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不明是己大敌---南怀谨

作者:chico  于 2009-9-6 10: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2评论

关键词: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如像法决疑经云。三师破坏佛法。略各有十过。一法师十过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 说不应受。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 一翅一轮。岂能远运。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六、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永明寿禅师是极力地提创真正地学佛,一个学佛的人不管在家或是出家,目的都在求证佛法,自己要悟道、证道成佛。要 想悟道、证道成佛只有四个字一‘观心内证’。不管是哪一种法门都要力求观心内证,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达到现心内证,不管他是法师、禅师或律师都会产生十 种毛病。永明寿禅师的批评是很客观的,他引用了释迦牟尼佛在《像法决疑经》的话来批评。‘三师破坏佛法,略各有十过’,法师、禅师、律师破坏佛法,简单地 说各有十种过患。

这个问题不但是宗教,就个人的事业而言也是如此,你的事业成功了,最后失败的因素是什么人?严格反省起来还是你自己。外来的宗教或其他力量想来打击一个宗 教,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破坏的是自己内部;一个政治、社会、企业,甚至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所以中国文化有句名言,‘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个水果摆在那 里是不会生虫的,除非内部烂了,虫就出来了。‘人必有自侮,然后人侮。’一个人一定是先把自己搞失败了,然后才会招来外界的侮辱。所以,佛在临死前问已经 皈依的魔王,我走了以后你怎么来破坏佛法,魔王说:穿你的袈裟、读你的经、吃你的饭,然后在里头破坏你。佛说,你真伟大,我斗不过你,这样做我一点办法也 没有。因此佛讲了一句名言:‘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狮子是百兽之王,谁都对它没办法,但是狮子本身生病生了虫,虫便会把狮子给慢慢吃死。将来佛教也 是这样,这是佛在《涅架经》上所说的话。因此我常告诉青年同学,将来做事业时不需去防范别人,你真正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你最亲信的左右手,而且最严重的是, 你自己的心破坏了你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的欲望,最可怕。法师、禅师、律师是佛教最主要的台柱,但是一不小心很容易破坏佛法,简单地说各有十种过患。

法师弘法的歧路

 ‘法师十过者’,什么样的出家人才称为法师呢?必须是研究经教,佛经的大小乘、三藏十二部都通的人。以佛教的戒律而言,大法师是佛,其次的法师最起码是通一部经或一部论。破坏佛法的法师的十种过患有哪些呢?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只晓得研究佛学,文字的解释很有道理,但自己没有内观修心做真正的功夫。所以解释这段文字说:有理论但没有真正的功夫所发出来的大智慧,他所说的不应该接受。

 ‘二、 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已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第二种过患是,不能融会各种经典的道理,平息争论趋向修道,结果学问越高了,自己主观的成见也 越来越深,坚持自己的理论而批评其他的理论,因此我慢也越来越高,然而却认不到‘见心苦集’,换句话说,学识越高烦恼越大,自己的心念都平静不了,平息妄 念是学佛最基本的功夫。有些哲学家到了最后只好自杀,因为到处都看不惯、到处都不对。

 ‘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住,非佛弟子。’第三种呢?就是法师们光是研究经典而不遵循佛的遗教来修行,不依佛所教的三十七道品的四念处来入道。木叉的翻译就是戒,小乘的戒律又称别解脱戒,不依佛所制定的戒律来生活,所以佛说这不是佛的弟子。

 ‘四、 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第四,佛经告诉我们要想修证只有一条路子,那就是修定修慧,打坐不是修定而是练习修定的基本,所谓定,不一 定要盘起腿来打坐,真正的佛法若真得了定,不论是行、住、坐、卧乃至跑步、跳舞都要在定中,这才是定。由定而生慧,达到大智慧的成就。

 有人常问:佛法的成就是什么?佛法的成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而不是功夫。但是真正的大智慧一定要功夫到了才能成办,所以佛经上讲:非禅不慧。不修禅定则不能得 到真的智慧。‘偏慧不禅’,如果只是光通学理的干慧,就没有真功夫的禅定。‘一翅一轮’,定与慧就像鸟的一双翅膀、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岂能远 运’,一个出家的法师假使不能定慧等持,哪里能够远大地弘扬、运转法轮。

 ‘五、 法本无说,说破贪求,名利弘宣,宁会圣旨。’第五,真正的佛法没得话说,因此佛在《金刚经》中说,他没有说佛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纪 录下来,却说没有说得一个字。因为真正的无上佛法,一切本空的境界不是文字言语所能到达的。所以说,法本无说。为什么法师们或是居士的佛学家们要说法呢? ‘说破贪求’,那就是为了破除一般人贪求世间的名与利。‘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假如有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这两个字。名与利,那怎能合于佛法圣人的宗旨呢?

