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掠過頭頂,特朗普「滿分」見普京

京港台:2025-8-16 13:57|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評論( 13 )  | 我來說幾句

轟炸機掠過頭頂,特朗普「滿分」見普京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當地時間8月15日下午4時2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乘坐的「空軍一號」專機從美軍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起飛,返回首都華盛頓特區。稍早之前,在向阿拉斯加的蘇聯士兵墓獻花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先行離開。

  這場旋風般的美俄領導人會晤,就此結束。從8月6日美俄就舉行峰會達成共識以來,雙方團隊在9天時間內實現了讓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握手。

  會前,特朗普宣稱,如果話不投機,峰會可能在「幾分鐘內」結束。但事實上,美俄兩位領導人在阿拉斯加停留的時間都不超過6小時,其中面對面交談的時間超過3小時。

  這不僅是美俄領導人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的首次線下會面,也成為普京和特朗普歷次會晤中交談時間最長的一次。返程路上,特朗普對美國媒體說,自己對會晤「打滿分」。特朗普還表示,接下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否結束戰爭,關鍵在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外界尚難判斷本次峰會的實際成果。峰會沒有發布任何公開協議,但雙方團隊在會前就已經表示,不會「準備任何結果文件」。烏克蘭政治研究所所長魯斯蘭·博特尼克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烏克蘭最擔心的是,美俄領導人可能達成了一些「隱秘的共識」,特朗普被普京說服,轉身就向烏克蘭施壓要求讓步。

  返程途中,特朗普表示,他確實和普京就解決俄烏衝突的問題「基本上達成了一致」,「烏克蘭必須同意」。他還說,短期內不會再考慮對俄羅斯施加制裁。在峰會舉行前夕,美國政府已經暫停了部分對俄制裁。

  「我認為我們已經接近尾聲了。」特朗普說。

  雙雙打破美俄外交慣例

  當地時間8月15日上午11時許,特朗普和普京幾乎同時抵達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他們分別從自己的專機上走下舷梯,在紅毯上相向而行。

  特朗普鼓掌迎接普京到來,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隨後,兩國元首握手合影。數架美軍F-22 戰鬥機和 B-2 隱形轟炸機,從他們頭頂低空掠過。

  峰會籌備團隊曾無比擔心這個開場。據美國媒體報道,白宮原本希望不要在軍事基地舉行峰會,但由於籌備過於倉促,阿拉斯加又值旅遊旺季,美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由於缺乏居住空間,雙方代表團的一些成員被安排住進了附近的大學宿舍。

  出乎美方意料的是,普京對此並未表現出不滿,還將這個選擇視作對80年前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紀念。從莫斯科飛來的路上,普京在遠東小城馬加丹稍事停留。抵達阿拉斯加后,他說,他在馬加丹參觀了紀念蘇聯和美國飛行員的紀念碑,「上面還懸掛著俄羅斯和美國的國旗。」而這條「空中生命線」另一頭的起點正是阿拉斯加。

  「在距此僅幾公里的一座軍人公墓里,埋葬著在那次英勇任務中犧牲的蘇聯飛行員。我們感謝美國當局和公民對他們的悉心照料,莊嚴而高尚。」普京在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的聯合記者會上說。峰會後,俄羅斯方面透露,美俄正在討論恢復空中交通。

  這是普京10年來首次訪問美國,也是他和特朗普時隔6年再相見。在機場握手后,普京打破出訪慣例,沒有登上自己的阿魯斯專車,而是應特朗普的邀請,乘坐美國總統的凱迪拉克加長防彈車,前往會晤場地。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車上,兩位總統直接對話。現場視頻顯示,沒有翻譯陪同美俄總統一起上車。

  隨後,特朗普和普京舉行了「三對三」的小範圍會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總統特使維特科夫,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總統特別助理烏沙科夫,參與了會晤。

  8年前,普京和特朗普在德國漢堡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首次會面,會談持續了2小時15分鐘。2018年7月,雙方在赫爾辛基舉行了一次時間更長的峰會,持續兩個多小時。而這一次,雙方的「三對三」會談本身就超過三個小時。塔斯社指出,這是兩位領導人「有史以來互動時間最長的一次交流」。

