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開展對攻,雙方戰術誰更勝一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央視新聞6月22日報道,22日早間,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隨後,伊朗對以色列發起新一輪導彈襲擊,使用了40枚導彈。當天,以色列也出動戰機對伊朗進行了空襲。
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名為「覺醒之獅」空襲行動后,伊朗隨即發動「真實承諾」3進行報復,以伊雙方上演了一場近50年來規模和烈度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空襲與反空襲戰以及導彈突擊與反導戰。可以說,對此次軍事衝突中以伊雙方所採用的戰術進行分析、研究,對於當今以及未來戰場都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伊朗開始使用「霍拉姆沙赫爾-4」彈道導彈打擊以色列,該導彈被認為是伊朗破壞力最強的導彈,彈頭重量達1.5噸。
以色列:空地反導、穿透制空
以色列發動「覺醒之獅」的空襲行動一開始打擊的重點是伊朗各處重要核設施以及相關的伊朗軍方高層人員、重要的核科學家等。同時,為了儘可能地降低己方戰機、無人機在伊朗領空所受到的威脅,以軍空襲的其他目標還包括伊朗軍方戰鬥機、直升機、遠程警戒雷達(特別是具備反隱身能力的先進雷達)、防空導彈系統等。
伊朗在13日夜間對以色列發動「真實承諾」3報復行動后,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開始進入到第二階段,除了繼續對伊朗境內目標實施空襲外,很大一部分重心開始轉向防空反導攔截。一方面,在極大削弱了伊朗防空能力、基本掌控伊朗西部制空權的前提下,以軍大型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開始進入伊朗領空,配合滲透到伊朗境內的地面特工人員,為F-35I隱身戰鬥機進行目標指示,重點獵殺伊朗的彈道導彈發射車。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本土展開了堪稱最大規模的防空反導行動,除了派出各型戰鬥機、武裝直升機對伊朗發射的自殺式無人機和巡航導彈進行空中攔截外,最為重要的是由以軍陸基防空反導體系實施中高空乃至中低空的點對點攔截。以軍自身的防空反導體系主要由近程中低空的「鐵穹」、大氣層內中高空中遠程的「大衛投石索」和「愛國者」-2 GEM-T以及大氣層外戰區級反導的「箭」-2/「箭」-3等三級攔截火力網組成。
從兵力上看,以軍自己的陸基防空反導部隊主要包括2個「鐵穹」營、1個「愛國者」-2營、1個「大衛投石索」營以及1個「箭」-2/「箭」-3營,再加上美軍之前向以色列派駐的2個「薩德」導彈連,基本上可以覆蓋以色列全部領土面積。
應該說,以色列為了實施「覺醒之獅」空襲行動很可能準備了數月甚至更長時間,而且採用的是不宣而戰的「偷襲」方式,從一開始的效果來看是比較成功的。比如,在以軍精準的空襲打擊下,伊朗西部的防空體系很快癱瘓、瓦解,F-35I隱身戰機甚至可以在德黑蘭上空執行作戰任務達半個小時之久。考慮到以軍 F-35I隱身戰機是跨越了上千公里進入伊朗領空實施空襲行動的,這一制空能力確實讓筆者對該機的實際作戰性能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在美軍首次提出所謂的「穿透性制空」這一理念后,是以色列在實戰中將其變為現實。
在防空反導方面,除了以軍 F-35I隱身戰機頻頻擊毀伊朗彈道導彈發射車外,以色列本土的防空反導體系在最初的兩天也表現較為出色,基本上達成了空地聯合防空反導的最優效果。不過,隨著伊朗持續向以色列發動自殺式無人機、巡航導彈以及彈道導彈的協同攻擊,雙方的導彈/反導攻防戰進入到消耗戰階段,以色列的致命弱點就暴露出來了,那就是無法抵禦大規模持續的全域飽和攻擊。
以色列展示的「箭-3」反導發射車和攔截彈。
事實上,此前在2024年4月的以伊攻防戰中,當時以色列得到了美國、英國乃至法國的全力支援。這些西方國家派出了大量兵力幫助以色列攔截伊朗發射的各類遠程制導彈藥,包括「宙斯盾」戰艦、戰鬥機以及陸基防空系統等。再加上當時伊朗的遠程攻擊僅持續了三天就結束了,所以並沒有讓以色列真正承受最大的防空反導壓力。