 ‘六、 贵耳入口出,何利于己,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我半钱分。’第六点,一般研究佛学的人‘贵耳入’,比如我们同学们常说:老师找个时间讲什么课给我们听,好不 好?一天到晚在贵耳入,然后耳朵听过来,嘴巴就贩卖出去了,就会吹了。就这洋‘耳入口出’,心中没有正念。‘何利于己’?佛学很熟,但碰到事情就过不了, 这样对自己又有什么帮他呢?这也是我常讲的:‘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佛经上说这种人整天虽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家数钱财,自己一 点本事也没有。

 ‘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第七种,自己没有真地修行就随便信口开河乱讲,没有真正在宣扬一个东西,这样做不能利己更不能利他。

 ‘八、又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后生。’第八种,有些在讲的时候,牛奶里渗了水,不是真牛奶,而且可能还发酵了有酸味,听进来吃进去可能就肠胃不适,这就是无道之教。‘教误后生’,真正的佛法越来越变质了,而耽误了后一代。

 ‘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漓。’第九种,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到了后代,因为真正的佛法没有了而越搞越糟。

 ‘十、非但不能光显佛法亦乃破于佛法也。’第十种,凡是研究佛学的不管在家或出家,假如没有观心内证。非但不能使佛教弘扬而有前途,而且他自己也在破坏佛法。

禅家修行的陷阱

 禅师十过者。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好说我等过。二者、恃行陵他。不识成取苦集烦恼。三、无慧修定。盲禅无目。宁出生死也。四、不遵 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坏佛法。死堕鬼道。六、名利坐掸,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 天难。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一、 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好说我等过。’阿练若指的是清净的道场,这里引用经文的话说,有些禅师们号称清净僧。‘纳衣在空闲’,纳衣有两 种意思,一个是袈裟又称福田衣;另外禅师的衣服又称补纳衣或是百家衣。有些人一天吃饱了没有事,光是两腿盘起来打坐,实际上在那里无事忙。‘自谓行真 道’,自认为把两腿盘起来就是修道。‘好说我等过’,而且还批评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虽然把腿盘起来了,但是心里头还在打妄想。

 ‘二 者。恃行陵他,不识戒取,苦集烦恼。’第二,自己认为我在修行,有一点点功夫了就看不起人家,实际上他犯了见惑里头的戒取见,认为这样才对,不是这样就不 对。例如,我吃素才是学佛,他不吃素理都不愿意理。又如:鸭蛋教的人只吃鸭蛋不吃鸡蛋,戒取见就使他抓住鸭蛋才可以吃,其他的蛋不能吃。因此更增加了他的 烦恼。

 ‘三、 无慧修定,盲禅无日,宁出生死也。’第三,道理没有搞通,没有真智慧就跑去打坐修定,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成功。我经常告诉同学们,佛法是个大科 学,因此先要把理论弄清楚了再来实证。理论都没有搞清楚就来盘腿,学佛是修行不是修腿,盘上腿就有佛法,放下腿就没有佛法,这就叫做无慧修定,等于盲禅, 瞎修而没有法眼,这样就想跳出生死,那是不可能的。

 ‘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这第四种过患是同法师的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五、 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坏佛法,死堕鬼道。’第五,没有智慧就去学打坐修禅。‘多发鬼定’得定了没有?是得定了,也晓得些什么事情,也看到一些什么。这 就是鬼定,其结果轻一点是神经衰弱、重一点则神通的兄弟就来了而变成神经。这种人活著在破坏佛法,死了则堕在鬼道。

 ‘六、 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佛涅槃后也有位弟子叫扇提罗,打坐工夫非常好,一定好几天,实际上不是定,那叫‘熬’定,硬撑来的,‘名利坐禅’,给人看 的。过去在大陆也碰到很多这种情形,记得年轻时初学佛,听到杭州某某庙子有人闭关,那时没看过人闭关,不知闭关干什么?你哟喝了半天进去一下,看了要供养,人坐在里面打坐,四周围著玻璃,给人看的。当时虽然没有深入佛法,却觉得不是味道。

