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改革成功的標準是動態不是靜態比較

作者:mali50  於 2016-3-2 00: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2評論

關鍵詞:中國領導人, 健康狀況, 社會主義, 綜合國力, 鄧小平

這裡是網友評論第2頁,點擊查看原文

發表評論 評論 (22 個評論)

回復 mali50 2016-3-2 22:57
paci: 馬力博說的靜態比較是自體前後時間的縱向比較,在我理解,動態比較就是橫向國家同時期發展速度的比較,無論橫豎中國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都應該算快速發展
所謂的快速發展是指GDP,其中包括幾十倍物價的上漲和非市場資源(如土地、住房、教育和醫療服務等)的市場化。表面上經過訂正,實際上沒有完全排除通脹和市場化的作用。中國用於訂正的年通脹不超過6%,也就是說35年的平均物價上漲不超過8倍。這顯然不符合實際。占生活大頭的住房醫療等上漲幾百、幾千倍。假定35年平均物價上漲30倍(已是大大低估),中國的真實GDP的年增長率只有4.5%,大大低於之前的6.7%和文革十年的5.5%。也就是說,改革后兩位數的表面增長率的大部分是以前的老本轉化(市場化)來的,包括低物價時增量發行的大量貨幣用於投資,佔GDP的一半或以上。
正是前三十年的物價紅利和非市場資源,保證了中國改革后每年近一半GDP是投資,現在甚至更多,使物價可以幾十幾百倍地上漲催高GDP。改革派一邊吃之前的老本,即留下的原始積累,一邊罵毛和前三十年。現在吃完了才想起人家的好處,但仍不願意反思。吃光老本的市場經濟才是改革后真實的市場經濟,也是所謂新常態的真實含義。過去有之前的老本補貼的不算。
不經量化的經濟討論沒有意義。一旦進行定量分析,結論可能與之前的泛泛而談完全不同。
回復 粒子在 2016-3-3 06:27
mali50: 所謂的快速發展是指GDP,其中包括幾十倍物價的上漲和非市場資源(如土地、住房、教育和醫療服務等)的市場化。表面上經過訂正,實際上沒有完全排除通脹和市場化的
很同意
12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0: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