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一個人不用翻臉 最有水平的方法是「精神熵」

京港台:2025-10-6 09:50| 來源:粥左羅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討厭一個人不用翻臉 最有水平的方法是「精神熵」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隔壁工位的人總抖腿,聲音聽得我心煩意亂……。」

  「刷到前男友結婚的消息,一整天都沒法集中,客戶的消息都懶得回。」

  「每次家庭聚會,那個愛說教的親戚一開口,我就渾身不自在,飯都吃不下。」你有沒有發現,心裡一旦裝著個 「討厭的人」,哪怕對方沒直接找你麻煩,你的狀態也會跟著變差?

  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做什麼都沒效率,甚至會因為這個人影響對其他人的態度。

  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要麼硬著頭皮翻臉,結果鬧得更僵;要麼憋著不說,自己難受好幾天。

  其實,心理學上有個概念能幫我們跳出這種困境——精神熵。

  它不是說要去改變那個討厭的人,而是教我們怎麼減少對方對自己的消耗,讓狀態重新變好。

  什麼是精神熵?

  精神熵這個詞,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研究 「心流」 時提出來的。

  簡單說,它指的是人的精神狀態從有序變得混亂的過程。

  就像一間屋子,要是不收拾,東西會越堆越亂;

  人的精神也是這樣,要是被各種雜念、情緒攪和,就會變得煩躁、渙散,做什麼都不對勁。

  米哈里認為,人的精神能量是有限的。

  當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認真工作、陪家人聊天、專註做一頓飯時,精神狀態是 「有序」 的,這時候精神熵很低,人會覺得充實、平靜;

  可當注意力被各種亂七八糟的念頭、負面情緒佔據,比如反覆想煩心事、糾結別人的看法、對某個人耿耿於懷時,精神就會 「無序」,精神熵升高,人會覺得累、焦慮,甚至做不好該做的事。

  比如,你本來計劃晚上寫方案,結果臨睡前刷到一條讓你生氣的朋友圈,越想越氣,方案沒寫,覺也沒睡好——這就是精神熵升高了,你的精神能量被沒必要的情緒消耗了;

  再比如,周末帶孩子去公園,腦子裡卻總想著上周和同事的爭執,陪孩子的時候心不在焉,孩子拉你玩你還不耐煩,最後自己累,孩子也不開心 —— 這也是精神熵高的表現,雜念打亂了你的狀態。

  所以說到底,精神熵反映的是你能不能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緒。能掌控,狀態就穩;被干擾,狀態就亂。

  

  厭惡、討厭一個人

  為什麼討厭一個人會讓人這麼難受?

  因為 「討厭」 這種情緒,會直接把精神熵推高,讓你的精神狀態越來越亂。

  討厭會讓你反覆 「咀嚼」 負面信息

  一旦你認定 「這個人很討厭」,大腦就像裝了個過濾器,會自動收集他的負面信息:

  他說過什麼讓你不舒服的話,做過什麼讓你反感的事,甚至他說話的語氣、走路的姿勢,都會被你歸為 「討厭的證據」。

  更麻煩的是,你會忍不住反覆想這些事。

  比如,開會時同事反駁了你的觀點,你覺得他針對你,接下來幾天,你會一遍遍地琢磨 「他那句話是不是故意的」「他是不是看我不順眼」,吃飯想、工作想、甚至睡覺前還在想。

  這些反覆出現的念頭,就像雜草一樣,把你的精神空間攪得亂七八糟,精神熵自然降不下來。

  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 「反芻思維」,就是反覆回味負面事件。

  它最消耗精神能量,讓你沒法專註當下,這也是為什麼討厭一個人時,你會覺得 「什麼都干不進去」。

  討厭會讓你進入 「對抗模式」,耗能又傷神

  討厭一個人時,你會不自覺地把他當成 「對立面」,進入 「防禦狀態」:

  他說什麼你都想懟回去,他做什麼你都覺得不對勁,甚至看到他就渾身緊繃。這種狀態特別耗能。

  比如,你討厭的人就在隔壁辦公室,你會不自覺地留意他的動靜,他一說話你就豎起耳朵,生怕他說你壞話;

