是根深蒂固的奢華代表。

  2020年,雷克薩斯推出了LM300h,這款車同樣是基於埃爾法同平台打造,只不過在內飾設計、用料和私密性等方面,做了雷克薩斯一貫的奢華式提升。

  

  而這輛車的指導價格也直接來到了百萬級別,成了一輛真正的行政級豪車,並且這款車正是瞄準中國市場所打造的。

  即便如此,雷克薩斯LM300h仍然要加價購買,其中最為奢華的四座版本價格甚至一度能高達200萬左右。

  對於不差錢的真·老錢們來說,雷車LM300h明顯比埃爾法要更能彰顯格調。

  而在埃爾法原本應該身處的定位上,豐田還有一檯面向年輕家庭用戶的產品豐田塞納,儘管知名度不如埃爾法,但是價格卻更加透明,實用性卻一點也不差。

  

  有了自家兄弟來分蛋糕,埃爾法在國內的X格和地位明顯被稀釋不少,但要說埃爾法真正應該擔心的,則是越來越強的國產車和清醒的消費者。

  2021年,理想汽車憑藉冰箱、彩電、大沙發等家用配置,讓不少消費者對「家用車」的概念產生了新的定義。

  而埃爾法過去賴以為生的所有賣點,諸如大空間、黑科技沙發、私密性等注重體驗的部分,後來卻成了國產車最容易攻克的點。

  後來,各大國產品牌也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家用MPV產品,MPV市場在2023年之後迎來了一次大爆發,用著過去埃爾法的賣點,砸了埃爾法的高築的泡沫王座。

  

  諸如騰勢D9、嵐圖夢想家等產品率先成了國產MPV的首批爆款產品,而諸如小鵬X9、理想MEGA也是新勢力在MPV這一車型上交上的答卷。

  在如今的車市上,消費者還能在魏牌高山、極氪009、傳祺E8等不同的MPV產品之間做選擇。

  而無論是空間、動力還是舒適性配置,這些國產的「後輩們」無不都放大了埃爾法過去的賣點,並且予以加強。

  

  平心而論,埃爾法作為家用MPV的里程碑式作品,它能走上神壇,也證明了這款車的設計理念之超前,以及產品力之強,稱其為一代神車並不為過。

  但埃爾法後續的繼續「神化之路」上,和產品有關的因素越來越少,在它的地位之下,累積的泡沫也越來越多。

  對「德不配位」的神車來說,跌下神壇,是遲早的事。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2: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