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代下13: 1-22>

[複製鏈接]

3468

主題

348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36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1-24 0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代下13: 1-22】【耶羅波安王十八年,亞比雅登基作猶大王……。】在歷代志下第十三章中記載了,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登基作猶大王;亞比雅王率軍與北國對陣;亞比雅王指責北國背棄神;南國猶大倚靠神擊敗北國;最後耶羅波安死了,亞比雅卻漸漸強盛。本章首先說到:【耶羅波安王十八年,亞比雅登基作猶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親名叫米該亞(又作瑪迦),是基比亞人烏列的女兒。亞比雅常與耶羅波安爭戰。】「耶羅波安王十八年,亞比雅登基作猶大王」。在《列王紀》中,當記錄南國或北國新王登基時,都會提到另一國同時代君王的年份。但是在《歷代志》中,只有這裡才對照南北兩國君王的年份,因為《歷代志》所關注的是「大衛子孫手下所治耶和華的國」,北國的君王並不是大衛之約的一部分。南國的羅波安與北國的耶羅波安同時開始作王,羅波安「作王十七年」( 12 13),然後由他兒子亞比雅繼位,這裡說亞比雅於「耶羅波安王十八年」登基。因為以色列王的執政年數是從春天的正月起算,猶大王的執政年數是從秋天的七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為一年,所以南北兩國記錄的執政年數常有一年的差異 。「亞比雅」是南、北國分裂后第一位在耶路撒冷登基的猶大王,亞比雅又名亞比央。列王紀上15:3說:「亞比央行他父親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惡」,但是本書卻只提到他靠神得勝的經歷,表示他仍然活在神對大衛立約的應許中。亞比雅「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是南國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王。「他母親名叫米該亞(又作瑪迦),是基比亞人烏列的女兒。亞比雅常與耶羅波安爭戰」。亞比雅「母親名叫米該亞」,有幾個小字說「又作瑪迦」,她「是基比亞人烏列的女兒」,「女兒」原文也可以指「孫女」。押沙龍的女兒他瑪(撒下14:27)嫁給烏列(代下13:2),生了瑪迦。「亞比雅常與耶羅波安爭戰」,南國從羅波安時代就開始與北國的耶羅波安爭戰,一直持續到亞比雅的時代。

【有一次亞比雅率領挑選的兵四十萬擺陣,都是勇敢的戰士;耶羅波安也挑選大能的勇士八十萬,對亞比雅擺陣。亞比雅站在以法蓮山地中的洗瑪臉山上,說:『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哪,要聽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曾立鹽約(鹽就是不廢壞的意思),將以色列國永遠賜給大衛和他的子孫,你們不知道嗎?無奈大衛兒子所羅門的臣僕、尼八兒子耶羅波安起來背叛他的主人。有些無賴的匪徒聚集跟從他,逞強攻擊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那時羅波安還幼弱,不能抵擋他們。】「有一次亞比雅率領挑選的兵四十萬擺陣,都是勇敢的戰士;耶羅波安也挑選大能的勇士八十萬,對亞比雅擺陣」。這是亞比雅和耶羅波安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在南北邊界附近的北國境內。這裡「四十萬」大軍,和「八十萬」大軍,說明「亞比雅」和耶羅波安的實力懸殊,北國的人數比南國多一倍。但亞比雅在大戰前嚴厲地譴責耶羅波安:「亞比雅站在以法蓮山地中的洗瑪臉山上,說:『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哪,要聽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曾立鹽約(鹽就是不廢壞的意思),將以色列國永遠賜給大衛和他的子孫,你們不知道嗎?」「洗瑪臉山」位於伯特利附近,屬於便雅憫支派(書18:22),此時卻被北國控制。亞比雅譴責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的背叛。但神把國度永遠賜給了大衛,他就以「鹽約」來強調大衛之約的永恆性。這裡「鹽約」的小字說「鹽就是不廢壞的意思」,因此「鹽約」就是指神和大衛所立的約是永遠不會被廢掉的。因為神應許大衛的子孫世世代代坐在王位上,那麼也就只有大衛的子孫才是以色列合法的君王。「無奈大衛兒子所羅門的臣僕、尼八兒子耶羅波安起來背叛他的主人。有些無賴的匪徒聚集跟從他,逞強攻擊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那時羅波安還幼弱,不能抵擋他們」。亞比雅指責耶羅波安背叛他的主人,就是在背叛神!而有些無賴的匪徒聚集跟從耶羅波安,攻擊還「幼弱」的羅波安,所以他不能抵擋。羅波安即位時已經四十一歲(12:13),所以「幼弱」不是指年齡小,而是指經驗不足。

