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強度將逐漸減弱:廣東兩地解除「五停」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颱風「樺加沙」強度正在減弱。
據中央氣象台24號14時消息,今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的中心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偏南方向約7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50米/秒)。預計「樺加沙」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強度等級為強颱風級。
颱風「樺加沙」(圖源:央視新聞直播截圖)
時代周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海洋災害一級應急響應持續生效中。按照9月23日自然資源部會商部署颱風「樺加沙」過境期間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的要求,國家海洋預報台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風暴潮、海浪紅色警報。
或波及十餘省份
「樺加沙」預計將於9月24日傍晚到夜間登陸廣東沿海,颱風雨或波及十餘省份。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孫倩倩介紹,颱風「樺加沙」本身強度強、環流廣,將會給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雲南、海南、台灣、江蘇等十餘省份帶來颱風雨,同時又有冷空氣參與造雨,彪悍的秋颱風加冷空氣往往會製造很強的降雨,華南部分地區降雨強度同期少見甚至可能破紀錄。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測,廣東中西部沿海、廣西沿海和南海北部的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10-13級、陣風14-15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14-16級、陣風17級以上。
降水方面,預計24日14時至25日14時,廣東大部、廣西中南部、福建東南部、海南島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中南部、廣西南部、江蘇中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廣東沿海和西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作為今年來的全球風王,「樺加沙」給廣東帶來嚴重風雨浪潮影響。
珠海市海域 圖源:央視新聞直播截圖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鹽田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東莞市,廣州市南沙區,中山市,珠海市香洲區、斗門區和金灣區的沿海低洼地區在24日中午前後海水倒灌風險高。
此外,預計24日上午到25日上午,南海西北部將出現7到12米的狂浪到狂濤區,南海東北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北部灣將出現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
同一時段,廣東近岸海域將出現4—7米的巨浪到狂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紅色;福建南部、海南東部、廣西近岸海域將出現2.5到3.5米的大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隨著「樺加沙」的強度減弱以及向偏西方向的移動,其對廣東東部的潮州和汕尾的影響也在減弱,兩地已相繼宣布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今日12時,汕尾將防風Ⅰ級應急響應調整為防風Ⅲ級應急響應,分批解除全市「五停」(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措施,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潮州市三防指揮部明確,自當日12 時起實施 「四復」(復工、復產、復運、復業),其中學生複課時間以教育部門後續通知為準。
各部門積極應對
「樺加沙」登陸在即,各部門嚴陣以待。
時代周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9月23日,自然資源部會商部署颱風「樺加沙」過境期間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範應對工作,調度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重點省份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應對情況。
會上強調,要密切關注颱風變化,加大會商研判頻次,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緊盯人口密集區和臨坡臨崖臨溝臨水地段及重要交通幹線、工礦場區等重點區域,加強專業巡查排查和群眾報災核災,及時妥善處置。
同時加強協同聯動,強化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協同聯動和信息共享,加強防災力量整合和應急力量預置,及時送達預警信息,督促相關行業部門和單位落實防災責任措施,嚴防人員傷亡發生。
同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風暴潮和海浪紅色預警,啟動海洋災害一級應急響應和地質災害四級防禦響應,已派出38名專家深入相關省份指導支持地質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
交通運輸部門同樣全力以赴投入颱風防禦工作。
時代周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交通運輸部維持颱風二級防禦響應,持續調度重點地區和單位,抓緊颱風登陸前的「窗口期」,組織人員避險、船舶避風和設施關停,進一步完善落實防禦颱風各項措施。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落實「應關盡關、應停盡停、應撤盡撤」措施,全省客運航線停航管控75條,9個地市537條客運班線停運,4個地市300條城市公交線路停運;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於9月23日15時起暫停出境通關服務。
此外,應急管理部已安排部署中央企業工程搶險力量143支7480餘人、2570餘台套裝備,協助重點省份做好道路搶通、應急排澇準備。廣東消防救援總隊與機動隊伍前置1211人、123車、70舟艇,集結6972人、1611車、453舟艇;海南消防救援總隊與機動隊伍前置444人、76車、12舟艇,做好搶險救援各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