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首位女總裁,對華將如何調整?

京港台:2025-10-4 18:05| 來源:環球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首位女總裁,對華將如何調整?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4日,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第29任總裁,成為該黨首位女總裁,並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綜合日媒報道,新總裁高市早苗將在當地時間18時許舉行記者會。日本國會預計在15日舉行首相指名選舉。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自民黨總部舉行的總裁選舉中發表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高市早苗當選,打破日本政治傳統

  今年共有5名候選人參選,繼去年9人參選之後,在現行需20名推薦人支持的制度下,今年參選人數與2008年、2012年並列成為史上第二。按提交申請的順序,參選人員分別為: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林鷹之、自民黨前幹事長茂木敏充、官房長官林芳正、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以及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

  本次自民黨總裁選舉5位候選人爭奪國會議員票(295票)和黨員黨友地方票(295票)共590票。據日本廣播協會(NHK)4日報道,在589張有效票中,高市早苗獲得國會議員票64票、黨員票119票,總計183票;小泉進次郎獲得國會議員票80票、黨員票84票,總計164票;林芳正獲得國會議員票72票、黨員票62票,總計134票;小林鷹之獲得國會議員票44票、黨員票15票,總計59票;茂木敏充獲得國會議員票34票、黨員票15票,總計49票。鑒於5位候選人中無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因此首輪投票中得票數第一的高市早苗和得票數第二的小泉進次郎進入第二輪決選投票。

  在第二輪中,兩位候選人爭奪國會議員票(295票)和都道府縣票(47票)共342張選票。NHK稱,在341張有效票中,高市早苗獲得185票,小泉進次郎獲得156票,高市早苗最終擊敗小泉進次郎,當選新任自民黨總裁。

  高市早苗出生於1961年,畢業於神戶大學,曾任總務大臣、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等職,自民黨內曾任政策調查會長等要職,屬於黨內保守派代表人物,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強調維護日本國家利益與安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併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這打破了日本的政治傳統,是自民黨在危機形勢下「求新求變」的表現,作為日本政壇右翼保守勢力的代表性人物,她的施政風格將具有強烈的國家主義和保守主義色彩。

  項昊宇表示,高市早苗追求恢復日本的傳統價值觀,在經濟上,她主張激進的貨幣財政政策,強調刺激經濟、強化經濟安全;外交安全上態度強硬,主張大力推進修憲強軍,並具有一定的排外主義色彩。如果她把自己的極端保守主義立場付諸實踐,可能加劇日本國內的路線對立,也可能同周邊鄰國產生摩擦。

  「不過,高市早苗一旦執政,也需要面對現實,很難將一套對華強硬主張付諸實施,尤其是她面對黨內溫和派和公明黨的牽制,也要避免中日摩擦對抗損害日本利益,可能會作出相對靈活務實的調整。」項昊宇稱。

  黨內派閥邏輯依然存在 國民關心自身生活

  麻生太郎、菅義偉和岸田文雄3位前首相在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扮演關鍵角色。日本雅虎新聞網此前報道稱,無論最終誰當選,這3位「造王者」的政治博弈仍將持續影響自民黨的權力格局。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研究員、日本前眾議院議員小池政就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的選舉再次進入第二輪決選投票階段「毫不意外」,這意味著國會議員票的權重大幅增加。換言之,麻生、菅、岸田這些能夠左右一定票數的前首相依舊保持著影響力。他們及其派系的動向成為決選的關鍵,而國民生活和輿論卻被置於次要地位。這表明所謂的黨內派閥邏輯依然存在。

  小池政就稱,此次選舉本質上是一場「為了自民黨的自民黨總裁選舉」,距離上次選舉時隔大約一年,候選人又是上次落選的一批人,因此國民以冷淡的眼光看待,並未引起太多期待。

