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京港台:2025-5-24 23:15| 來源:慶彬有理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印巴邊境衝突看似告一段落,印度這邊卻還不消停。莫迪政府在包裝勝利的同時,並沒能完全化解國內爭議。

  以國大黨為代表的反對派藉此發起「逼宮」,對莫迪現在的「怯戰」言行表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認為他的表現並沒有體現出印度在南亞大陸的強國地位,反而是「喪權辱國」。

  

  【國大黨對莫迪「怯戰」表現得很不齒】

  我們也知道,印度為了包裝勝利,先是在國內召開了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還向70多個國家通報了印度在印巴衝突中取得的「重大戰果」,唯獨沒有邀請中國。

  不僅如此,接下來莫迪政府還打算派出跨黨派代表團,到其他國家去宣傳。

  國大黨對這種做法十分不齒,抨擊為「沒有意義的政治表演」,他們也不可能讓莫迪政府靠這場衝突給自己攬工。

  國大黨切入的角度是,既然莫迪政府宣稱取得了大勝,那還和鄰國談什麼停火,乘勝追擊,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才是正確做法。

  結果莫迪是怎麼做的?印巴才打了幾天,就和巴基斯坦握手言和,恢復停火不說,還要從前線撤軍,這種情況,還怎麼有資格宣傳勝利?

  這種話術,其實就跟國大黨當初質疑中印實控線達成解決方案差不多,只不過措辭更為直白。

  現在國大黨懷疑,莫迪是因為接受了「第三方調解」,才表現得如此怯戰。

  而這個第三方,不是中國就是美國。巴基斯坦這段時間,沒少感謝中國在印巴衝突中「主持公道」,為雙方停火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至於美國那邊,也在蹭熱度,特朗普甚至說,是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

  巴基斯坦同樣對這一聲明表示歡迎,反而莫迪政府立刻駁斥,稱根本沒有這一回事,強調停火協議是印巴之間直接達成的,跟美國無關。

  靠民粹起家的莫迪政府,實在是不希望看見,在自己處理與鄰國爭端的時候,有第三方出來搶風頭。

  不過輿論戰就是這麼不講道理,莫迪政府再怎麼澄清,也不妨礙反對派質疑他為何在衝突中表現得「反常」。

  巴基斯坦那邊已經開始論功行賞,陸軍參謀長穆尼爾上將因為成功指揮軍隊,挫敗了印軍的跨境襲擊圖謀,被晉陞為司令。

  空軍的戰績更加亮眼,打到印度對空戰損失諱莫如深,現任空軍參謀長本來明年就要退休,如今任期破例延長。

  反觀印度這邊,除了「慶祝活動」和派代表團之外,沒有一點實際性動作。也難怪國大黨覺得莫迪在這場衝突里表現得「不爭氣」。

  辛格等國大黨領導層,還搬出1962年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的舊事,稱中印戰事爆發之後,印度時任總理尼赫魯的表現,值得莫迪學習和借鑒。

  不過我們都知道,那場衝突是印度挑釁在先,結果兵敗如山倒,尼赫魯戰前信心滿滿,很快就在一連串的敗仗前認清現實,在1964年就鬱鬱而終。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對1962年的那場衝突,印度同樣包裝成一場勝利,手法和新一輪印巴衝突期間,莫迪政府採取的措施如出一轍。

  國大黨專門提到把60年前的往事拿出來炒冷飯,不排除也是對莫迪政府之前處理中印爭端的表現感到失望,想讓莫迪向尼赫魯看齊,把中國這個鄰國也得罪一下。

  至於中印峰會的成果能否保留,就不是國大黨這個在野黨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辛格等人要的,是扯下莫迪在印巴衝突的遮羞布,後果用不著他們來顧忌。

  偏偏國大黨舉的例子,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從我們的角度看,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反而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莫迪為什麼要選擇與鄰國降級衝突。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印度與鄰國大打出手,都絕非明智之舉。

  印度與中國就實控線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再到印巴衝突幾天後迅速達成停火,莫迪政府的考量都沒怎麼變過:一旦局勢升級,印度的經濟戰略會被軍事衝突拖垮,苦心營造的國際人設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原形」,就和當年的尼赫魯一樣。

  印巴各自宣稱大勝,印度選擇自欺欺人,反而能夠微妙地保持地緣安全平衡。如果都像國大黨那樣喊打喊殺,那麼局面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暴露了印度政治的一個核心矛盾,莫迪靠民粹成功上台,證明這條路線很吃香,也給自己挖了坑,國大黨為了與之競爭,就必須在同一領域表現得更加極端。

  雙方圍繞誰更民粹爭相開展政治表演,表現出來的就是,誰不夠強硬,就無法討選民的歡心,最後對內外政策形成掣肘。印人黨作為執政黨,多少還試圖尋找平衡,國大黨當了十年的反對派,早已經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更多軍事動態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5 03: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