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方首次發射海馬斯火箭彈實彈操演

京港台:2025-5-12 22:10|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10 )  | 我來說幾句

台灣軍方首次發射海馬斯火箭彈實彈操演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台灣國防部在南台灣實施2025年度飛彈射擊操演,首次進行自美國新購的海馬斯(HIMARS)訓練火箭彈,向外海實彈射擊,並分多批次發射逾八百枚台制火箭彈。

  台灣軍方12日起,在屏東恆春半島東南九鵬基地展開「雷霆」年度操演驗證精準射擊。國防部長顧立雄現場觀看射擊過程。

  一名台灣陸軍軍官告訴自由亞洲電台,12日進行精準飛彈射擊操演,實施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的射擊,總共發射33枚火箭彈,驗證接裝成果,但無法透露這33枚的型號及射程距離等細節。

  射擊通報顯示,5月12日上午8點至中午12時、下午1時半至5時,在屏東滿州地區進行地面武器對海(空)實彈射擊,最大彈道高度為2萬呎。

  專長為「武器獲得管理」的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所長賀增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海馬斯多管火箭運用輪型車輛取代履帶車輛移動,可以快速增加其機動力。台灣陸軍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最大射程僅45公里。

  學者:海馬斯飛彈可對中國進行源頭壓制

  賀增原指出,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下擁有兩種武器,包括「精準火箭」, 「GPS導引火箭彈」射程達70公里,最大可達92公里,具備高度精準打擊能力。另一種為「戰術飛彈」,可將打擊距離延伸至300公里,誤差約10公尺,對提升「聯合作戰」,即濱海作戰與反擊解放軍關鍵軍事基礎設施、航渡軍艦、兩棲運輸艦能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說:「M142海馬斯飛彈可對中國進行源頭壓制,也就是『洋蔥圈』的概念。海馬斯火箭彈可打到中國的沿岸區域,在他登陸船團出發前就先壓制一波,如果有殘餘的登陸船團開到海峽中線以東,台灣的雷霆2000就可再實施多層次打擊,更有效地反制中國的登陸企圖,提高台灣的總體防衛能力。」

  12日驗證的是台灣陸軍以「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轟雷專案)」,向美國採購、去年九月陸續交貨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軍方曾形容,在中方對台灰色地帶威脅日漸增強之際,這堪稱「及時雨」,有助提升士氣和增強地面作戰戰力。

  特朗普首任即售台可跨海攻擊的海馬斯飛彈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美國以前基本上很排斥台灣取得可跨海打擊中國大陸陸地目標的武器,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內,比較特別的是,他同意出售海馬斯之外,給的還是炮兵戰術飛彈,這當然就代表最起碼美方不再那麼排斥、不再強烈地反對國軍在必要的時候對(中國大陸)東南海沿的一些軍事目標進行打擊。」

  揭仲分析,台灣海峽最窄處約100公里,平均寬度200公里,海馬斯飛彈可達300公里射程,最起碼可將福建等東南沿海軍事目標納入射程。美方出售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給台灣,象徵美方對台籌獲跨海打擊能力的態度有所轉變。

  此外,他提到,拜登時期同意出售第二批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是最大射程70公里、可精準導引的火箭彈,讓台灣地面部隊具備跨戰區打擊的能力。

  揭仲說:「隨著中共各種兩棲作戰的船艦,兩棲突擊艦的數量增加,各種新的兩棲突擊的載具增加,使它的換乘區可能會從本來離台灣陸地40公里,後退到離台灣陸地60公里,變成台灣國造雷霆2000的可能射程就不夠。海馬斯射程70公里、可精準導引的火箭彈,就可以填補這缺口,讓國軍繼續保有攻擊中共換乘區的能力,又可以進行精準導引,可以針對中共船團的高價值目標,比如兩棲突擊艦或登陸指揮艦進行比較精準的攻擊。」

  軍事專家:海馬斯火箭彈加強戰術彈性 跨區增援效果

  揭仲還說,海馬斯射程70公里的火箭彈,還可做到跨戰區火力支援。「如果共軍搶灘成功、在桃園到台北港中間開始成功佔領登陸基地時,國軍理論上可以從苗栗到新竹的交界,運用海馬斯對台北港附近的中共登陸基地進行精準的攻擊和跨戰區的打擊,增加防衛能力和戰術彈性。」

  不過他提到,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加入防衛戰力提升的挑戰是,陸軍作戰射程最遠兵器雷霆2000僅45公里,如今海馬斯火箭彈射程70公里、飛彈射程300公里,且是精準打擊,陸軍勢必被迫提升它的超視距目標。

  蘇紫雲也提到,300公里可打到福建、浙江一帶港口部隊集結點或是雷達站沿岸的軍事目標,並可運用「跨區增援」戰術。「如果中國軍力從台灣中部登陸,北部的六軍團、南部的八軍團就可以利用雷霆2000或海馬斯系統,從北邊往台中港或甲南海灘、中共登陸點進行打擊,達到跨區支援效果。」

  賀增原指出,此次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驗證項目,應包括「跨區增援」如測驗其機動性,及「效應性分析」,如急速、爬坡、加油之後行駛距離,以及「適應性分析」,如車輛與武器系統整體後勤支援,和「實彈射擊」依據部署位置,衡量主射向線角度、接戰與射擊模式,藉由實測去了解攔截率是否如美方所提供資料。

  賀增原建議未來可加強運用電腦模式模擬系統,將不同聯合火力支援協調機制在有限資源下,如武器數量、火力系統的性能,以建構出最佳化防禦模式。

  台自製雷霆系統 共發射800多枚火箭彈操演

  此外,陸軍炮兵部隊12日上午以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進行實彈射擊,分六批共發射837枚火箭彈。操演場面震撼,吸引許多軍事迷前往。

  蘇紫雲指出,雷霆2000是台灣自己研發的炮兵火箭,包括MK15、MK30和MK45三種型號火箭彈,各代表最大射程15、30、45公里。

  蘇紫雲說:「在台灣的防衛意義上表示可以反制中國的登陸艦隊,因為中國登陸艦隊可能在距離40公里時,大船換小船,接著到所謂坐灘區、近海的位置、再到搶灘區。這三種火箭彈打出去之後就像幾個足球場面積這麼大,可有效阻絕中國登陸艇的靠岸。」

  此外,國防部12日上午發布過去24小時之內,偵獲中國軍機36架次,其中17架次逾越台海中線,另偵獲中國軍艦8艘、公務船2艘。

        更多軍事動態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3 03: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