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00後用DeepSeek直播,1天賣貨3.3億

京港台:2025-3-12 06:56| 來源:木蹊說

網傳00後用DeepSeek直播,1天賣貨3.3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又是一篇得罪資本和大媒的文章。

  看看能被幾個人看到吧......

  01

  隨著Ai的興起,離譜的新聞也越來越多。

  今天看到了一個離譜的新聞標題,叫:「00後主播用DeepSeek直播1天賣出3.3億元」。

  看到這個標題,你會不會非常吃驚:

  什麼?DeepSeek那麼強大嗎?

  1天賣3.3億,什麼00后, 如此優秀?

  對不起,這不是00后優秀,而是媒體的「優秀」,標題黨的優秀,輿論的浮躁以及鐮刀的吃人不吐骨頭。

  等你真的了解內幕,就會發現事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首先,這用AI賣貨,並不是標題誤導大家想象的那樣:一個00后,懂技術,有頭腦,利用AI創造若干個分身,開若干個直播間,一天下來賺了3個億。

  真相是什麼呢,是抖音頭部主播羅永浩的「交個朋友直播間,其背後的團隊利用AI整理直播話術,讓效率提升。

  至於這個「00后」,只是直播間內眾多主播中的一分子。

  

  講白了就是,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利用AI瘋狂搞切片,搞營銷,最終創下了單日賣出3.3億的貨。

  括弧:是賣3.3億,而不是賺3.3億。

  

  此外,交個朋友在沒用DeepSeek的時候,本身也能帶貨一兩個億,

  這個數據但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稀奇。

  但現在熱搜荒唐就荒唐在,為了追求流量,為了凸出DeepSeek的牛逼,一些媒體就直接搞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黨。

  罔顧新聞倫理,新聞道德,新聞素養,為了追逐流量,個別官媒甚至帶頭拱火轉發。

  相關的騷操作,還不僅僅局限在直播帶貨上。

  之前還有媒體說,某某義烏小老闆利用DeepSeek賣空小商品,某某音樂博主,靠DeepSeek生成自己的版權作品,一天獲取幾萬的收益。

  好像DeepSeek消滅了貧窮,讓人人走上了致富的金光大道一樣。

  

  這些媒體啊,naive!sometimes immoral!

  他們不僅僅是瞎編亂造,污染網路環境。

  更是忽視了人工智慧對經濟、商業道德、法律的負面影響!

  02

  可以說,目前利用人工智慧的瘋狂賺錢新聞,往往都是和商業道德,甚至和法律衝突的。

  就拿利用人工智慧生成歌詞、歌曲、文章賺錢來說,所謂的智能生成,就是高級版的洗稿、剽竊。

  因為人工智慧的原理是搜集各種信息資料,然後以數學演演算法的方式,生成新的東西。

  一首AI歌曲,或許就用到了周杰倫的某首歌的和弦,張韶涵某首的歌詞創意。

  甚至,直接讓Ai智能體去唱梁靜茹的歌。

  這在過去都屬於知識產權,用了、抄了都是要給錢的。

  但現在,人工智慧卻用這種巧妙且法律還沒有涵攝到的方式,直截了當的給「洗白」了,洗成自己的東西了。

  我想問問,這公平嗎?

  沒有底線的是,有些人還堂而皇之的把這種模式推銷出去賣錢。

  

  那麼多文藝工作者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東西,那麼多科技工作者焚膏繼晷研究出來的成果,就這樣被肆無忌憚的剽竊過去。

  這對社會、商業的生態文明究竟是不是好事?

  AI的破壞還在於,它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讓本就財富分化過大的趨勢,變得更加分化。

  就拿直播帶貨這件事來說,個別企業是利用AI賺錢了,幾百個AI直播切片瘋狂堆量,一天賣出幾個億。

  但大部分普通人、老實本分的人呢?

  消費的總需求是動態固定的,這裡多賣了1個億,那裡就要少賣個一個億。

  直播間火了,千千萬萬家實體店小攤主又去哪喝西北風?

  他們天天喝西北風,又哪來的錢刺激消費?

  

  過去,一個大直播間還能養活幾十個主播,現在有了AI,主播都不要那麼多了。

  幾個數字人不比雇傭主播省錢?

  現在的電商已經在大規模辭退客服,不是3000一個月的客服小姐姐不努力,而是一次性投資的Ai更有性價比。

  最後財富都集中到了極少數有資源,有優勢地位,無情且雞賊的老闆們身上。

  這是不是好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說:

  「人工智慧看似美好表象的背後,也有黑暗的一面,比如科技巨頭對就業市場產生的傾軋。」

  美國福特公司的主管曾經和工會代表一起視察新工廠,新工廠基本實現了機器化無人操作。

  代表問:你怎麼讓這些機器支付工會的保障會費。

  主管挖苦道:這些機器可不會成為你們其中的一員。

  代表如此回答:那你要怎樣才能讓它們買你的車呢?

  是的,人工智慧時代來了,可那些勞動者幸福了嗎。

  1929~1932年,美國開啟了工業大機器時代,也進入了經濟大蕭條時代。

  普通人的收入迅速減少,伴隨著土地和房屋的貶值,美國的經濟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強調干預資本的羅斯福收穫了民心,通過一系列的監管和限制,讓美國緩過了神來。

  而這個教訓就是,如果我們無法合理管控科技創新的步伐,技術進步不僅不會為人類帶來繁榮,反而會釀成難以想象的災禍!

  

  

  

  03

  此外,宣傳這種新聞,還會加劇人們的焦慮。

  之前就有論調說,AI火了,最先賺錢的是那些賣課的。

  這就是販賣焦慮。

  現在弄這種用AI賺幾個億的新聞出來,無形之中,會讓很多人去買市面上各種虛頭八腦的AI課。

  幾百塊錢下去,最後得到一個網盤的資料包,從頭看到尾,還是不會賺錢。

  

  去年8月,交個朋友就被媒體曝料賣高價課「割韭菜」。

  某男鞋店主稱,他在支付了5.48萬元的學費后,用時一個多月,最終銷售額還不到4000元。

  崔永元也是公開點名,對羅永浩及交個朋友進行「打假」。

  如此炒作Ai,國運不國運的我是沒看見,我看見的是什麼?

  是很多迷茫的個體,又被收割了一波。

  是最近官方公布通脹數據顯示:………(因不適宜展開,故省略)。

  醒醒吧,別再尬吹AI了!

  科技的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幸福,經濟繁榮,而不是資本市場的泡沫和少數巨頭的收割。

  實體經濟需要被看見,就業和消費需要被重視,鼓吹國運的浮誇需要按暫停!

  否則,我們發展科技的意義,在哪裡呢?

  懇求、跪求官方及早重視這個問題,不要重蹈美國大蕭條的覆轍!

  

 

        更多其它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23: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