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將造成何種影響?

京港台:2025-5-23 12:58| 來源:澎湃新聞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美國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將造成何種影響?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特朗普政府再度對哈佛大學下狠手,禁止其招收國際學生。

  據新華社5月23日報道,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天發表的聲明,哈佛大學除了不能再招收國際學生入學外,哈佛大學現有的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稱,此舉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由於哈佛大學屢次違反聯邦法律,撤銷其招收國際學生的特權。據悉,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由國土安全部下屬機構管理,招收外國留學生和交流學者的美國學校均需獲得相關資質。

  哈佛大學回應稱,特朗普政府「這一報復性行動可能對哈佛社區和我們的國家造成嚴重損害」。根據該校數據,國際學生占哈佛學生總數的27%以上。

  在本輪巴以衝突的背景下,美國多地高校去年爆發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自今年1月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政府要求國內多所頂尖高校調整政策,根除所謂的反猶主義。哈佛大學成為美國政府的重點針對對象,目前已被凍結聯邦資金。由於國際學生更可能全額支付學費,有哈佛大學員工擔心,政府這一決定會影響學術研究能力。

  如何影響國際學生?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天發表的聲明,即日起,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被撤銷,在2025至2026學年不得招收外籍學生。

  美國教育機構必須獲得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的SEVP認證,才能錄取持有F-1或M-1學生簽證的申請人,且必須向SEVP提供每個學生的地址、學術狀況等最新基本信息。

  失去SEVP認證的國際學生,教育機構將無法對其簽發I-20表格,該表格是其保持學生身份的必要條件。但國際學生通常被允許在離開該國之前嘗試轉學到其他獲得認證的學校。

  根據ICE的準則,SEVP認證的學校對學生和美國政府有「重要的法律義務」,「SEVP將行使美國政府的全部權力來保護你,並對任何無視其責任的學校實施制裁。」

  2024-2025 學年,哈佛大學共有6793名國際學生入學 ,約佔該校總入學人數的 27%。學校表示,國土安全部的決定將影響該校很大一部分成員。目前哈佛大學共有9970名國際學者。

  奧地利籍的大三學生莫爾頓(Karl Molden)正在國外旅行,他擔心無法回到校園,國際學生群體一直在緊張地互相發信息交流,一些人想知道自己能否完成暑期實習,另一些擔心無法獲得財政援助。

  「我們中許多人一生都在努力進入哈佛這樣的大學,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看看是否必須轉校,並面臨簽證上的困難。國際學生正在民主和專制主義爭鬥之間被踢來踢去。」莫爾頓表示。

  代表學生的律師巴尼亞斯(Bradley Bruce Banias)建議,一些學生可以選擇申請旅遊簽證以留在美國。他希望法官會進行干預,並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決定發出限制令。

  8名移民律師在接受哈佛大學校報採訪時稱,儘管該指令有全面的性質,但參加下周畢業典禮的學生已經完成了所有畢業要求,有資格獲得學位。

  Johanna M.Herrero律師事務所的移民律師、哈佛法學院移民律師維嘉(Bhuvanyaa Vijay)認為,除非國土安全部改變決定,否則明年就讀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將陷入困境。他表示,撤銷哈佛大學的SEVP認證不會立即讓學生簽證無效。在美國政府採取更嚴厲措施前,哈佛大學可能會給予學生一些寬限期,以確定如何應對。

  「美國政府沒有說15天、60天還是2天,什麼都沒有。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客戶時,會告訴他們『快點』,最多15天內嘗試轉校。」維嘉說。

  轉入SEVP認證大學的學生,能夠保留有效的I-20表格,避免失去簽證。但許多美國高校的轉學截止日期是3月,這意味著學生在等待申請開放期間,其在美國的身份將面臨風險。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前副主席傑夫·約瑟夫(Jeff Joseph)表示,持有可選實踐培訓簽證(OPT)的人可能無法轉學,因為這類簽證允許持有者畢業后在美國工作一至三年,一旦轉學,工作授權可能會終止。

  哈佛大學失去SEVP資格幾分鐘后,加州一名聯邦法官阻止了一項終止全國範圍內國際學生合法身份的初始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這一命令讓許多人相信哈佛大學的SEVP資格仍然有效,但這兩起案件並無關聯。

  如何影響哈佛大學?

  有哈佛員工擔心,一旦停止招收國際學生,會削弱該大學和整個美國學術界的學術能力。

  今年4月,諾姆表示,哈佛大學「嚴重依賴外國學生的資金,以建立和維護其捐贈。」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最富有的大學,擁有532億美元的巨額捐贈基金,可以彌補任何政府的資金削減,但對哈佛大學財務狀況的審查顯示,捐贈基金會受到威脅。

  哈佛大學表示,大約80%的捐贈專門用於財政援助、獎學金、教職主席、學術項目或其他項目。剩下的20%用於未來幾年維持該校運轉。

  國際教育研究所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國際學生主要通過家庭或工作支付學費,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從美國大學或學院獲得資助。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前奧巴馬政府官員福爾曼(Jason Furman)認為,「哈佛大學無法想象沒有這些優秀的國際學生。這些學生對這裡的每個人、創新和美國都有巨大的好處,高等教育是美國重要的出口之一,也是軟實力的關鍵來源。我希望在影響變得更糟之前,儘快停止。」

  另有熟悉情況的教授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如果美國政府的政策生效,他擔心「許多實驗室將會空無一人」。

  受到聯邦政府4月凍結資金的直接影響,哈佛醫學院正應對潛在的裁員,公共衛生學院收到了3項研究停工令,正在逐步結束兩份校外建築的租約。

  目前,不排除哈佛大學會採取法律措施,提交臨時限制令或初步禁令,防止白宮在法院確定其政策合法性前,撤銷該校錄取國際學生的資格。不過,即使哈佛大學這麼做,僅能暫時保護國際學生的身份,這些人仍將處於困境,無法放心地制定長期未來計劃。

  制裁哈佛由何而起?

