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巴基斯坦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從河南汝州市區出發,行駛20多公里,經過一段盤山公路,可以看到一個被大山環繞的村莊,路邊野核桃樹的枝條向外擴展。村裡很安靜,路上少見年輕人的身影,白髮老人坐在自家院里乘涼。
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指著不遠處帶有二層的院落,那是范梓鶴的家。這處小院在村裡不算特別,卻是最新建好的。外表的白漆還嶄新如初,小狗在院里撒歡地跑。
這裡曾是屋頂漏雨的土坯房,僅有現在的客廳大小,范梓鶴和父母擠在一起住。她小學就想著,等長大了一定要把家裡的二層蓋起來,還因此遭到同學嘲笑,這個願望終於在去年實現了。
據大象新聞報道,范梓鶴是巴基斯坦人,從小被一對河南農村夫婦收養。因外貌差異,她常活在異樣的眼光中,身邊少有夥伴,「之前不愛說話,不想跟人溝通,有點抑鬱」。
2023年11月,她隨手拍攝的一則視頻意外爆火。視頻中,長著異域面孔的范梓鶴,端著一碗撈麵條蹲在牆根處,用地道的河南話介紹著:「這麵條看著不賴。」
有人調侃她,「不開口超模,一開口溜饃」。長相與口音的強烈反差,使人感到驚訝,也引起人們的好奇——反差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范梓鶴接受採訪。圖/九派新聞 馬婕盈
【1】童年家裡條件艱苦,父母仍給予「所有的愛」
從三四歲有記憶起,范梓鶴就生活在村子里。她家裡有兩畝地,被山分隔成小塊,種著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
夏季的清晨,范梓鶴天不亮就起床,跟父母一起下地幹活。到七八點鐘太陽高照,他們回家吃早飯,等天氣涼快些再去地里接著干。
到了飯點,往往是范梓鶴先回家做飯。她5歲就進入那間狹小的廚房,人還沒有灶台高,有時候要踩著凳子炒菜。
「以前,家裡條件非常差。」她邊說邊比畫,過去的土房子,只有現在的客廳大小,屋頂漏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屋外是泥路。
為賺錢改善家裡條件,范梓鶴的父親在礦上工作,母親在家附近的耳機廠上班。小學時,她每天都期盼著父親回家,「經常給我帶好吃的,雞腿、雞蛋、火腿腸這些,都是他從飯票里省出來的」。
童年時期,范梓鶴的身體抵抗力較差,經常生病。父親騎摩托車帶她去鎮上的診所,後來騎20多公里到更遠的城裡看病,直到村裡通了公交車。
雖然日子過得苦,但吃穿用度,同齡人有的,她從未短缺過,「在能力範圍內,他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有一年,父親賣掉糧食,給她買了人生中第一輛自行車。
然而,出了家門后,因為外貌的特殊,范梓鶴並未獲得其他人這般的關愛。成長過程中,來自外界的異樣眼光總是伴隨著她。小時候她的玩伴很少,「別人不喜歡跟我玩」。村裡也傳著閑話,有人對她的母親說:「你養這黑閨女有啥用。」
有次范梓鶴到城裡辦事,坐公交車時遇到兩位年長一輩的女士在背後討論她的膚色。遇到這種情況,她通常選擇不理睬,「別人愛怎麼說怎麼說,我就是我」。
但面對強烈的惡意,她也會回擊。前不久,她和朋友外出吃飯,遭到飯店裡一桌顧客辱罵,「不是長相,是男性對女性的侮辱」。她停下來反駁,對方站了起來,一副要打人的架勢,她報了警。
陌生人中也有善意。此前,范梓鶴在外碰到一個小男孩用英語跟她交流,她回復對方說,小朋友,姐姐聽得懂中文,男孩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還有時候,她會跟對方開玩笑。跟朋友一道外出時,有人問朋友,這女孩來自哪裡、能否聽懂河南話,她不吭聲,朋友心領神會地打配合,「她聽不懂」。
范梓鶴在河南生活了20多年,身邊熟悉的人都知道她會講中文,把她當成普通人對待。高中畢業后,她在家附近順利找到一份刷盤子的工作。後來,她到古鎮上做服務員。每月1000多元工資,攢了兩三個月後,她給家裡買了第一台空調。
【2】短視頻賬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禮物」
工作了小半年,父親腰疼得厲害,范梓鶴辭了工作回家照顧他。