此次「覺醒之獅」空襲行動則完全不同,屬於以色列單方面挑起的偷襲戰,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對此表示憤怒,甚至將以色列參展商驅逐出了巴黎航展。而美國對於以色列的軍事冒險雖然事先知情,但是既不反對,也沒有公開支持,只是在反導方面幫助以色列,但隨著反導系統的消耗,到後來也是有點力不從心,哪怕是個位數的伊朗中遠程彈道導彈依然可以屢屢突防成功,擊中以方目標,也就不奇怪了。
伊朗:以地制空、導彈突防
對於伊朗方面來說,由於以色列採取的是偷襲戰術,因此在遭受以軍空襲的初期確實顯得措手不及。不過,正如以色列為空襲行動進行長期準備一樣,伊朗軍方同樣應該有應對以軍打擊以及實施反擊的預案。所以,伊朗革命衛隊才能夠在以軍發動空襲后,很快就展開了「真實承諾」3報復行動,其最主要的反擊手段就是發射大量的自殺式無人機、巡航導彈以及中程彈道導彈,對預定的以色列境內目標實施遠程打擊。
從總體實力來看,伊朗空軍的主戰裝備過於落後,既無空中遠程預警能力,性能最強的F-14A「雄貓」重型戰鬥機能夠升空作戰的數量也僅有個位數了。所以,在以軍空襲行動開始后,伊朗空軍顯然並沒有大規模出動戰機進行攔截,很可能大部分轉移到了以軍攻擊範圍之外的東部以及南部機場,以保存實力。那麼,針對以軍的空襲,伊朗軍方所採取的主要戰術就是「以地制空」。
通常來說,以地制空戰術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以近中遠、高中低各型防空導彈以及高炮系統構成完整的防空體系,對來犯的敵機實施全域攔截。在這一方面,伊朗防空部隊雖然裝備有型號繁雜的俄制以及國產防空導彈系統,但是其遠程警戒/預警能力過於薄弱,尤其是反隱身能力嚴重不足。
伊朗此前展示的集束彈頭,據稱這種彈頭已經在衝突中使用。
所以,當以軍僅派遣F-35I隱身戰機進入伊朗領空作戰,而非隱身的F-15、F-16戰機都在伊朗防空火力範圍之外發射遠程空地制導彈藥后,伊朗防空部隊至今仍未能擊落任何一架以軍有人駕駛戰機。再加上以軍擁有以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為核心的完備空中支援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伊朗防空部隊在以軍空襲初期就損失慘重。因此,伊朗軍方希望以防空系統來完成以地制空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那麼,伊朗軍方是不是可以利用自殺式無人機、巡航導彈以及彈道導彈等中遠程制導武器打擊以軍機場、摧毀以軍戰機,來實現對以軍空中力量的壓制或者遲滯呢?從目前看,伊朗的這一打擊效果也並未奏效。就如同在防空作戰中,如果沒有遠程警戒/預警雷達系統就如同人得了近視眼,敵機飛到眼前才會被發現一樣;伊朗如果沒有對以色列本土實施全天候實時偵察監視能力,自然也做不到在以軍戰機停放在機場上進行保障維護、加油補彈時,發動飽和攻擊。以軍作為搶先發動空襲行動的進攻者,其自然會預想到伊朗方面的遠程反擊,因此會提早進行各型戰機的轉移疏散,甚至有可能利用民用機場或高速公路作為備用機場。
因此,在此次「真實承諾」3報復行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除了以軍的空軍基地,伊朗打擊的重點主要放在了特拉維夫等主要城市、以軍國防部、摩薩德總部等目標上。特別是對以色列主要城市目標的打擊,對於以方民心士氣都會形成極大的震撼。
隨著美國在6月22日突然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發動空襲,特別是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完全摧毀了福爾多核設施,本次以伊衝突開始進入到非常微妙的階段。不同於以軍相對有限的打擊能力和範圍,美軍完全具備對伊朗全境任何目標實施徹底摧毀的能力。
退一步說,即便美軍後續不再繼續空襲伊朗核設施等目標,如果其全力協助以色列攔截伊朗發射的自殺式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也會徹底改變目前雙方相對的攻守平衡局面。這樣一來,以色列就可以在本土防空反導壓力大大減輕的情況下,更加肆無忌憚地派出F-35I隱身戰機打擊伊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