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外企高管集中訪華,都談了些什麼

京港台:2023-10-28 21:34| 來源:國是直通車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又一波外企高管集中訪華,都談了些什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包括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7個月內第二度訪華在內,最近又有一波外企高管來到中國。

  今年以來,跨國公司高管多次掀起訪華熱潮,或參加國際會議,或拜會政府部門,或進行實地考察,用不同方式表達加強合作、深耕中國的意願。

  吸引他們的,到底是什麼?

  外企高管掀多輪訪華潮

  10月18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訪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京會見庫克時表示,中國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擴大市場准入,致力於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歡迎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跨國公司共享中國市場紅利,實現共贏發展。

  庫克表示,蘋果公司珍視在華30年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支持美中兩國政府加強溝通對話,維護和發展穩定的雙邊經貿關係,為雙方企業務實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就在同一天,王文濤還會見了羅氏集團董事會主席施萬一行。王文濤表示,歡迎羅氏集團繼續紮根中國,共享發展機遇。施萬介紹了羅氏集團全球業務發展情況,表達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意願。

  年初以來,外企高管幾乎以「排隊」的方式扎堆訪問中國。

  僅9月,就有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英格卡集團、比利時索爾維集團、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等高管與商務部會見。

  5月前後,特斯拉、星巴克、賽諾菲、英特爾、ADM公司、力拓等多個跨國企業高管相繼訪華。

  4月,超50位法國商界領袖組成的CEO商業代表團、250名巴西企業高管,以及規模超過500人的俄羅斯商務代表團,都先後跟隨本國領導人抵達中國訪問。

  3月以來,中國商務部部長密集會見了雀巢、寶潔、高通等10多個跨國公司高管。輝瑞、阿斯利康、武田、強生、賽諾菲、默克、美敦力等多家大型跨國葯企高管也開啟訪華行程。

  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表示,外企高管密集訪華,意味著我國作為外商投資重要目的地,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有著巨大市場吸引力,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寬。

  據商務部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7814家,同比增長32.4%。

  打通「堵點」優化營商環境

  做生意,有賴於便利的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中國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為外資准入提供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以24條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意見》回應了來華投資的國民待遇以及資產保護等外國投資者及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提出了新一批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穩外資政策措施,在政策導向上解決了之前外商投資企業在華投資的不少「堵點」。

  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再度宣布重磅消息: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

  根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製造業已基本完全開放,僅保留「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兩項。

  此外,2022年1月1日實施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減至27項,其中禁止類17項、限制類10項,實現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製造業條目清零。

  至此,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清零」。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鋼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未來製造業領域將有更好的吸引外資環境,相信會有更多跨國公司願意繼續在華投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表示,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意味著將來中國製造業在不斷轉型升級中,外資進入是無障礙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室主任楊丹輝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我國負面清單每年都在調整、越來越短。製造業已經是開放競爭、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此次宣布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也是向外商傳遞的清晰信號: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這種持續開放的營商環境為外資進入中國不斷打開「機遇之門」。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蓓文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在於制度型開放帶來的制度創新以及相應的創新實踐,來自於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外資進入中國浮現新機遇

  做生意,還需要充滿潛力的廣闊市場。

  中國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部長張煥波表示,在此過程中會有選擇性地吸引一些高端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很多跨國企業都有中高端產業鏈布局,正好契合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其中高端研發中心、產品在中國都具有市場優勢。

  以生物醫藥行業為例,張煥波提到,中國提出全產業鏈推動醫藥創新,而從全球來看,生物醫藥創新是科技革命的重要領域,中國相關部門也在加緊出台落實生物醫藥創新和開放相關指導意見,「跨國葯企非常關注中國市場」。

  在年初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阿斯利康宣布再度擴大在華投資,在青島建設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總投資約4.5億美元。阿斯利康方面表示,該項目的落地將推動青島工廠成為其全球藥品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輝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伯樂則表示,到2025年,輝瑞計劃在華提交約12款創新藥物的上市申請,涵蓋腫瘤、疫苗、抗感染、炎症與免疫等諸多領域。

  此外,楊丹輝介紹,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也會催生新的產業、業態;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還在不斷整合。以上方面都會產生新的外商投資機遇。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4 14: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