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推高價格后,高端市場很快也將屬於中國」

京港台:2025-3-6 07:38| 來源:觀察者網 | 評論( 14 )  | 我來說幾句

關稅推高價格后,高端市場很快也將屬於中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自重返白宮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台了一系列「保護主義」政策,包括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但在分析人士看來,特朗普政府這一舉措無法遏制中企,反而有可能將西方巨頭掌控的高端市場拱手讓出。

  3月4日,通信和商業諮詢公司iMpact首席執行官克里斯·佩雷拉(Chris Pereira)在《日經亞洲》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關稅推高商品價格后,更多中國企業可能放棄以低價換取海外市場的做法,轉而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品牌以開展競爭。隨著中企信心和產品質量的迅速提高,高端市場很快也將屬於中國。

  佩雷拉在中國有著近20年的業務經驗。他在文章中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製造」都是廉價勞動力的代名詞,很少與「高質量」的標籤聯繫在一起。西方品牌以極低的價格在中國生產商品,西方國家也將「中國製造」與「便宜」划等號。

  但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中國製造業發達地區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生產鞋子等商品,而是建成了世界上最複雜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擁有設計和製造摺疊屏智能手機等頂尖產品的能力。越來越多擁有雄心壯志、富有創新精神的中國企業開始崛起,與傳統的國際知名品牌展開競爭。

  

  2月27日,江蘇張家港,貨輪靠泊在永嘉集裝箱碼頭 視覺中國

  

  佩雷拉舉例稱,美國iRobot公司是掃地機器人領域的先驅,但現在石頭科技、追覓科技、雲鯨、科沃斯等中國品牌已幾乎完全在創新、質量和價格方面超越該公司。在家電領域,英國的戴森一直是高質量和高價格的代名詞,但徠芬等中國品牌已經推出了質量相當、價格更實惠的產品。

  在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等中國品牌更是展現出遙遙領先的實力。佩雷拉直言,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西方市場受到了限制,他們依然以低於西方競爭對手的價格生產出質量上乘的電池和汽車,「現在還沒有真正的豪華電動汽車品牌,但隨著中國的創新步伐,很難想像豪華品牌會出自其他任何地方。」

  他指出,許多中國企業專註於提供價格低廉的產品,但他們已經擁有更高的質量和創新能力,完全可以參與高端市場競爭,關稅可能讓這些中企更快放棄以低價換取海外市場的策略。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後,中國商品在西方市場的價格將被推高。但佩雷拉表示,在關稅壓力下,中國企業完全可以嘗試向另一個方向發展,推出更獨特的產品,重新構想品牌故事,以品牌而非價格的方式佔領市場。

  「中國企業已經證明,他們可以在創新、設計、生產、供應鏈和銷售方面競爭並取勝。如果貿易壁壘和日漸擁擠的低端市場讓他們無法在價格上競爭,他們就會轉而在品牌上競爭。」佩雷拉寫道,「如果傳統西方品牌也失去了其作為高品質選擇的優勢,那他們真的就要陷入麻煩了。」

  上個月,特朗普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並對進口自加拿大、墨西哥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相關舉措於當地時間3月4日生效。路透社指出,儘管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要降低美國人的生活成本,但他的關稅政策已引發物價上漲。

  全美互惠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凱西·博什蒂揚契奇(Kathy Bostjancic)表示:「我們估計,關稅可能導致每個家庭每年的商品開銷增加近1000美元。美元走強有助於緩解部分通脹影響,否則影響將更大。」

  特朗普政府的舉措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墨西哥總統辛鮑姆4日表示,針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墨西哥將採取自己的「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加拿大總理特魯多5日宣布,將立即對價值30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將在21天後對價值125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報復性關稅。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4日也發表聲明,批評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呼籲美方重新考慮其貿易政策。 他強調,在國際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的時刻,美國這一舉措可能擾亂全球貿易,損害主要經濟夥伴,並造成不必要的不確定性。

  對於美國政府的關稅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日表示,美方執意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再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中方多次闡明了反對立場,採取了正當必要的反制措施。美方如果真想解決芬太尼問題,就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磋商,解決各自關切。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損害中國的利益,我們必將奉陪到底。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日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征10%關稅。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6: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