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法國聖經與考古學院轉移考古珍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炮火下如何保護文物?耶路撒冷法國聖經與考古學院(EBAF)院長奧利維爾·波基永(OLIVIER POQUILLON)9月11日表示,很多考古珍寶轉移到一個安全地點。波基永表示,「這是一次高風險的行動,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處於極其危險的環境中;這確實是一次最後一刻的救援。」
法新社聯繫以色列軍方時,以色列軍方拒絕證實此事,但多方消息人士表示,法方其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區一直率先參與搶救這些考古寶藏,這些努力使得考古真跡免遭空襲。
波基永修士解釋說:「但現場幾乎沒有任何國際行動者,也沒有基礎設施,所以我們必須找到解決方案、運輸工具和工人,即使一切都已無法運作」。他不願透露這些文物的存放地點。他說道,「我們極其謹慎地處理此事,主要出於宗教組織不危及人員生命的考慮」。
與此同時,以色列軍隊繼續在加沙城開展行動,過去一周,以色列軍隊一棟一棟地摧毀了其聲稱被哈馬斯用于軍事目的的高層建築。
耶路撒冷法國聖經與考古學院(EBAF)珍藏考古真跡的倉庫共收集了約180立方米的珍品,這些珍品來自加沙地帶的五個主要考古遺址,其中包括世界遺產聖希拉里翁修道院(Saint Hilarion)。
據巴黎聖經學院稱,所有這些遺址都遭到破壞,學院對這些「獨一無二」的珍品表示擔憂,儘管它們脆弱不堪,卻依然露天存放。
根據記錄文化遺址戰爭破壞的非政府組織的說法,自10月7日以色列對加沙戰爭開始以來,至少有195個遺址被摧毀或損壞,其中包括一座可追溯至公元前800年的古老港口、一座藏有稀有手稿的清真寺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之一。
去年12月8日對加沙奧馬里大清真寺的空襲,考古珍品損失慘重。由於這次無情的襲擊,保存在清真寺的古代手稿收藏可能會永遠丟失。希爾博物館曁手稿圖書館(HMML)首席執行官科倫巴·斯圖爾特(Columba Stewart)在襲擊后不久告訴半島電視台:「手稿藏品仍留在清真寺附近,由於持續的衝突,目前無法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