  「相較於自民黨的團結與否或是黨內鬥爭,大多數國民更加關心自身生活能否得到切實改善。」小池政就表示,國家稅收一方面在增加,另一方面國民的工資卻趕不上物價上漲,高額的稅收與社會保障負擔依舊存在。同時,由於日元貶值,日本對外國人而言變得便宜,導致富有的外國人與貧困的日本人之間的差距逐漸顯現。這種情況在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以及去年下半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有所體現,而自公政權因無法回應國民期待而大幅失去支持。

  小池政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於國民關注的關乎自身生活的政策,在這次的總裁選舉中,包括高市早苗在內的候選人都未給出得到認可的具體方案,輿論普遍認為「不知道爭論點在哪裡」。他也表示,同一政黨內部擁有相似的基本政策,或許本身就難以出現巨大差別。

  日本時事通訊社評論認為,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因忌憚黨內批判,紛紛擱置主張,始終採取保守策略。或許是因為連無明確立場議員的一票都至關重要,故而優先追求「黨內和諧」而非「政黨的徹底革新」。「政治與金錢」的問題也未能引發深入討論。自民黨雖借總裁選舉成功吸引媒體關注,卻缺乏真正的熱度,輿論反應冷淡。為數不多的話題竟是「標籤爭議」與「奈良的鹿」。若選舉僅以互相攻訐的減分戰決出勝負,其未來著實令人擔憂。

  對高市早苗的動向「聽其言 觀其行」

  自民黨新總裁很可能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日本《讀賣新聞》4日報道稱,高市早苗於4日當選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新總裁,但在新內閣組建之前,日本首相與執政黨總裁由不同人物擔任,日本政壇將呈現「首相與自民黨總裁分離」的狀態。

  報道稱,首相指名選舉計劃在15日舉行,「分離期」長達12天,屬罕見的長時間。一般來說,總裁選舉後會迅速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成立新內閣。去年9月石破茂當選新總裁后的4天,就當選日本首相。不過,政府與執政黨此次有意在新總裁選出到首相指名選舉之間留出時間。這是考慮到自民、公明兩黨在參眾兩院淪為「少數執政黨」,有聲音認為「應留出與在野黨協商的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認為,在自民黨成為參眾兩院均未過半數的少數執政黨之際,此次選舉已超越單純的自民黨領導人選舉的意義。希望朝野政黨能藉此機會,探索在多黨化時代推進政策的穩定政治機制。作為責任政黨,能否以長期視角指明國家方向,推動停滯的政治向前發展,這也將成為重塑日本民主主義的試金石。

  小池政就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這次選舉結果總體上呈現出向保守傾斜的姿態。由於派閥減少、票數流動,自民黨內議員、聯合執政夥伴公明黨,以及未來需要合作的在野黨,成為各候選人爭取的對象。候選人的主張都有所收斂,對於一直以來導致「政治與金錢」問題的企業和團體獻金的規制強化,各候選人都持謹慎態度。他表示,下次國政選舉中,高市政權和自民黨政治將會迎來怎樣的審判值得密切關注。

  在談及高市早苗的當選對於中日關係的影響時,項昊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毫無疑問高市早苗的當選會帶來新的風險,如果其任內參拜靖國神社,或者以經濟安全為名推動對華經貿脫鉤,並在台灣、南海等區域安全議題上採取消極動作,可能會導致中日摩擦和對立增加,使雙邊關係面臨嚴峻挑戰。

  項昊宇稱,對於高市早苗的動向,我們要保持警惕,必要時堅決鬥爭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利益,但也不能對她下定論,我們要堅持既定對日方針路線,對她「聽其言,觀其行」,加強引導塑造,爭取對她上任后的對華政策形成有效約束,維護好中日關係大局穩定。

  另據路透社4日報道,據多名日本政府與執政黨相關人士透露,新總裁將在就任后立即著手黨內人事安排。儘管自民、公明兩黨在參眾兩院已淪為少數執政黨,但在野黨方面並無在首相提名時統一行動的跡象,因此新首相很可能在10月中旬召集的臨時國會上當選。此外,也有聲音稱新首相將於17日發表施政方針。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9: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