【現在你們有意抗拒大衛子孫手下所治耶和華的國,你們的人也甚多,你們那裡又有耶羅波安為你們所造當作神的金牛犢。你們不是驅逐耶和華的祭司亞倫的後裔和利未人嗎?不是照著外邦人的惡俗為自己立祭司嗎?無論何人牽一隻公牛犢、七隻公綿羊將自己分別出來,就可作虛無之神的祭司。至於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神,我們並沒有離棄祂。我們有事奉耶和華的祭司,都是亞倫的後裔,並有利未人各盡其職,每日早晚向耶和華獻燔祭,燒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擺陳設餅;又有金燈台和燈盞,每晚點起,因為我們遵守耶和華我們神的命;惟有你們離棄了祂。率領我們的是神,我們這裡也有神的祭司拿號向你們吹出大聲。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因你們必不能亨通。『】「現在你們有意抗拒大衛子孫手下所治耶和華的國,你們的人也甚多,你們那裡又有耶羅波安為你們所造當作神的金牛犢」。「抗拒」就是抵擋,羅波安沒有「抵擋」耶羅波安,但耶羅波安卻在抗拒「耶和華的國」。亞比雅就譴責耶羅波安教導百姓敬拜「當作神的金牛犢」。但這牛犢不能保護幫助他們,永生的真神必使他們失敗。「你們不是驅逐耶和華的祭司亞倫的後裔和利未人嗎?不是照著外邦人的惡俗為自己立祭司嗎?無論何人牽一隻公牛犢、七隻公綿羊將自己分別出來,就可做虛無之神的祭司」。耶羅波安趕逐「耶和華的祭司亞倫的後裔和利未人」,卻擅立凡民為祭司,服事他們的假神。所以在北國,任何人只要拜金牛犢,「就可作虛無之神的祭司」。「至於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神,我們並沒有離棄祂。我們有事奉耶和華的祭司,都是亞倫的後裔,並有利未人各盡其職,每日早晚向耶和華獻燔祭,燒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擺陳設餅;又有金燈台和燈盞,每晚點起,因為我們遵守耶和華我們神的命;惟有你們離棄了祂」。亞比雅告訴耶羅波安,他們猶大人是敬拜真神,因此他們才是合神心意的百姓。雖然北國人多勢眾,但因他們「離棄了」神,神也必離棄那些離棄祂的人,所以他們無論是倚靠人、還是倚靠人造的偶像,最後的結局都是敗亡。所以亞比雅宣稱:「率領我們的是神,我們這裡也有神的祭司拿號向你們吹出大聲。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因你們必不能亨通『」。因為神與他們同在,為他們作戰,並率領他們,因此亞比雅警告以色列人不要與神爭戰,因為與神爭戰的人是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耶羅波安卻在猶大人的後頭設伏兵。這樣,以色列人在猶大人的前頭,伏兵在猶大人的後頭。猶大人回頭觀看,見前後都有敵兵,就呼求耶和華,祭司也吹號。於是猶大人吶喊;猶大人吶喊的時候,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以色列人在猶大人面前逃跑,神將他們交在猶大人手裡。亞比雅和他的軍兵大大殺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萬。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亞比雅追趕耶羅波安,攻取了他的幾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屬伯特利的鎮市,耶沙拿和屬耶沙拿的鎮市,以法拉音(或譯:以弗倫)和屬以法拉音的鎮市。】「耶羅波安卻在猶大人的後頭設伏兵。這樣,以色列人在猶大人的前頭,伏兵在猶大人的後頭」。耶羅波安趁亞比雅指責他時,暗暗在猶大人背後設下伏兵,前後夾攻「亞比雅」的軍隊。「猶大人回頭觀看,見前後都有敵兵,就呼求耶和華,祭司也吹號。於是猶大人吶喊;猶大人吶喊的時候,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在這危急的時刻,猶大人的戰士和祭司一起吶喊,就是向神求救,猶大軍隊就取得奇迹般的勝利,「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祭司也吹號」,就是宣告這是一場為神而打的聖戰。因此「以色列人在猶大人面前逃跑,神將他們交在猶大人手裡。亞比雅和他的軍兵大大殺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萬。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以色列人有五十萬精兵仆倒死亡,可見背離神要付上沉重的代價!而南國「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神並不喜悅百姓內戰(11:4),但既然人非要發起爭戰,神就不再差派先知勸阻,而是借著北國的失敗,讓百姓看到「離棄」神和「尋求」神,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讓後世的百姓也能得蒙光照。「亞比雅追趕耶羅波安,攻取了他的幾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屬伯特利的鎮市,耶沙拿和屬耶沙拿的鎮市,以法拉音(或譯:以弗倫)和屬以法拉音的鎮市」。這裡所提到的城鎮都在金牛犢所在的伯特利附近,這是指出金牛犢只是「虛無之神」,根本不能保護那些拜它的人。

【亞比雅在世的時候,耶羅波安不能再強盛;耶和華攻擊他,他就死了。亞比雅卻漸漸強盛,娶妻妾十四個,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亞比雅其餘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寫在先知易多的傳上。】「亞比雅在世的時候,耶羅波安不能再強盛;耶和華攻擊他,他就死了」。在這場戰爭之後,耶羅波安沒過幾年就死了,他是死於神的刑罰中。「亞比雅卻漸漸強盛,娶妻妾十四個,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亞比雅活得也不長,作王只有三年,卻妻妾成群,「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就是聽從神和背逆神所帶出來的、完全不同的結果。「亞比雅其餘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寫在先知易多的傳上」。這是說亞比雅「其餘的事和他的言行」,有先知為他做見證,那也是神的祝福。本章講到亞比雅與耶羅波安的戰爭,北方以色列有八十萬大軍,而南方猶大卻只有北方以色列的一半軍力四十萬人。因為兩方兵力過於懸殊,耶羅波安原本期待以壓倒性的兵力取勝,結果卻打了敗仗,這是因為亞比雅和猶大百姓向神大聲求救,就是對神的信靠,因此「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為此,願我們今天在讀了「亞比雅」和耶羅波安的戰爭后,都要堅定的信靠神,並要專一的跟隨神!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5: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