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誇中美談判「取得巨大進展」 中方尚未置評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本周日(5月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繼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六在社媒上表示,美中舉行了一場非常好的會晤,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沒有透露細節。中方尚未對談判進展直接置評。
據美聯社報道,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本周日繼續舉行。本周六,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格里爾牽頭的美國代表團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牽頭的中國代表團在瑞士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處的豪華別墅內進行了閉門會談。這是是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一月對中方徵收關稅以來的首次高層會談。
在會晤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擺出讓步姿態,建議將他此前宣布的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降至 80%。
周六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真實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發帖稱:「今天和中國在瑞士舉行了一場非常好的會晤。雙方討論了許多議題,達成了許多共識。雙方以友好且建設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啟(中美關係)進行了談判。我們希望看到中國對美國企業開放,這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取得了巨大進展!!!」
特朗普沒有提供更多細節,白宮官員在周六的討論期間和之後也沒有提供太多信息。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在周日播出的節目中表示,美國對美中談判「持樂觀態度」。他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我們對事情會進展順利感到樂觀」。
中國官媒未對中美談判進展置評。新華網周六發表題為「中國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堅定不移」的時評,強調「中方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與充足的政策工具來維護國家正當權益」,譴責「美國濫施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這對美國自身而言也無異於『「經濟自殘』。」社論還稱,」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圖以談為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中方絕不會答應......"
談判中的非關稅議題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去年為2630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下降了30%。2018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曾達到創紀錄的3780億美元。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4620億美元的商品,如iPhone、電視機、服裝和化學品,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總額則略低於2000億美元,主要為服務、化學品、大豆和石油。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部分中國商品在運往美國之前,先被運往越南、墨西哥等國家以避開關稅。專家認為,確實存在「轉運」現象,但具體數量尚不清楚。
外界期望中美談判能讓這場擾亂股市和債市的貿易戰降溫。但分析人士認為,種種跡象顯示,非關稅議題在此次談判中的比重正在上升。
特朗普對中國不斷加碼至145%的關稅中,20%是因芬太尼問題,旨在迫使北京採取更多措施阻止合成阿片類藥物芬太尼流入美國。
據華爾街日報5月10日報道,中國公安部長、國務院高級官員王小洪將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隨同副總理何立峰前往瑞士。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表示,「王小洪的出席意味著一點:芬太尼問題不僅是談判內容,而且是現階段美中貿易談判的關鍵環節。中方合作的意願有多大,將表明他們對達成貿易協議的渴望程度。」
此次談判或有助於穩定受美中僵局影響的全球市場。目前,許多在美國港口停泊的中國船隻不願卸貨,而是在等待最終的關稅決定。不過,《聯合早報》援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事務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此次談判不會解決任何實質問題,「最多只是確認是否建立一個談判架構,並就未來的議題進行安排」。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