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衝突背後:脆弱友誼與權力博弈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今天是2025年7月26日,泰國與柬埔寨邊境戰火連續第三天持續燃燒,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超過13萬人流離失所,成為兩國13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軍事對峙。衝突還波及到距離其他戰區100多公里的泰國達叻府沿海地區。儘管兩國均發出停火呼籲並聲稱願意對話,局勢卻在繼續惡化。表面上,這是一次領土爭端的再次爆發;但實際上,這場衝突背後隱藏著一段複雜的歷史、一場個人恩怨的爆發,以及一系列國內政治與區域戰略的交織。
衝突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是戰爭的挑起者。泰國指控柬埔寨在其境內安放地雷並率先發起襲擊;柬埔寨則反駁指稱泰國於周四發動了「非法、蓄意且毫無正當理由的軍事攻擊」,並警告泰國正在邊境集結兵力,可能計劃進一步擴大侵略。
泰柬兩國之間有著一段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邊境線總長800多公里,部分地區長期存有主權爭議,雙方對法屬印度支那時期劃定的邊界線存在爭議。尤其是圍繞柏威夏寺(Preah Vihear)、塔莫安通寺(Ta Moan Thom)與塔克拉貝寺(Ta Krabey)這三座印度教古廟。早在2008年至2011年,雙方就因這些區域發生軍事對峙,爆發流血衝突,造成40人死亡,並引發數萬人撤離。與以往的衝突一樣,這輪暴力升級也激發了兩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然而,過往的衝突雖然激烈,卻多能在短期內降溫。
本次衝突並非毫無預兆。表面上,這是一次關於邊界主權的再度爭奪,實則隱藏著一段裂痕已久的友誼破裂、國內政治危機與區域影響力的較量。
今年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在爭議地帶陣亡后,兩國軍方高層曾一度舉行會面,表示希望避免局勢升級。然而隨後事件卻轉變為一場全面對抗。主因大概源於泰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與柬埔寨資深政治人物洪森的一次私人通話錄音的外泄。錄音中,佩通坦稱洪森為「叔叔」,並批評泰國一位軍方高層處理邊界問題不當。此舉令泰國國內輿論嘩然,佩通坦不僅顏面盡失,還因此被暫停總理職務,憲法法院正在審理罷免請求。
洪森上個月公開了與佩通坦通話內容的做法 ,被視為主動「毀掉」與泰國欽那瓦家族長達數十年的政治與個人友誼。這段關係始於他信時代。洪森曾為他信政變后的支持者提供庇護,2014年英拉被推翻后亦如此。而佩通坦似乎誤判了這段歷史友誼,以為能借私人關係緩解外交緊張,反而因此付出巨大政治代價。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一場洪森「有意為之」的政治操盤,雖然洪森已將權力交給其子洪瑪內特,但依舊掌握實權。他試圖利用民族主義情緒激發民眾,削弱泰國在地區的影響力。洪森甚至公開表示掌握他信「侮辱泰國王室」的秘密文件,這在泰國是足以定罪的大忌。
長期以來,泰柬兩國在敏感問題上合作默契,包括引渡異議人士與跨境安全情報交換。但如今,這一「灰色合作「網路正在快速崩解。
泰國警方近來加大打擊境內與詐騙、地下賭博相關的柬埔寨商人;柬埔寨則反過來指控泰方「計劃侵略」,並大舉調動軍力至邊境。
Thaïlande Cambodge différends territoriaux Reuters/路透社
在經濟層面,邊境衝突已使雙邊貿易陷入停滯。柬埔寨旅遊業本已因中國遊客擔憂安全問題受到重創,如今又面臨美國可能施加的新一輪懲罰性關稅。泰國同樣處於經濟疲軟、通脹上升、政治不穩的狀態,欽那瓦家族領導的聯合政府因內部矛盾而難以展現果斷外交姿態。7月下旬,泰國驅逐柬埔寨大使並召回本國使節,表明外交關係進入對抗階段。
泰國與柬埔寨連續第三天爆發激烈炮火衝突,引發國際社嚴重關切。泰國已有八個地區宣布戒嚴,面臨與柬埔寨爆發「戰爭」的風險。國際社會呼籲調解,包括中國、美國及馬來西亞等在內的國家紛紛表示願意居中斡旋,東盟也嘗試介入,均未獲成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五在北京會見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時表示,此次衝突「令人心碎和擔憂」,並指出問題根源在於西方殖民者留下的歷史遺產,呼籲以冷靜和適當方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