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京港台:2025-6-30 22:51| 來源:德國之聲 | 評論( 10 )  | 我來說幾句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七個歐洲國家中,已有六個宣布退出禁止地雷的國際公約,以便在邊境布設地雷,阻止俄羅斯對北約東翼進犯。該計劃引發了極大爭議。

  繼波羅的海國家后,烏克蘭也將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6月29日)簽署了相關行政令。

  烏克蘭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克斯藤科(Roman Kostenko)表示,此舉是對俄羅斯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殺傷性地雷的回應。「當敵人毫無底線的時候,我們不能束縛自己的手腳,」他強調,俄羅斯根本沒有簽署《渥太華公約》,而且「針對軍隊和平民大規模使用地雷」。

  此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本月27日分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文件。按照公約規定,三個國家將在6個月後正式退出。另外,芬蘭和波蘭也已啟動退出這一公約的程序。

  至此,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7個歐洲國家中,已有6個將退出禁雷公約,計劃在邊境布設地雷,以保護北約東翼免受可能的襲擊。只有與俄羅斯擁有近200公裡邊界的挪威希望繼續遵守該條約。

  歐洲國家重拾地雷

  1997年簽訂、1999年生效的《渥太華公約》旨在禁止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

  此類地雷極具爭議,因為它們對士兵和平民都可能構成危險。未清除的地雷在衝突結束后仍構成長期威脅:2023年,全球近6000人因地雷傷亡。約80%的受害者是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兒童。

  清除地雷昂貴且極其耗時。據非政府組織「國際助殘」(Handicap International)稱,即使一些潛在的衝突幾十年前就已結束,全球仍有58個國家及地區的地雷尚未清除。

  全球已有164個國家簽署了《渥太華公約》,但還有33個國家尚未簽署。除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之外,還有俄羅斯。俄羅斯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殺傷性地雷庫存,估計有2600萬枚。其中許多已經在烏克蘭使用。

  新的「鐵幕」

  從北端芬蘭的拉普蘭到南端波蘭的盧布林省,北約東部五個國家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長約3500公里。這些地區大多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因此很難進行監控。

  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們仍然非常擔心俄羅斯可能襲擊北約領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北約專家已經在分析哪些地區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北約國家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威懾力:地雷將與其他邊境安全措施相結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推進的敵人造成重大損失,從而阻止莫斯科開啟一場長期戰爭。

  為了有效保護漫長的邊界,可能需要數百萬枚地雷和其他隱蔽炸藥。大片地區將在數十年內無法居住,對人員和環境的潛在損害幾乎無法預測。

  《每日電訊報》記者戴維·布萊爾將該計劃描述為一道新的、爆炸性的「鐵幕」,暗指冷戰時期北約與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之間戒備森嚴的邊境。除了埋設地雷外,北約東部成員國已經採取了許多其他措施,包括修建或加固邊境圍欄和圍牆,安裝現代化的監視和預警系統,以及加強部隊規模。

  「國際助殘」德國分部的菲舍爾(Eva Maria Fischer)認為,地雷計劃是一個危險且令人擔憂的進展。「當然,在當前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下,東歐國家的安全擔憂或許是有道理的,」菲舍爾在今年3月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首次宣布退出該條約計劃時說道。

  「然而,持久的安全不可能建立在那些濫殺無辜、衝突結束后仍長期埋在地下、持續使平民致殘、摧毀生存基礎的武器之上,」她補充道。「保衛國家還有其他選擇。這些選擇可能看起來更昂貴,但考慮到使用殺傷地雷的巨大後續成本,就並非如此了。」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6: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