  諾姆發出最後通牒,稱如果哈佛大學想重新招收國際學生,必須在 72 小時內提供其所掌握的、過去五年來該校外國學生涉嫌「非法」活動的一系列信息。

  美國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懲罰性措施,來自聯邦反猶太主義工作組。根據該工作組的說法,在全美範圍內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浪潮中,哈佛大學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免受騷擾和暴力侵害。美國政府還準備以哈佛大學為例,警告其他高校,若不合作將受到類似懲罰。

  國土安全部5月22日稱,哈佛大學允許「反美、親恐怖主義的煽動者」在校園內襲擊猶太學生,從而創造了一個不安全的校園環境。該部門舉例稱,哈佛大學最近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許多猶太學生表示在校園內面臨歧視或偏見。美國國稅局也在計劃撤銷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凍結了該校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8.5億元)的資金,當時哈佛大學表示,不會屈服於政府的要求,包括改革其國際學生項目。哈佛成為首所斥責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國高校進行關鍵政策改革的高校。

  4月16日,諾姆提出,要求哈佛大學提供外國學生在校園內參與暴力或抗議活動的信息,包括音頻或視頻片段。這些信息可能導致這些學生被驅逐出境。5月22日,諾姆表示,針對該校的制裁「是其未能遵守簡單報告要求的不幸結果」。

  哈佛大學校長亞倫·加伯(Alan Garber)5月早些時候表示,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該校做出了改變,包括一項打擊反猶太主義的廣泛戰略。但他警告稱,由於擔心遭到報復,該校不會在「受法律保護的核心原則」上讓步。他表示,沒有證據能支持政府有關「國際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容易受到干擾、暴力或其他不當行為」的指控。

  美國政府打壓美國高校時間線:

  2023年12月:當年10月巴以衝突爆發后,時任哈佛大學校長克勞迪內·蓋伊在國會就政府對校園內的親巴抗議活動作證,引發憤怒。蓋伊隨後辭職,2024年8月加伯接任。

  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競選期間他曾發誓打擊親巴抗議活動,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DEI)計劃以及大學校園的「覺醒意識形態」。他還簽署行政令,呼籲政府機構在大學等私立機構採取行動,反對DEI計劃,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

  2025年2月:美國司法部成立了根除校園反猶太主義工作組,並稱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0所高校,「可能未能保護猶太學生和教師免受非法歧視,或違反聯邦法律」。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政府首次行動,削減了對哥倫比亞大學的4億美元聯邦資金,指責該校「面對對猶太學生的持續騷擾,持續無所作為」。教育部隨機警告,會針對哈佛大學和其他數十所高校採取「潛在執法行動」。

  2025年3月21日:哥倫比亞大學屈服於特朗普的要求,包括禁止戴口罩、賦予校園警察逮捕權、任命一名新管理員監督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部以及巴勒斯坦研究中心。

  2025年3月31日:美國教育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和美國總務管理局宣布對哈佛大學2.556億美元的合同和87億美元的多年贈款進行正式審查,稱這是「打擊反猶太主義工作組努力」的一部分。

  2025年4月11日:哈佛大學被控「未能滿足聯邦投資的知識產權和民權條件」,包括減少學生和一些員工的權力,改革招聘和招生做法,拒絕錄取被看作「敵視美國價值觀和機構」的學生,取消DEI計劃,審計包括幾個與中東有關的學術項目和中心。

  2025年4月14日:哈佛大學校長加伯強烈拒絕這些要求,美國政府宣布,將凍結對該校總額為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

  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發文稱,哈佛大學可能會失去免稅地位,「並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被徵稅」,指責該校「推動政治、意識形態和引發/支持『病態』的恐怖主義」。

  2025年4月16日:國土安全部要求哈佛大學交出任何外國學生「非法和暴力活動」的記錄,同時威脅要撤銷該大學的學生和交換訪問者計劃認證,給出了4月30日的截止日期。

  2025年4月21日:哈佛大學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其「任意和反覆無常地」削減資金,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2025年4月30日:哈佛大學表示,提供了國土安全部要求的外國學生的信息,但沒有公布信息的性質。

  2025年5月2日:特朗普再次表示將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但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

  2025年5月5日: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在削減對哈佛大學的所有新聯邦贈款。

  2025年5月19日:司法部宣布,將利用《虛假索賠法》打擊哈佛大學等大學的DEI政策。該法通常用於懲罰被控腐敗的聯邦資金接受者。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表示,將終止對哈佛大學的6000萬美元聯邦贈款。

  2025年5月22日: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計劃,阻止其招收新的外國學生,並表示在校學生需要轉學才能繼續學習。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3 20: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