 另 外还有一件也是我亲眼所见,我经常拿来跟出家同学说笑。抗战胜利,从峨嵋山下来一个和尚,自南京到杭州,抗战八年未到杭州看西湖,第一个愿望,万事不管, 先看看西子无恙乎!西湖庙子不多,大家都晓得峨嵋山来了个大和尚,有道,问之不知其名,戴顶斗笠,一天到晚双盘坐在那里,座前铺块毛巾,摆个洗脸盆。晚上 回去,呵!一脸盆的钱。我心里纳闷会是谁呢?一定是熟人。我一去看果然是个认识的和尚,他闭著双眼,我们两个讲话,知道他为盖庙子而来,他问我怎么也到杭州了?我说我家乡在这儿,回来要先跟地头蛇打个招呼,这是玩笑话。我问他搞了多少了,他说不少了。我告诉他赶快回去,他问为什么叫他回四川?我说你再不回 四川来不及了!出家人不懂时局变化。这是真实之事,我不讲人名。然而你说那人没有佛法吗?的确有一点,他是修净土的,我们虽然说说笑笑,开他玩笑,但对他还是很恭敬,他在峨嵋山,的确有一套。峨嵋山有座舍身崖。万丈悬 崖,有许多人为祈求父母病愈而许愿从舍身崖跳下去。舍身崖靠西康大云山,西藏人带肉必用布覆盖。否则就被红嘴老鹰叼走。红嘴老鹰专吃人肉,在舍身崖下等人往下跳。这个和尚做了很多好事,在舍身崖没有路走,他想一个人慢慢走下去,有一次一不小心失足滑下去,结果还是没有舍身。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也不知道,好像有人抬著,到了下面都是大岩石,走了三天路才回本庙,你看多高啊!他还是有一套,盘腿坐在那里,多少有‘名利坐禅’之嫌,若真为了名利坐禅,如扇 提罗,死后堕入地狱。

 入定不易莫陷定难

 ‘七、 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要注意!这是真正坐禅,虽然没有学理,真坐禅入定绝对可以长寿。不过,在佛法来讲,学佛是求解脱,不求长生不老。佛法讲三灾八 难,长寿即是一种灾难,一个人活得老不死是灾难,还有坐禅坐得好,‘升天’也是灾难,升天福报大,福大即是灾难,‘贫穷布施难,富贵发心难。’在佛法言, 长寿天、福生天、广果天,都是八灾难之一。但话说回来,真能坐禅得定,长寿不是问题,如果诸位只求长寿,要多打坐,此话绝不假。‘设证得禅,即坠长寿天 难’,假设证得了禅定,便坠在长寿天,三灾八难中之一难。话虽如此,如果你真有本事有工夫到达长寿天,一转而证得菩提而解脱,我并不反对。

 ‘八、如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子’。譬如念咒子、听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工夫,本是权巧方便,却当做是真禅,这是‘水乳禅’,牛奶加水,走了样的禅,拿这种方法来教授学生学禅,结果种得是三涂种子,地狱:俄鬼、畜牲下三涂。

 ‘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洗漓’。自己没有真正去作修证的工夫。

律以心戒为宗

 律师十过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四、弘在名 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八、不依圣 教传授,误累后生。九、四众不沾真法之润,转就浇漓。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

 ‘律师十过者’,此‘律师’是佛教中戒律的律师,不是法律上打官司的律师。律师所犯的十种错误有:

 ‘一、 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诃’,一般讲戒律的人,只知外形的条例,好比学法律不研究法理学。换言之,不研究法律哲学。例如四书五经、汉律、唐律,乃至 宋元明清律是中国的法律哲学,建立在人伦道德上;而《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五万年的一部大宪法,也是最重要的法理学,所以我经常鼓励学法律的人研究这本书。 一般学校念的法律,不是大陆法系就是海洋法系的西方法律系统。我们的法律是参考日本演变而来,而日本则是学西洋法律,吾人自己的汉唐宋元明清所构成的法律 系统,则无人研究。把自己的法律系统研究广,再配合礼记和佛教大、小乘的律学,一定是一部非常伟人的法律著作。这是讲到戒律,顺便一提人类道德重整的问 题。

 那 么,他说一般守戒律的只注重外形。譬如吃素,有许多解释,可以说不在戒律范围内,也可以说在戒律范围内,因为生病时可不必,为什么呢?因这些问题是偏于外 在的,那研究起来多了!戒律最主要的是内心的起心动念,心灭了,菩萨戒律八万四千法,都不犯,一切都在起心动念,动机有一点错误就犯戒,此是菩萨戒律。拿 普通话说,‘居心何在’。

 所以他说一般讲戒律的只晓得执外律而不识内在的戒律,内在没有定力,一起心动念就犯戒。真讲戒律,大乘戒律,妄念不断等于是天天在犯戒,不管什么妄念,甚至善的妄念也已经犯了禅定戒——根本菩提大戒。

 ‘故 被净名诃’,‘净名’即维摩居士。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也被维摩居士诃责。有两个比丘犯戒,其罪应堕无间地狱,两个比丘烦恼得要命,心理受自 责自谴的压力快要死了,后来被维摩居士痛骂一顿,连优波离律师也骂过去。结果两个比丘听了维摩居上的话后,当下悟道证得菩提。这是内律的道理,心念的关 系。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诤不如共识

