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從單極世界到多極世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不久前,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接受天狼星XM廣播電台(Sirius XM)節目「梅根·凱利秀」(The Megyn Kelly Show)專訪。這次專訪的全文發表在國務院官網。
在專訪中,盧比奧談到中國,談到中國的崛起。盧比奧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單極大國是不正常的。 ……這是一種反常現象。 它是冷戰結束的產物,但最終你會回到一個多極世界,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有多個大國。 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中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俄羅斯,然後還有伊朗和朝鮮這樣的流氓國家,我們必須與之打交道。」
盧比奧這段話,揭示出我們時代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從單極世界變為多極世界。
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分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自由國家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陣營。那時的世界可以說是兩極世界,美國是一極,蘇聯是另一極。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共產陣營土崩瓦解,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強國。世界進入了單極世界。到了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單極世界又變成多極世界。除了美國這一極,有了崛起的中國,以及某種程度上的俄國;其實主要就是中國。中國成為美國之外的另一極。
誠如盧比奧所言:「世界上只有一個單極大國是不正常的。」世界這麼大,國家這麼多,怎麼可能老是只有一個超強呢?盧比奧還說:「我們已經成熟地認識到,無論發生什麼,中國都將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這話也不錯。中國的人口之多,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包括歐盟(把脫歐的英國也算上)、日本,還有韓國——的人口的總和。中國人很世俗,很勤奮,不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才是怪事。
記得10年前,2015年,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組文章「假如」,其中一篇是「假如蔣介石打贏了內戰」。文章說,假如不是毛澤東、而是蔣介石打贏了內戰,換言之,假如沒有共產黨執政,那麼,中國將不會有殘殺幾百萬地主的血腥土改,不會有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飢荒,不會有消滅私人企業,不會有反右運動,不會有人民公社,也不會有文革,也不會等到30年後才加入全球經濟,國民生產總值也會比現在高很多,而且早就成了民主國家,並因此能和其他國家相處得更友善。
我可以補充一句: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只要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中國的經濟總量就超過美國了。拿台灣作比照。台灣的人均GDP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一。這就是說,如果大陸的經濟發展象台灣一樣,那麼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就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
世界從單極變為多極,這是正常的。中國的崛起也是正常的。但是,崛起的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中國沒有隨著國力的上升而變得自由民主,而是變得更專制更驕橫。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正常的。先前,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那是自由的勝利,專制的退潮。現在,中國的崛起是專制的崛起,是專制的回潮,自由的衰退。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正常的。根據「自由之家」日前發布的年度《全球自由報告》,全球自由度連續19年下降。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正常的。
20年前,我感到世界正在發生驚人的逆轉。我在紀念六四16周年的集會上講到:「今後的一二十年,對於中國是極為關鍵的,對於人類也極為關鍵。如果在未來的一二十年,中國還未能走上自由民主的康庄大道,那麼,不但是中國自己,還有整個世界,必將遭遇巨大的災難。」20年過去了,世界已經陷入巨大的危機。盧比奧講到中國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嚴重威脅。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講到「中共通過崛起來推行一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應該說,近些年來,意識到中國問題嚴重性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能認識到中國問題究竟是什麼以及為什麼的人卻依然很少。這就導致了嚴重的應對乏力。我希望我這篇短文能引起更多的人對這個問題的關切與思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