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在2025年哈佛畢業典禮發表演講(全文)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5月29日,在2025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來自中國青島的江玉蓉(音譯)作為學生代表發表了演講。她在演講中鼓勵人們不帶評判地傾聽彼此的意見,尋求共同的信念而不是衝突。以下是演講全文:
去年夏天我在蒙古實習的時候,我接到坦尚尼亞兩個同學的電話。他們有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如何使用他們的洗衣機。因為所有的標籤都是中文的,而谷歌一直將一個大按鈕翻譯為「旋轉幽靈模式」。一個印度人和一個泰國人叫一個在蒙古的中國人破譯坦尚尼亞的洗衣機,我們一起在哈佛學習。
那一刻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曾經相信的事情,即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小村莊。我記得有人告訴我,我們將是第一代結束人類飢餓和貧困的人。
我在哈佛的課程是國際發展,課程的設立正是基於「人類命運休戚與共」這一美好願景。
當我遇到來自32個不同國家的77個同學時,我所認識的地圖上色彩斑斕的圖形變成了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歡笑、夢想和在劍橋市度過漫長冬天的毅力。我們穿梭於彼此的傳統之間也肩負起對方的使命。
全球挑戰突然變得私人化。世界上如果任何一個女人買不起一片衛生巾,我便不配稱富足;如果一個女孩因懼怕騷擾而不敢踏入校門,那便是對我尊嚴的踐踏;如果一個小男孩死於一場他從未發動也從未理解的戰爭,我的一部分也和他一起死去。
但如今,這個互聯世界的承諾正被割裂、恐懼與衝突所蠶食。我們開始相信那些思想相異、投票選擇不同或信仰有別的人,無論他們遠隔重洋還是近在咫尺,都不僅僅是「錯誤」的。我們錯誤地認為他們是「邪惡」的。
但未必只能如此。我從哈佛學到的不僅僅是微積分或回歸分析,更是學會與不適共處,認真傾聽,在困難時期保持柔軟。因為我們如果還相信共同的未來,讓我們不要忘記那些被我們貼上敵人標籤的人,他們也是人。看到他們的人性,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性。
我們的崛起不在於證明對方錯了,而在於彼此不棄。
2025屆畢業生們,當世界陷入旋轉的「幽靈模式」時,請記住,當我們離開校園時,我們帶走的是每一段相遇,跨越貧富、城鄉、信仰和懷疑。
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做著不同的夢,然而他們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你可能不同意他們的意見,但要緊緊握住彼此。因為我們被比信仰更深的東西綁在一起,那就是我們共同的人性。
祝賀你們!2025屆畢業生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