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除大爺之外 鳥也開始熱衷圍觀挖掘機了?

京港台:2025-9-30 00:35| 來源:地球人研究報告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為什麼除大爺之外 鳥也開始熱衷圍觀挖掘機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如果要評選施工現場里的魅魔,自然是非挖掘機莫屬。

  它只要一發動,現場就會自動生成一圈中年爺叔。

  他們神色莊重,雙手叉腰,彷彿被挖掘機的轟鳴聲點燃了某種遠古本能。

  這種莫名其妙的強吸引力,早已是眾所周知的都市怪談。

  但最近,越來越多人發現了另一個神秘現象。

  現在不止大爺,挖掘機旁邊還會長鳥。

  

  起初大家以為是巧合。畢竟工地空曠,小動物來歇歇腳很正常。

  可次數一多,就發現不對勁:每當挖掘機鏟子一揮,鳥和叔往往同時駕到。

  甚至相比之下,鳥圍觀挖掘機的積極性更高。

  

  它們不像叔那樣「隨緣」,而是會在機器開動前,就早早聚於一旁。

  於是各個施工現場旁邊,逐漸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畫面:近處的鳥忙著跟,遠處的叔忙著賞。

  

  中間的挖掘機則穩穩揮舞著鐵臂,展現出極強的跨物種吸引力,很神秘。

  但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神秘現象其實非常淳樸:

  不是鳥也被挖機魅力吸引,是鳥隨著科技進化了。

  因為這些跟著挖掘機的鳥,大部分都是牛背鷺。

  

  鳥如其名,是一種中小型白色鷺科鳥類,因為常跟在牛後面而因此得名。

  它之所以跟著牛,是因為牛在草地上行走或吃草時,會驚動、踩死草叢裡的昆蟲,它們就能趁機捕食,相當於把牛當成「翻蟲子工具」。

  

  與此同時,它們也會順手幫牛清理身上的寄生蟲,打工換坑位。

  兩方原來是相當典型的互利共生關係。但今天,牛背鷺顯然是悟了,眼前的鐵牛才是真正優質的甲方。

  

  畢竟和牛混,收益有限,可跟著挖掘機就不一樣了:它們效率拉滿,直接開自助餐,關鍵是,從不要求額外服務,只負責穩定供餐。

  於是這類鳥兒很自然地完成了升級:從牛背鷺進化成了機背鷺,把古老的互利共生,平滑接入了現代化工地場景。

  而雖說這種現象比較稀奇,但其實已經不再罕見。

  許多生物,如今都經歷這種科技進步下的「生態重編」。

  例如同為鳥類的烏鴉。近年在日本就有觀察發現,現在的烏鴉會藉助汽車來開堅果。

  

  它們會把堅果丟到馬路上,等汽車碾碎后叼走,把現代交通體系當開果器使。

  甚至還有人觀察到,烏鴉們會專挑人行橫道附近操作,藉助紅綠燈保護自己。

  與之類似的還有「整點薯條」,以及「煙頭築巢」。

  

  前者已經不必多言,部分地方的海鷗已經學會了這項新的覓食技能,而後者則是一種格外魔幻的現象:

  在世界各地,均有人發現有些鳥會主動把人類丟棄的煙頭叼進巢里,當成築巢材料,偏愛「去馬路上整點煙頭」。

  

  雖說肯定是環境污染導致的,對鳥類有害是自然,但鳥的選擇變化其實也有「科學」的原因:煙頭裡殘留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學物質,能有效驅趕寄生蟲。

  

  與之類似,全球各地也在湧現出一種「進化版」寄居蟹:它們會把塑料容器當殼使

  

  甚至,被丟棄的娃娃頭。

  垃圾橫行當然是主要原因。但也另有研究人員推測,寄居蟹做出這種選擇,也可能是塑料製品因為更輕、更小,或能在被污染的環境里偽裝。

  儘管這種「塑料飛升」對寄居蟹來說,並不是個好現象。

  

  這些故事看似稀奇,其實邏輯很直白——

  當人類不斷改造環境,動物們也在同步改寫自己的生存方式。

  對此還有個相關名詞,叫人類驅動的快速進化(HIREC)。

  意思就是,人類活動會在極短的時間尺度上改變生物的生存環境,從而推動它們發生快速的遺傳或行為改變。

  所以「人與自然漸行漸遠」,倒不一定是真事。

  當城市一路向前擴張,自然也已經悄悄捲入進來,只不過沒人問過它們願不願意。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08: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