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買了個西瓜,切開后驚呆了:這西瓜是橡膠做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最近,一隻西瓜在美國火了。
前不久,美國女子Kiva在超市花8刀買了一隻西瓜。回家后她便將西瓜切了準備享用。
哇哦!真是一隻好瓜!皮薄餡大,色增紅潤,嬌艷欲滴,一定非常美味。
Kiva將切好的西瓜分給了孩子們。但沒想到孩子們幾乎都只是咬了一口,就把它拿了回來。
他們告訴Kiva,這西瓜有問題,咬都咬不斷。
Kiva起初並不理解孩子們在說什麼,以為他們只是為不想吃西瓜而找的借口。
但當Kiva自己嘗了一口后,她立刻意識到,這西瓜確實有問題!
這個西瓜外表雖然看起來與普通西瓜無異,但果肉卻異常的有韌性。
啥叫有韌性?Kiva乾脆拍了一個視頻傳到了tiktok上,讓網友也一起品鑒品鑒。
視頻里,Kiva親自示範,她將一片西瓜拿起,左掰右掰,但這片西瓜卻紋絲不動,不僅沒有被掰斷,還能直挺挺的恢復原狀。就像吃了橡膠果實一樣!
對,沒錯,就是這種感覺!這莫非這是個橡膠西瓜啊?Kiva用盡了一身蠻力,終於將西瓜掰斷了。
她又對著鏡頭嘗了一口,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最後Kiva發出了靈魂拷問:這些西瓜究竟是什麼做的啊?!
Kiva的「吃瓜」視頻在TikTok上迅速走紅,吸引了3000多萬網友點擊觀看。
還收穫了3萬多條評論,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一些網友相信這些水果並不是自然生成,可能是某種科技與狠活下的產物。
在非洲,每種水果/作物都有自己的季節。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西瓜會成熟,什麼時候香蕉會成熟。但在美國,水果/作物是沒有季節的。
這不是西瓜* 那是實驗室的產物*
把它放在外面,看看有沒有蟲子或動物吃它。
國內網友看完視頻后也大為震撼,紛紛加入了討論,
見多識廣的網友給出了一些合理的猜測,
這不是橡膠。是因為水果被迫以非常快的速度成熟,導致最終產品的分子結構受到影響。
但又有網友表示,自己並不是第一次知道看到橡膠水果了。在橡膠西瓜之前,網路上早就有了橡膠香蕉、橡膠牛油果、橡膠草莓等等...
好吧,我已經見過橡膠牛油果、西瓜、香蕉、藍莓…
它們都有同一特點——任性極強,很難掰斷,也不容易壞。
那這些怎麼解釋呢?牛油果和橡膠都不用放冰箱,不存在凍壞了吧?
我需要有人把這種新的橡膠水果放在顯微鏡下,與真品進行比較。
網友們質疑起了美國的食品安全,
我確信美國的食物正在被道具食品替換 **
美國藥丸!
隨著網友們的猜測和陰謀論越來越多,上周五,一名科普種植和園藝的網紅Ashley站了出來,為大家解釋了這一系列「詭異」的水果變態現象。
Ashley畢業於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畢業,獲得了科學學士學位,主修土壤科學。
在視頻中,她表示水果「橡膠化」的原因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
細胞壁:當水果開始成熟時,其細胞壁會發生變化,這被稱為細胞壁修改。這一過程使得水果的細胞壁逐漸分解和瓦解,從而使其質地更柔軟、口感更好。如果水果在收穫時過早或過晚,這種細胞壁修改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質地不佳。
滲壓:滲壓是指水分進入植物細胞內部的壓力。如果植物吸收了大量水分,細胞內的液泡(vacuole)會膨脹,導致外部細胞壁的膨脹。這種膨脹有助於形成水果所需的理想質地。相反,如果水分供應不足,如在乾旱季節,液泡會收縮,細胞壁也會因此而收縮,使得水果質地變得較硬或類似於橡膠。
果皮(cuticle): 果皮是水果表面的保護層,它有助於調節滲壓,進而影響水果的質地。果皮的質量和完整性對於水果的質地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果皮受到環境影響,如高溫或寒冷,它可能無法有效地調節滲壓,從而影響到水果的口感和質地。
總之,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決定了水果在成熟和收穫過程中的質地表現。
視頻中,她還提到了北美近期的乾旱情況,很多水果由於水分供應不足,導致液泡和細胞壁的萎縮,從而形成了視頻中的橡膠質地,讓水果看起來像橡膠一樣。
一些網友的留言也證實了Ashley的觀點,
我在農場里按季節種植西瓜。很可能是它在生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水分,而且儲存時間過長,環境溫度過高……這就是問題所在 :/
兩個原因可能變成這樣:種植時缺水,或者儲存時間太長或溫度過高。
咱就是說,用科學解釋了之後,這一切原來如此簡單又合理...
不過Ashley也表示,這樣的水果口感和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希望大家在購買水果時仔細挑選,拿不準的時候不妨問問chatgpt。
最後,祝大家都能買到又脆又沙又甜的大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