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確認離世,年僅29歲……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京港台:2025-1-4 04:33| 來源:脆皮先生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已確認離世,年僅29歲……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

  大概去年的秋天,偶然刷到一個直播間。

  卻忍不住,停留了很長的時間。

  沒有喧囂吵鬧,只有輕柔的旋律在響。

  沒有誇張抓馬,只有一個像洋娃娃般精緻的女孩,靜靜坐在那兒。

  她時而放空停滯,時而拿起手中的畫筆。

  一張張富有想法的奇妙畫作,便躍然紙上。

  她的直播間像有一股魔力,讓人可以安靜舒緩下來。

  再次看到關於女孩的消息,是今年8月份。

  一位才華橫溢的畫畫博主,卻已是在與病魔拚命抗爭的姑娘。

  直腸癌中晚期。

  已經七次化療。

  

  

  以前總是美美坐在鏡頭前,那次,是她忍住眼淚,剪掉了自己一頭濃密好看的長發。

  所有人都在祈盼她能早日康復。

  怎麼也沒想到的是,第三次看到她的熱搜。

  卻只剩一張訃告。

  

  2024年12月26號不幸離世,年僅29歲。

  離新的一年僅剩5天,可她沒能撐過去,去看2025年的花開,去曬2025年的太陽。

  多少人根本不願意相信。

  她會收養無家可歸的小動物。

  會把它們帶回去像家人一樣照顧。

  這樣善良的女孩。

  明明還那麼年輕,明明看起來那麼明媚。

  明明那樣有才華,明明一直都堅強樂觀的面對病魔。

  

  生命最後的八個月里,她也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

  可惜,天妒英才,美好易碎,幸運還是沒有降臨。

  對世界再大的熱愛,也沒能抵過生命的過分脆弱。

  

  「咖啡太苦了,還是送糖吧。」

  她的真誠,溫暖,善良,留在了每一個被她感動過的人的心裡。

  下輩子,她一定可以變成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畫家。

  這輩子,她卻用自己的故事,最後給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課。

  2

  2025年剛開始沒兩天,就好像一直在給我們提醒。

  29歲的「咖啡」走了。

  生前的視頻里,她不止一次講述可以好好活著的幸福。

  也把自己當作反面教材,不斷提醒著所有人,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身體。

  

  總以為年紀輕輕,病和痛就不會找上門。

  可它們降臨的時候,往往不打一聲招呼。

  我們也只能後知後覺,一個健康身體的可貴。

  這幾天,演員趙露思生病的事件,引發了一場海嘯般的熱議。

  26歲的年齡。

  一場疾病,突然就無法說話,不會行走。

  吃飯拿不住筷子,瘦到只剩74斤。

  

  從一個元氣滿滿的姑娘,到滿臉憔悴,只能癱軟在輪椅上。

  即使不關注,不是粉絲,看著也著實驚了一下。

  因為女明星的身份,有人覺得她小題大做,有人表示無法對其共情。

  可當我們不帶著最大的惡意去揣測。

  得到的一個簡單結論,不過是:

  再光鮮亮麗的身份,賺再多的錢,人啊,不過肉體凡胎。

  身體累了,也會生病。

  精神累了,也會陷入走不出的困境。

  趙露思不過是時代的縮影。

  她的心理疾病,更是這一代太多年輕人的折射。

  面對嘩然輿論,昨天,趙露思發了長文回應:

  從小就被周遭說自己是一無是處的花瓶。

  2019年,已經出現抑鬱。

  身邊人告訴她「想開點就好了」。

  她自己也覺得是不是因為太矯情,太敏感,就沒有去重視。

  

  成長的經歷,讓她習慣了任何事情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可她不知道的是,長期壓抑的情緒。

  會變成精神上的疾病,也會日積月累成身體上的嚴重不適。

  沒錢的時候,人會羨慕有錢。

  有錢的時候,人會羨慕無病。

  因為擁有再多的財富,再大的名氣。

  沒了健康,也只剩煎熬與痛苦。

  3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

  哪一瞬間讓你覺得生命和健康,比一切都重要?

  太多的回答,讓人感慨唏噓。

  有人寫下自己同事的故事:

  37歲,突然心梗去世。

  他熱愛工作,熱愛加班,柜子里是他珍藏的十幾個先進個人證書,還有獎盃。

  可這些拚命換來的東西。

  最後的命運,就兩個字:扔了。

  它們消逝在塵埃中,就像那位同事的生命一樣。

  有人寫下自己的故事:

  大五那年,突發疾病。

  脖子以下全癱了,幸運的是身邊當時正好有兩個朋友。

  被推進急診室的那一刻,他才突然意識到健康價值千金。

  才幡然醒悟,自己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

  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講述自己堂哥的故事:

  83年出生的堂哥,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名校畢業,年薪60萬。

  可後來一個腦瘤手術,堂哥變成了傻子一樣。

  

  家裡的頂樑柱塌了。

  每月高昂的治療費用,也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答主和堂哥一家的恩怨,我們不做贅述。

  這裡,只想把答主伯伯,也就是堂哥父親的一段話,說給大家:

  如果能回到以前,我寧願做一個莊稼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寧願我的孩子是一個文盲,只要他健健康康就行。

  

  一場大病,有人一夕失去生命。

  有人一夜失去所有財富。

  可是人啊,往往只有病榻之上,只有生命的最後,才可以頓悟:

  金錢,地位,名利,都是寫在健康後面的0。

  沒有了1這個健康的前提,其他再多都不過徒勞。

  

  

  只有身心都不生病,一切才是錦上添花。

  只有健康活著,你才有贏到終點的最大資本。

  「記住,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4

  當各行各業越來越卷,當996成為打工人常態。

  我們無法迴避,也不得不接受的一個事實是。

  太多人已經習慣了精神內耗。

  太多人是在拿身體,去換取那些身外之物。

  卻不知道,身心可能不知不覺已經生了病。

  人最傻的行為,是以為災病永遠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

  人最大的智慧,是學會把健康置頂。

  首先,身體健康。

  別總為了加班,熬夜到凌晨了。

  別總為了趕進度,忘記了吃飯。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感覺不舒服的時候,記得去醫院檢查。

  覺得累了,記得停下來出去走一走。

  一生有賺不完的錢,卻沒有可以無限次續命的復活卡。

  

  其次,精神健康。

  越來越多人陷入抑鬱,困於焦慮。

  就越認同那句話: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價值觀帶來給你的,而非真實存在。」

  最怕的是,精神的痛苦,也會外化成身體的病痛。

  讓一個人在雙重摺磨中走向絕望。

  讓我們得以,不斷靠近陽光的那個通道則是:

  不執著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不糾結於自己過得不如別人。

  不回首過往,不焦慮於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

  愉悅的心情,是大補。

  低落的情緒,是大殤。

  活在當下,學會與生命和解。

  回望2024,不管賺了多少錢,無論有沒有抵達想要的高度。

  歲歲無虞,長安常安。

  就是過去一年最好的禮物。

  而新的2025,如果非要給生活加點什麼:

  「我希望是健康和好運。」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14: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