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交鋒第一回合結果意味著什麼? 90天後會怎樣?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這是全球貿易戰主要戰線上的一場停火。全球市場再度上揚,貨櫃船得以重新航行穿越太平洋。
美中雙方在瑞士談判中取得的進展遠超預期。原本高達三位數的關稅,如今至少在未來三個月內,已降至僅屬中度偏高的水平。
具體細節略顯複雜,也許正是刻意為之,以便雙方都能保全面子。
但重點如下:報復性的關稅升級行動已被取消,所謂「對等」的34%關稅暫時降至10%,有效期為90天。
目前的稅率為:美國對中國貨品維持30%關稅(其中包括原有針對打擊芬太尼非法貿易的20%部分);中方則對美國貨品徵收10%關稅,將取消其他非關稅反制措施,例如對美國的關鍵礦物出口。
全球兩大經濟體已從懸崖邊緣退後一步。
中美交鋒樹立了什麼樣的範例?
這場改變始於一個月前,當時投資者在雙方公布對等關稅後,猛烈拋售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命負責貿易談判,是改變的起點。貿易強硬派彼得·納瓦羅(Pete Navarro)已明顯被邊緣化。參與瑞士談判的正是貝森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
美國曾威脅將強烈反擊其他國家對其進行的關稅報復。但實際上,中國的報復措施最為猛烈,但結果是美國只對其維持了10%的基準稅率,與其他未報復國家相同。
這也讓美國陷入難題:那些選擇不報復的盟國,為何會接受更不利的待遇?
雙方並未就更長遠的結構性問題達成共識,例如中國的匯率政策。
因此,這場停火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首先,這確實比預期中的消息樂觀許多。這並非貿易戰的終結,但確是一場重大的休戰。
中國一度面臨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工廠倒閉潮與潛在失業潮,如今應可避免。
在現行的關稅水平下,物價將略有上升,但貿易可望持續。由於協議具臨時性,不確定性仍會存在。
BBC記者上個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訪問了一位玩具店老闆,當時她不敢將商品價格列入聖誕目錄。對仍有疑慮的她來說,載滿其商品的貨櫃如今可以啟航了。
在公布新關稅時,美國政府曾強調,進口國總是貿易戰的贏家。像中國這樣的賣方或貿易順差國,比買方更需要對方的巿場。
然而,事實證明並非如此。潛在的金融市場動蕩對美國構成了同等的反向壓力。
儘管局勢已有所改善,但距離結束仍有一段遠路。即使是目前這一階段的貿易衝擊,也將產生長期後果。
中國將嘗試向世界展示,其作為經濟夥伴的可靠性正在上升。
而美國則須決定,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能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崛起,從晶片到電動車再到人工智慧。
美方可能還需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某種程度的關係修補。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90天後會發生什麼?
過去幾個月美中爆發貿易戰,要試圖預測下一步發展動向一直都非常困難。
然而,這次雙方達成的協議無疑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一項重大突破,整體上受到廣泛歡迎。
即使在90天之後,暫停的關稅被重新啟動,考慮到大部分在「解放日」后宣布的關稅已被取消,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最高也只會回升至54%,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會升至34%。
不過,目前兩國政府的談判仍在持續,未來有望達成進一步協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兩國的共識是「雙方都不希望脫鉤」;而中國商務部則形容此次協議是「為彌合分歧、深化合作打下基礎」。
美中雙方的語氣似乎轉趨和緩,但正如我們在特朗普總統任內反覆看到的情況,局勢仍可能瞬間反轉。
美中貿易主要貨品
2024年,美國對中國出口最多的貨品是大豆——主要供中國飼養約4.4億頭豬。此外,美國還出口藥品和石油產品。
與此同時,中國則大量出口電子產品、電腦和玩具。
美國自中國進口最多的商品是智能手機,佔總進口額的9%,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製造的iPhone。
美國從中國購買的商品總額高達4400億美元,而賣給中國的則只有1450億美元——這一點一直讓特朗普感到不滿。
他推行關稅政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針對那些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提高對其商品的關稅,以鼓勵美國消費者購買本土製造產品、提升政府稅收,並促進位造業和就業。
過去幾個月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已導致橫跨太平洋的貨運大幅下跌。但投資者相信,這次達成的停火協議將會帶來反彈,全球一些大型航運公司的股價已經上升。
雙方有誰勝出嗎?
兩邊的政治人物已經開始——而且無疑將會繼續——聲稱這場停火協議是自己的勝利。
儘管美國與中國稱之為「共同協議」,但根據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計劃主任厄特爾(Janka Oertel)的分析,北京方面會將此解讀為特朗普政府對關稅讓步。
她表示:「我們其實只是回到原點,現在談判才真正開始。結果仍不確定,但中國在心理層面比以前更佔優勢。」
美國則會主張,雖然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有所降低,但30%的稅率仍然相當高。
白宮在聲明中稱:「這項貿易協議對美國來說是一場勝利,展現總統特朗普在爭取有利於美國人民的協議方面無與倫比的專業能力。」
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則指出,這次關稅的下調,加上上周美英達成的關稅協議,代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現在可能有一個「上限與下限」。
該行外匯研究主管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表示,「英國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幾乎是最小的失衡,目前適用的統一關稅為10%;而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失衡最為嚴重,則是30%的稅率。」
「這兩個數字很可能就成為美國今年關稅的上下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