  他一走過你工位,你就緊張,想趕緊假裝忙別的——這種 「高度警惕」 的狀態,會讓你一整天都處於緊繃,下班回家只想癱著,什麼都不想干。

  其實,對方可能根本沒在意你,可你卻因為討厭他,讓自己陷入了持續的 「內耗」。

  就像有人說的:「你討厭的人可能在吃飯、睡覺、好好生活,而你卻在用他的存在懲罰自己。」

  討厭會擴散負面影響,攪亂你的生活

  精神熵高的時候,負面情緒會像墨水滴進水裡一樣擴散。

  你討厭一個人,不光是看到他時難受,還可能因為他影響到其他事:

  因為討厭同事,連帶著不想去上班;

  因為討厭某個親戚,連家庭聚會都不想參加;

  因為討厭前任,看到和他相關的東西就心煩,甚至影響現在的感情。

  比如,有個讀者說,她特別討厭公司里一個愛搶功勞的同事,每次看到這個同事被領導表揚,她就一肚子火,結果自己工作也沒心思做,業績下滑,反而更焦慮。

  這就是討厭帶來的 「精神熵擴散」,從對一個人的不滿,變成了對整個生活的干擾。

  如何給自己降 「精神熵」

  降精神熵,不是要你強迫自己 「原諒」 那個討厭的人,也不是要你 「假裝喜歡他」,而是要減少他對你的精神干擾,把注意力和能量收回來,讓自己的狀態重新變有序。

  具體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聚焦:關注自己和當下

  精神熵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注意力跑偏了」—— 把太多精力放在了討厭的人身上,忘了自己該做什麼。

  降熵的關鍵,就是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和當下。

  可以試試 「5分鐘專註法」:當你忍不住想那個討厭的人時,立刻停下來,找一件眼前能做的小事,專註做5分鐘。

  比如,整理一下桌面、喝一杯水、給綠植澆澆水,甚至只是盯著窗外看一會兒。

  這5分鐘里,只關注手上的事,不想別的。

  等5分鐘過去,你會發現,剛才那種煩躁的感覺減輕了。

  這是因為你把注意力從 「混亂的念頭」 拉回到了 「具體的當下」,精神狀態開始從無序轉向有序。

  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 「需要專註」 的事,比如認真工作、學一個小技能、陪家人聊天、甚至只是好好吃一頓飯。

  當你的注意力被這些有意義的事填滿,自然就沒精力去糾結那個討厭的人了。

   重塑:換個環境,讓意識更有序

  環境對精神狀態的影響很大。

  如果長期處於讓你不舒服的環境里(比如不得不天天面對討厭的人),精神很容易混亂。這時候,主動 「換環境」 能幫你重塑有序的意識。

  不一定非得換工作、換城市,小範圍的環境調整也有用。

  比如,辦公室里有讓你討厭的人,你可以申請換個座位,或者午休時去樓下公園待一會兒,遠離那個環境;

  家裡要是有讓你心煩的人,你可以多去書房待著,或者周末約朋友出去走走。

  物理環境的改變,能打斷你對 「討厭的人」 的關注,讓大腦有機會 「重啟」。

  另外,整理自己的小空間也很有用。

  比如,收拾一下書桌、給房間換個窗帘、把雜物歸置整齊——環境變整潔了,人的精神狀態也會跟著變有序,這其實也是在間接降精神熵。

  寫在最後:

  討厭一個人,最不值的做法是 「用他的存在擾亂自己的生活」。

  你氣得睡不著的時候,他可能睡得正香;你消耗的是自己的時間和能量,他卻一點沒影響。

  精神熵告訴我們:你的注意力、情緒、狀態,才是最該守護的東西。

  別讓一個你討厭的人,把這些寶貴的東西攪得亂七八糟。

  把精力收回來,好好做事,好好生活。,當你的精神狀態足夠有序,你會發現,那個討厭的人,不過是你生活里的一個小插曲,根本不值得你停下腳步。

  畢竟,你的時間和心情,比什麼都重要。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2: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