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啥褪毛? 為了乾淨好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人類從古猿進化而來,這事兒聽起來就挺神奇。古猿滿身毛,活得像個毛毯裹著的戰士,可現代人除了頭髮和幾個特殊部位,身上光溜溜的,還得靠衣服遮風擋雨。這變化咋來的?其實,人類褪毛的過程,就是為了適應環境、活得更好的故事。
古猿的日子不好過。1200萬年前,非洲地殼裂開,大地被一條大裂谷劈成兩半。裂谷西邊還是濕潤的叢林,適合猿類爬樹摘果子。可東邊卻變成了乾巴巴的草原,樹沒了,雨少了,猿類要麼適應,要麼完蛋。幸好,有一小群古猿挺住了,慢慢進化成了南方古猿,大概500萬年前成了人類的雛形。
早期人類跟猩猩似的,渾身毛茸茸。毛髮這東西,功能可不少。冷的時候,毛髮能鎖住熱量,讓身體暖和;曬太陽時,毛髮擋紫外線,保護皮膚不被烤焦。古猿在野外跑來跑去,毛還能防刮防咬,簡直是天然盔甲。
可非洲太熱了,熱得讓人懷疑人生。赤道附近的非洲,氣溫常年高得嚇人,滿身毛在這兒就是個大麻煩。跑兩步就出汗,毛又厚又密,熱量散不出去,容易熱死。動物們都學聰明了,早上捕獵,避開正午的太陽。人類祖先也開始覺得,毛這東西,留著不如扔了。
褪毛還有個大好處:乾淨。毛多的動物,身上容易藏虱子、跳蚤,癢不說,還可能生病。人類祖先發現,毛少了,寄生蟲也少了,身體更健康。光溜溜的皮膚看著也順眼,找對象都更有吸引力。
再說跑步。古人類要追獵物、躲天敵,速度得快。毛太多,風一吹呼啦啦響,不僅擋視線,還增加阻力。時間長了,毛髮就慢慢退化,人類跑得更快,活得更久。
不過,人類也不是一點毛沒留。頭髮還在,保護腦袋,擋太陽,散熱都靠它。腋毛也留下了,運動出汗多,腋毛能幫忙排汗,減少黏糊糊的感覺。這些部位的毛,功能大,留下來值。
毛沒了,保暖咋辦?人類祖先腦子活,學會了用工具。剝下動物的皮,裹在身上,簡單又實用。這就是最早的衣服。後來,衣服不只是保暖,還成了身份、文化的象徵。如今,沒衣服出門,想都不敢想。
褪毛這話題,爭議也不少。有人說,人類沒毛是為了跑得快;有人覺得,是為了乾淨好看。你咋看?要是人類還跟猩猩一樣毛茸茸,生活會啥樣?歡迎留言聊聊,大家一起腦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