那時,她接觸到了短視頻。「大家都在拍視頻,挺好玩的,試一下看看自己可不可以。」最開始,范梓鶴走的是顏值路線,一個也在做短視頻的叔叔建議她說河南話試試,她便把鏡頭轉向了農村。
鑽進一人高的玉米地薅雜草,爬到樹上摘梨,蹲在牆根吃,捧起摘下來的花生對著鏡頭,再配上一口流利的河南話,她漸漸得到了關注。
2023年11月,范梓鶴捧著一碗撈麵條對著鏡頭,照常用河南話說道:「這麵條看著不賴,手擀麵。」一條條「誰在說話」的彈幕滑過,將視頻推向流量的高潮,這條視頻獲得了超140萬點贊、86萬轉發。「我當時都懵了,我的老天爺,我不會要火了吧。」她說。
范梓鶴因吃麵條的視頻而走紅。圖/受訪者社交賬號
這條視頻也是隨意拍的。范梓鶴的視頻更新頻率高,都少有剪輯痕迹,「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臨場發揮的,隨便一拍上傳就火了,那時候什麼都不懂」。
火了之後,一批批人找到她家裡。有人帶著產品來,希望她幫忙賣貨,「有些沒有經過我們允許,就在家裡直播拍攝」。一想到家裡有時候沒人,只有小狗,又不清楚這些陌生人的情況,范梓鶴給家門口安裝了監控,「比較放心」。
還有MCN機構發出合作邀請。她說:「太多了,我數不過來,(估計有)成千上萬個,他們開了很豐厚的條件。」不過,她都回絕了,她覺得,自己做比較靈活自由。
之後的一段時間,她跟著那位做短視頻的叔叔拍探店視頻,卻招來一些謾罵,有人說她(皮膚)黑,有人說她蹭吃蹭喝,「可能因為我跟他們長得不一樣吧」。范梓鶴不再去探店,也不回擊,和小時候一樣,默默過濾掉這些聲音。
「我不覺得我是個博主或網紅,我就是個普通人。」提到短視頻賬號,她說道,賬號對自己來說很重要,「那是我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也算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禮物。」她希望,日後能通過賬號為家鄉做點貢獻,幫助大山裡的爺爺奶奶賣一些農產品。
【3】日子在慢慢變好
短視頻也為她的愛情牽了一根線。呂小帥(化名)很早就關注了范梓鶴的賬號,那時,她的粉絲只有幾千個。「第一印象是,感覺她和我們不一樣,挺好看的,一種另類的美。」
後來,呂小帥在朋友的飯局上見到了范梓鶴,她比視頻里更加瘦小,性格大大咧咧的,話不多。兩人加了微信,後來逐步發展成了戀人。
呂小帥得知范梓鶴的成長經歷后,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有次,范梓鶴給他發了個視頻,她和父母背著籮筐,正在山上摘柏樹的果子。呂小帥說:「那麼一大袋子估計能賣一二百塊錢吧。」范梓鶴答:「就賣二三十塊錢,夠今天吃飯了。」
見家長之前,呂小帥曾跟家人聊起范梓鶴的經歷,「我奶奶非常心疼,一度想哭」,父母也要他對這女孩好。
「她從小到大挺不容易的。」呂小帥說,他記得,後來帶范梓鶴回家那天,奶奶對他強調:「你要不對她好,我就不讓你回家。」
當時,呂小帥在外地工作。范梓鶴的賬號粉絲日漸增多,她感到了壓力,「我想把視頻做得更好,每天都很焦慮,很累很壓抑。」 呂小帥偶爾遠程幫范梓鶴想想創作內容,但精力有限。
2023年春節過後,范梓鶴給呂小帥打電話,希望他回來一起做賬號,「我猶豫過,因為那時工作還挺好的,但感覺她一個人處理不了,我就辭職了。」他負責對接商務、偶爾拍攝以及運營賬號,「壓力很大,每天的私信都是99+。」他還專門報了班,學習賬號的運營。
短視頻也改變了范梓鶴,「之前不愛說話,也不想跟人溝通,就有點抑鬱,做了自媒體之後,很多人開導我,很多事情都想通了」。
賺到錢后,范梓鶴為彌補父母當年婚禮倉促的遺憾,帶著他們拍了一套婚紗照。去年兒童節,她給父母買了一輛代步車,她說:「小時候俺爸都是騎摩托三輪帶著我,又是颳風又是淋雨,現在我成年了,給爸媽買輛新車。」
她實現了小時候的心愿,給家裡的平房加蓋了二樓。「你看日子都在慢慢變好,我想再攢幾年錢,給爸媽在城裡買個房子。」去年年底,范梓鶴在視頻里說。
今年9月2日,范梓鶴髮視頻宣布了結婚的消息。有網友在呂小帥賬號下評論,「你以後一定要對美女好一點」,他回復,「你放心吧,她是我的全部」。
呂小帥說,范梓鶴沒見過大海,因此在婚禮設計環節,特地加入了海的元素。9月17日那天,她將會看到「月亮」從「海邊」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