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總統: 美國已不遵國際法, 簽證我不需要

京港台:2025-9-30 00:16| 來源:ZAKER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哥倫比亞總統: 美國已不遵國際法, 簽證我不需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我回(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了。我現在沒有前往美國的簽證了,但我不在乎,我也不需要簽證。」當地時間9月27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社交平台「X」上,用毫不妥協的語氣回應美國吊銷其赴美簽證的決定。

  此前一天,佩特羅在美國參加聲援巴勒斯坦示威活動,美方以佩特羅「敦促美國士兵不服從命令並煽動暴力」為由,宣布吊銷其赴美簽證。

  這位哥倫比亞首位左翼總統27日稱,他需要的不是簽證,而是ESTA(旅行授權電子系統),因為他不僅是哥倫比亞公民,還是歐盟公民。

  「事實上,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在世界上擁有自由的人。人類在世界各地都應當是自由的。我們擁有在這顆星球上生活的人權。我是自由的,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當是自由的。」佩特羅寫道。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因其譴責種族滅絕行為而吊銷其簽證的行為,表明美國已不再遵守國際法。

  同日,佩特羅還指責美國的決定違背外交豁免權,並直言,「聯合國總部不該設在紐約」。

  他表示,自己作為哥倫比亞總統,在聯合國大會上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並強調,國際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應當保護每一個人。而種族滅絕是對人類的罪行,必須受到追究和嚴懲。

  「特朗普違反了聯合國創立的基本原則。」佩特羅提議將聯合國總部遷至一個「更加民主的地方」,並提名多哈作為新的候選地點。

  據路透社報道,哥倫比亞外交部也同步發聲,援引1947年簽署的《聯合國總部協定》指出,美國作為東道國有義務保證各國代表團順利進入聯合國總部參加會議。將拒絕或吊銷簽證作為「外交武器」,阻礙國家代表參與聯合國活動,違背了聯合國憲章保障各方自由參與和表達的精神。若東道國無法保持中立,則有必要尋求一個完全中立的新東道國。

  哥內政部長阿曼多·貝內德蒂同樣在社交媒體上力挺總統,言辭犀利地表示,唯一應該被取消簽證的人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而不是佩特羅的簽證。聯合國已一致認定內塔尼亞胡不配作為世界公民。

  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是佩特羅9月26日在示威集會上的表態。當天,他現身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外的一場聲援巴勒斯坦示威活動,敦促美國士兵違抗美總統特朗普的命令。

  他向人群發表講話,呼籲組建一支以解放巴勒斯坦為首要任務的全球武裝力量,並補充說:「這支力量的規模必須超過美國軍隊。」

  佩特羅用西班牙語說:「正因如此,我在此地,在紐約,呼籲美國軍隊的所有士兵,不要將槍口對準民眾。(請)違抗特朗普的命令!遵從人類的命令!」

  這番言論迅速惹怒了華盛頓,美國國務院隨即以佩特羅「敦促美國士兵不服從命令並煽動暴力」為由,宣布吊銷其赴美簽證。

  27日凌晨,佩特羅便返回了波哥大。

  值得一提的是,佩特羅並非首位被美國吊銷簽證的哥倫比亞總統。1996年,時任總統埃內斯托.桑佩爾就因被指控與卡利販毒集團有關聯(該集團涉嫌為其總統競選提供資金),其美國簽證被吊銷。

  而此次事件,實則是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后,哥美關係持續緊張的又一爆發點。今年1月,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僅一周后,佩特羅便以「移民不是罪犯,必須得到應有的尊嚴對待」為由,阻止兩架載有被驅逐移民的美軍飛機降落哥倫比亞。美方隨即宣布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加征關稅和實施制裁。雖然後來哥方同意接收這些人員,但兩國關係自此趨於緊張。

  今年7月,在佩特羅指控美國官員在哥倫比亞策劃政變后,兩國均召回了各自的大使進行緊急磋商。

  而在巴以問題上,佩特羅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2024年,他指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進行「種族屠殺」,並宣布斷絕與其外交關係。同年8月,哥倫比亞作為以色列最大煤炭供應國,暫停對以色列出口煤炭,要求「直至以色列停止種族滅絕」。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08: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