 ‘二、 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只抓到戒律的名相,名即是观念,逻辑的概念;相即是现象,戒律的条文是戒相。他说一般研究戒律的,只晓得抓住戒律外表 的名相,因此没有变成守戒,反而在心理上专门观察别人的是非善恶,这本身已经犯了戒。看这个也不对,看那个也不对,那个人眉毛打个结,他为什么不开 心……,一天到晚观察人家,这是错误的!守执戒律的名相,因而变得‘诤计是非’,在是非心上计较。

 我 经常告诉同学,善恶之心的分辨就是是非。人类社会一切道德教育、法律、法治、民主等等人伦之道,就是明辨善恶是非,这是人道,很好。但是讲形而上道,明辨 善恶的观念太厉害,即是非心太切,搞得嗔念太大,并且有许多是执在自以为是的善里,便很有问题。‘厚善薄恶’也是一种嗔念,对坏人看不惯,无法包容,没有 慈悲心,也是一种错误。

 这 是戒律内在的范围,真正研究起来非常难,它不像普通人世间的法律,人世间的法律是比较刻板的,碰到了这个行为,以这个行为的事实来做判断;戒律是除了事 实,更重进一步追究心理动机。至于佛法究竟的戒律,管你心理善恶是非动机,任何一个动机都是错,都是比量,都是非量,这就严重了!所以说起心动念都是犯 戒。

 ‘不识见心苦集’,他说只知执著戒律的名相,诤计是非,善恶心分别过激,自己不能反省,执著了见取见、戒禁取见,心理充满了苦,要灭掉一切苦,达到灭道,就得道了。等持三学心在道。

 ‘三、 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戒定慧是三位一体的。晓得持戒,持心念之戒;晓得修定,做工夫;晓得参慧,戒定慧三样,平等平等,不可 缺一,而且要真诚,不可轻忽。‘才能进道’,戒定慧等持,才可以谈进入修道的范围。‘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光晓得成律,智慧没有,功夫也不到,如何 开悟证道?

 ‘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涂’。动机在标榜持戒,不要等毁谤人家,其实已有毁谤他人的犯意。为了名誉而遵守戒律,真正的动机、发心并不是为修道,这个果报是堕落三恶道。外表看起来是做善事,实际上,善的外形会招来恶果。

 ‘五、 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禅师、法师、律师,三种各异有所偏差,所以我常告诉大家修四念处,不净观、白骨观、安那般那数息,都是四念 处的范围,(注: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不依 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你修哪一个宗派法门,都是在破坏佛法,不是真正的修道,你看有多么严重!

 ‘六、 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戒律没有研究清楚,专门抓住细行来否定一切大行为。这点尤其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不但学佛如此.一个人干事业也是如 此。据我自己的经验,人,做任何伟大的事业,有个最大的弱点,喜欢在小事情上表现自己的精明,而且往往喜欢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小地方上。因此人很少有大英 雄、大豪杰。大英豪小地方他一定知道,不知道那叫大糊涂蛋,不叫大英豪,但是知道了根本不在意,这是最难的,细行都知,而见地、著眼在大处,那才是大丈夫 之行。

 这 句话,请青年朋友注意了!不但学佛如此,就是在世间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应如此!我们读史书经常可以看到‘小人’,秦汉以后不大用‘小人’,汉朝历史叫 ‘抽入’,闽南话也叫‘细人’,一点也没错,在小地方计较。我们学做人,尤其学佛,要把心胸、气度放大。不过,我经常有经验,某人本来蛮好,一学佛、一打 坐,一下子变得大概踉找一样越来越小了!最后变成‘人扁’了!

 这里《宗镜录》说不要执律小教的方便,以为是正理而障碍自己的大道,应该在小处要知道,而在大处著眼。

 ‘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佛法从佛弟子以后,各个宗派、祖师,戒律规矩每个庙子不同,佛法变成牛奶加了水。‘师师执律不同’.每个老师所执戒律不同,虽然在弘扬戒律,若是加进自己主观的意见,那等于渗水入乳。

 ‘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法师、禅师、律师,每一种都有十种毛病。永明寿禅师非常客气,实则从佛说的经典中全部节录下来并不只十点,他老人家已经笔下留情,只列举十点叫我们反省。

 

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0 回复 putongren10 2009-9-9 02:07
0 回复 苏安 2009-11-6 04:10
休佛净心,心静万物静,做心的主人,不要被心做你的主人!阿弥陀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 07: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