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首次定調貿易戰 中共做最壞打算

京港台:2025-4-26 22:36| 來源:聯合早報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政治局會議首次定調貿易戰 中共做最壞打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美關稅戰爆發以來,中共政治局星期五(4月25日)召開會議,首次將貿易戰定調為「鬥爭」,坦承外部衝擊影響加大,要著力「四穩」,即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同時強調要充分備足預案。不過,政治局會議沒有公布具體刺激措施。

  同一天,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全國貿易摩擦應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以及人社部、教育部、財政部近日聯合提出17條政策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對於中共政治局將中美貿易戰定調為「鬥爭」,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研究員沈鴻向《聯合早報》分析,這意味著貿易戰的廣度和深度都提升了。

  他說,中美貿易戰從美國總統川普首個任期開始,經歷拜登時期,再到川普回鍋,已形成持久戰,顯然遏制中國已成美國的國策。因此,中國要有全面且長期準備來應對戰爭,「長期戰爭就是鬥爭」,關稅戰未必持久,但美國很可能換另一種方式持續挑起貿易戰。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師陸挺和華僑銀行亞洲研究主管謝棟銘均認為,中共政治局會議內容顯示,北京已做好最壞打算。

  

  陸挺在星期五發布的報告中分析,政治局會議沒有公布具體刺激措施,是不希望在「誰先眨眼」的遊戲中顯得緊張、混亂,而且川普已釋放有意緩和貿易戰的信號。謝棟銘則分析,因川普態度反覆,中國還在觀察貿易戰衝擊,接著將見招拆招。

  根據新華社通稿,中共政治局星期五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由國家領導人主持。

  會議坦承,外部衝擊影響加大,強調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要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會議沒有宣布具體刺激措施,但重申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適時降准降息;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

  在增量政策方面,提出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

  在穩企業方面,會議強調要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加強融資支持;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同時,要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企業「走出去」服務;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

  貿易戰重創出口,經濟要靠消費發力。會議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儘快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

  會議也強調,要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中美關稅戰自4月初爆發以來,北京仍未公布新增量政策,雖然首季經濟增長5.4%,但迄今所發布的經濟數據都未能反映關稅戰衝擊。

  謝棟銘評估,5月之後的數據才能反映貿易戰的影響,中國政府相信將出台支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和發債等。

  他也說,穩就業在「四穩」當中排首位,估計促就業政策將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因為就業問題將影響社會穩定。

  此前,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調查發現,中美關稅戰升級后,44%受訪中國民眾擔心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業,是2020年以來最高水平。

  陸挺分析,北京不急於出台具體刺激措施的「冷靜」策略,既有好處,也有成本。最大好處是,迫使川普政府主動削減關稅,同時讓中國被視為處上風那一方;風險在於,需求衝擊可能比預期嚴重,樓市衝擊和中美脫鉤同時發生,兩大經濟增長引擎同時收縮,可能對經濟造成結構性傷害。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8 16: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