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3華人"無緣無故"被抓引恐慌 多車圍堵上銬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5月12日清晨,在芝加哥唐人街突然發生一起逮捕事件,三名華人的汽車在路上突遭聯邦執法車輛包圍,現場人員未出示逮捕令,過程粗暴、交流極少。
目前三人被分送至異地拘留,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社區正積極介入援助。
據「華埠更好團結聯盟」(Rapid Response Team, RRT)通報,2024年5月12日(周一)上午約8:40,一輛白色豐田7座休旅車行至唐人街退伍軍人紀念碑附近(Princeton Ave與Cermak Rd交界處)時,遭至少五輛聯邦執法車輛圍堵。行動持續近半小時,場面高度緊張。
至少七名身穿「POLICE」標識的執法人員,部分背心印有HSI(國土安全調查局)字樣,迅速控制車上三名華人(兩男一女),全程未出示逮捕令(Warrant),也幾乎未進行解釋交流。
其中一名華人曾試圖出示身份證件,仍被強行反手上銬帶走。三人分別被塞進不同車輛,原車被拖走至另一側車道。
現場恰巧有RRT成員目擊,立即進行圖像拍攝與事發記錄。此次行動成為該團隊成立以來在唐人街記錄的首宗ICE行動個案。事後,芝加哥第11區議員辦公室表示:市警局並未收到任何有關該次聯邦執法的通報,加深了社區對執法透明度與合法性的擔憂。
據世界新聞網報道,三位當事人均為中國南方省份移民,無任何犯罪記錄或警局案底:其中兩名男性在美生活超過十年,目前暫時無業;另外被逮捕的女性入境美國超過兩年,此前因健康問題未就業,但持有合法庇護身份和EAD工卡;
三人皆在社區內口碑良好,被熟人形容為「老實人」「生活本分」。最令人擔憂的是其中一名男子的健康情況。該名華人此前剛接受心臟搭橋手術,需定期服藥與檢查。目前他的心率非常低,醫生也建議儘快安裝心臟起搏器。
在芝加哥這樣的庇護城市,到底能不能隨便抓人?
RRT聯盟指出,根據現行移民執法程序,這三人並不符合快速遣返(expedited removal)的適用條件。
目前,被捕女子家屬已聘請律師,準備提出保釋申請;而伊州聯邦參議員迪克·德賓(Dick Durbin)辦公室也迅速介入,協同芝加哥知名移民援助機構The Resurrection Project,協助X與Y尋找代理律師並與拘留中心取得聯繫。
華埠聯盟也在德賓辦公室幫助下,成功與被拘押在肯塔基州的這名女子通了電話,並確認其已經申請了庇護,並已獲得EAD工卡、合法居留身份,但因身體原因暫時未就業。女子強調,自己很可能是「誤抓」。
據華女說,他們三人在5月12日早上一起搭其中一人的車去辦事,突然在華埠街口遭攔停,警方先抓了司機,然後把我們兩個同車者也一起抓了。華女提到,作為司機的華男背負遞解令(Removal Order),但她事先並不知情。她猜測,這可能是執法人員將車子攔下並逮捕的原因。
此案在華人社區引發巨大震動,但在移民執法問題上,華人社區內部對相關政策與執法行為存在顯著分歧。
部分華人居民對移民執法持支持態度,認為聯邦執法機構的行動屬於依法行政。以5月12日芝加哥唐人街移民拘捕事件為例,現場亦有若干華人圍觀者表示,這類執法「是政府應該做的事」。這一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華人群體中對政府公權力較高的信任度,相較之下,對濫用執法權、程序正義等議題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
此外,很多華人居民認為「無證移民涉嫌犯罪」或「移民濫用社會福利」等。例如,在此次拘捕行動中,有華人目擊者將被捕者誤認為是毒品相關嫌疑人。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華人社群成員持不同觀點。他們強調,美國社會應在保障邊境安全的同時,秉持區分對待、以人為本的原則。對於已在美生活多年、無暴力或重大犯罪紀錄的移民,不應「一刀切」地執行驅逐措施。部分人士指出,應優先遣返存在公共安全風險的個體,而對其他無證居民則應考慮其家庭聯繫、健康狀況、對社區的貢獻等因素,給予更審慎的處理方式。
關於「無證移民不納稅、享受福利」的說法,也早已被多方研究駁斥。例如美國財政政策研究所(ITEP)數據顯示,無證移民每年為聯邦、州和地方政府貢獻超過970億美元稅收,涵蓋所得稅、銷售稅和房產稅等。
此次突襲行動,作為川普二次執政以來芝加哥華人社區首次被記錄的移民執法個案,無疑敲響了警鐘。面對日益趨嚴的移民執法環境,如何保障自身權利、強化法律意識、建立社區互助機制,已成為每一個在美移民無法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