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能夠逆轉?研究:幹細胞修補大腦有新突破

京港台:2025-10-6 01:08| 來源:每日科學 | 我來說幾句

腦中風能夠逆轉?研究:幹細胞修補大腦有新突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俗話說「不怕衰老,就怕衰老遇中風」。確實,中風造成身體機癱瘓,生活品質,以及對家人的拖累都是很沉重的負擔。然而中風又相當的常見,據統計,平均有四分之一的老人一生中會經歷中風,而且近一半的患者會遇到難以恢復的後遺症,使得人們特別渴望中風的有效治療。現在,幹細胞療法傳來了最新的好消息,可能在未來幾年可以走向臨床。

  每日科學(scitechdaily)報導,中風是指供應大腦的血管阻塞,造成腦細胞因缺乏氧氣和養分而開始死亡,由於腦細胞很難再生,使得這種情況是不可逆的。

  蘇黎世大學(UZH)再生醫學研究所,神經退化性疾病組科學主任塔肯伯格(Christian Tackenberg)說:「探索疾病或事故后,腦再生的新療法至關重。,」

  所謂的「再生醫學」,指的就是幹細胞研究。所謂幹細胞是指細胞在分化之前的原型狀態,所有的細胞往前追溯,都能追回幹細胞狀態,因此它又有「萬能細胞」之稱。

  幹細胞有萬能細胞之稱。最近的小鼠研究,證明可以修補中風造成的腦損傷。 (圖/shutterstock)由塔肯伯格博士、博士后研究員麗貝卡·韋伯(Rebecca Weber)領導的神經干細研究團隊,最近獲得兩項重要突破,塔肯伯格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幹細胞不僅能形成新的神經元,還能誘導其他腦組織的再生。」

  特別的是,這項研究採用的是「人類神經幹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分化成不同類型的神經系統細胞。而且這些幹細胞又源自「誘導多能幹細胞」,它們又是由正常的人體細胞產生,這也就減少了很多倫理與法律的問題。

  為了實驗人類神經幹細胞能否修復中腦的大腦,研究人員以一種基改小鼠為實驗平台,這些小鼠已經移除掉針對人類細胞的抗原,所以它們不會排斥人類幹細胞。然後刻意使這種小鼠發生永久性中風,其特徵與人類中風的表現非常相似。

  中風誘發一周后,研究團隊將人類神經幹細胞移植到中風受損的腦區,之後利用多種影像和生化方法觀察小鼠腦部的後續進展。塔肯伯格說: 「我們發現,這些植入的幹細胞沒有被排斥,反而開始起了作用,其中大多數轉化為神經元,甚至與現有的小鼠腦細胞進行了交流。」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其他再生標誌,也就是新血管的形成、發炎反應的減弱,以及血腦屏障完整性的改善。

  所謂血腦屏障,是指血管和腦之間,有一種選擇性地阻止某些物質由血液進入大腦的「障壁」。不過在中風之後,血腦屏障會因而減弱,導致大腦容易發炎或其他問題。因此血腦屏障的改善,代表了大腦正在往中風之前的正常狀態改善。

  塔肯伯格說:「雖然我們無法詢問小鼠『你現在情況好嗎』,但是人工智慧可以輔助我們分析小鼠的行走狀態,根據AI的分析,原因因中風引起的運動障礙出現好轉。」

  在設計這些研究時,塔肯伯格就已經將目光投向了人體臨床應用。所以他們很早就選用人類神經幹細胞,搭配不會對人類細胞引發排斥的小鼠。現在蘇黎世研究團隊與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CiRA)合作,為此制定了一套可行的人體治療計畫方案。

  另一項新發現是,幹細胞移植最好在中風后一周進行,而不是立即進行,正如第二項研究所證實的那樣,在臨床實踐中,這個時間窗口可以極大地促進治療的準備和實施。

  儘管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塔肯伯格還是希望大家多給一點時間,不要催促團隊立即應用到臨床。他說: 「我們需要盡量降低風險,並簡化人體應用時,手術的過程。」

  而且也還需要研究一種「安全開關」統,以防止植入大腦的幹細胞,不受控制地續續生長。雖然在小鼠實驗中沒看到這個現象,但是很難說一定不會發生。

  同時,不以開腦手術,而是透過血管內注射法,將幹細胞輸送到大腦受損區的辦法也正在開發中,這比開腦手術安全性更高。塔肯伯格報告稱,日本已開始進行利用誘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的初步臨床試驗。中風很可能是下一個有望開展臨床試驗的疾病之一。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21: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