  會後,雙方代表團成員均對媒體表示,氛圍「非常好」且「始終如一」。

  在更多代表團成員加入並進行午餐會之後,特朗普和普京移步掛著「追求和平」橫幅的聯合記者會大廳。2021年6月,普京和拜登舉行上一次美俄領導人會晤時,雙方沒有共同出席記者會。本次峰會前,特朗普也曾表示,如果進展不順利,他會單獨舉行記者會。

  而事實上,特朗普不僅和普京共同出席記者會,還打破了美國的外交慣例,請來訪的普京首先發言。普京在發言中盛讚特朗普,甚至重複了特朗普經常發表的觀點:如果特朗普在2020年贏得美國總統選舉,俄烏衝突就不會發生。

  記者會即將結束時,普京用英語對特朗普說:「下次,莫斯科見。」特朗普回應:「這是挺有意思的提議……我可能會挨點罵,但我覺得也有可能成行。」

  「美俄雙贏,烏克蘭沒輸」

  阿拉斯加的這場「外交秀」,讓美俄雙方都感到滿意。特朗普給自己「打滿分」。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儘管本次訪問並非國事訪問,但美方「仍提供了最高外交禮賓級別的接待」,體現了對普京的尊重,也體現了平等對話的誠意。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前總幹事安德烈·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特朗普對普京表現出高度尊重,是因為他意識到,最近一個時期威脅俄羅斯進行「二級制裁」、發布「最後通牒」,沒能阻止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緩慢推進,反而將矛盾擴展到更多的雙邊關係中。「現在,只有普京能讓特朗普擺脫他自己製造的局面。」

  另一方面,俄羅斯同樣高度重視特朗普的角色。「在俄烏衝突上,特朗普是目前唯一能組織起元首間接談判進程並推動實現俄烏直接談判的人。」科爾圖諾夫坦言,「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這都對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不過,外界更關注的是,雙方領導人到底就俄烏衝突交流了什麼。從聯合記者會上的發言來看,普京並未軟化俄羅斯的立場。他再次強調要消除「戰爭的根本原因」,解決「俄羅斯的安全關切」。特朗普和普京也沒有如外界此前的預期那樣,共同宣布任何局部或臨時停火措施。

  烏克蘭政治研究所所長博特尼克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對烏克蘭而言,這倒未必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這可能意味著,關乎俄烏衝突的核心問題,會在之後的美、俄、烏三方領導人峰會上得到討論。「在阿拉斯加,美俄都贏了,而烏克蘭沒有輸。」

  不過,烏克蘭及歐洲盟國仍在關注,特朗普是否和普京達成了一些未公開的共識。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宣稱已經和普京達成了「重大進展」,並提到,他們達成的共識之一,是「烏克蘭戰爭將以土地交換和美國提供某種形式的安全保障而結束」。

  問題在於,「土地交換」和「安全保障」具體是怎樣的?對於前者,俄羅斯方面在峰會前夕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俄軍從烏克蘭哈爾科夫州、蘇梅州的邊境地帶撤出,但烏軍需要從頓巴斯地區仍控制的區域離開。這一提議遭到烏方拒絕。外界尚不清楚特朗普對此的態度。

  對於後者,特朗普在飛往阿拉斯加時就表示,他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而替代性的安全保障方案是什麼、能否讓烏克蘭滿意,仍未可知。

  博特尼克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烏克蘭和歐洲盟國希望特朗普沒有和普京就這些問題達成「任何協議,包括口頭協議」,但如果特朗普已經達成了,烏克蘭能做的只有「不斷提出新的條件,拖延,破壞」。值得注意的是,在阿拉斯加的聯合記者會上,普京對此發出了警告,稱希望烏克蘭和歐洲領導人不要「試圖挑釁和陰謀破壞」和平進程。

  俄烏分析人士都指出,當前俄烏停火包括兩個層面的談判,一是先行停火,二是後續的政治解決方案。多數分析認為,第二個層面的談判短期內難以出現實際進展,因此,在和澤連斯基及歐洲領導人通話后,特朗普將回歸實際,通過專註於實現「先停火」,來宣布自己的外交勝利。

  「阿拉斯加只是這個漫長過程的開始。」科爾圖諾夫說,「當然,重要的是要啟動這個進程,確保各方能夠縮小認識上的差距,逐步達成某種共識。」

  在阿拉斯加的記者會上,普京感慨道:「俄美之間已經四年沒有舉行峰會了,這時間很長。這段時間對雙邊關係來說非常艱難。坦率地說,兩國關係已經跌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兩國元首之間的私人會晤早就應該舉行了。」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14: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