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上海籍留學生飛回國取現85萬被及時攔截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近日,一名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上海籍學生險些陷入一起精心設計的「公檢法」電信詐騙。該留學生接到自稱為「國內公安機關」的來電,聲稱其涉嫌重大案件,若想「洗脫嫌疑」,需先繳納85萬元「保證金」用於配合調查,並承諾案件查清后將全額返還。
為取出這筆巨款,該學生竟從澳大利亞飛越8800公里,趕赴中國四川自貢市富順縣一銀行網點準備取現。所幸在關鍵時刻,當地反詐中心成功識破騙局並及時攔截,避免了財產損失。
據富順縣反詐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留學生抵達銀行網點時神情緊張、言語閃爍,引起銀行員工警覺。
經反詐中心核查確認,該起案件為典型的「假冒公檢法」詐騙,騙子利用網路改號技術,偽造國內權威部門來電,營造受害人「涉案」「通緝」的恐慌氣氛,並以「保密命令」為由阻止其對外求助,從而逐步實施精神控制和資金轉移。
類似事件並非個例。今年3月初,旅歐留學的90后青年王遠洋就遭遇了幾乎同樣的騙局。他接到一通「駐外使館」來電,對方聲稱其捲入跨國洗錢案,並指導其與所謂「公安機關」聯繫。在隨後的一個多月中,王遠洋被要求24小時開啟視頻通話接受「監控」,並簽署所謂的「保密令」。為「取保候審」,他向多個賬戶先後匯出68萬餘元人民幣。
直至4月15日,他前往大使館面詢,才確認自己落入詐騙陷阱,並於4月19日委託國內家人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已正式立案調查。
王遠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詐騙分子對心理話術掌握得極其熟練,專門利用留學生遠離國內、孤立無援、信息滯后的狀態進行精準打擊。在整個過程中,我其實不斷質疑,但在持續的心理高壓下,還是一步步掉進了他們的陷阱。」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以來,已有多起海外中國留學生遭遇此類詐騙,受害人多為90后或00后,損失金額從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反詐提醒】
針對近期頻發的「假冒公檢法」詐騙案件,公安機關特別提醒廣大留學生群體:
-任何涉及刑事案件、財務調查的電話或視頻,切勿輕信;
-中國司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微信等非正式渠道辦案,更不會要求個人轉賬匯款「保證金」;
-如遇「涉案」電話,應立即掛斷,並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如撥打使領館公布電話或國內公安機關諮詢電話);
-切勿簽署所謂「保密協議」,並保持與家人、學校的正常溝通;
-如不慎被騙,應立即向駐外使領館及國內公安機關報案。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護財產安全,從提升防詐意識開始。希望廣大海外學子提高警覺,擦亮雙眼,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