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下9: 1-37>

[複製鏈接]

3362

主題

3382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5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9-23 2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下9: 1-37】【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在列王紀下第九章中記載了,神藉以利沙差一個門徒到拉末去膏耶戶作以色列王,執行神在西奈山給以利亞的指示(王上19:16),耶戶就成為神審判亞哈家的器皿,之後在約蘭身上應驗的耶和華的話;在耶洗別身上應驗的耶和華的話。本章首先說到:【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到了那裡,要尋找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使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嚴密的屋子,將瓶里的膏油倒在他頭上,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這一位「先知門徒」,可能先前在先知訓練中心(6:1)受過訓練,這時以利沙就吩咐他去膏耶戶。因當時的人穿長外衣,所以「束上腰」為了行動方便;「這瓶膏油」裡面裝有橄欖油;「基列的拉末」,是約旦河東靠近亞蘭邊境的重鎮,是以色列與亞蘭爭戰的前線。「到了那裡,要尋找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耶戶」是以色列王約蘭手下的一個軍長,駐守在拉末。「使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嚴密的屋子」,「同僚」指軍中的戰友。「嚴密的屋子」指房屋的內室,進到那裡的目的是為著防備走漏消息,以免驚動亞哈家。「將瓶里的膏油倒在他頭上,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作以色列王」,就是取代約蘭王;「開門逃跑,不要遲延」,以防消息走漏,而遭到耶戶同僚中效中約蘭王的將軍殺害。以利沙派一位年輕的先知門徒前去膏抹耶戶,就是因為自己太引人注目,而耶戶所要執行的任務需要保守秘密。

【於是那少年先知往基列的拉末去了。到了那裡,看見眾軍長都坐著,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耶戶說:『我們眾人里,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少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使亞哈的家像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家,又像亞希雅兒子巴沙的家。耶洗別必在耶斯列田裡被狗所吃,無人葬埋。『說完了,少年人就開門逃跑了。】「於是那少年先知往基列的拉末去了」,「少年」指四十歲以下的人。「到了那裡,看見眾軍長都坐著,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這位少年先知已知道誰是耶戶。「耶戶說:『我們眾人里,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因他確定了對方就是耶戶。「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少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耶戶知道那位少年先知有機密要事跟他談,於是領他到指揮所的內室。這位少年先知就照以利沙所吩咐的膏了耶戶,並「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神讓這位「少年先知」把這個命令告訴耶戶,就是要揀選耶戶執行神給亞哈家的刑罰。「亞哈的全家」是指整個亞哈王朝。「耶洗別」是亞哈的妻子,將巴力引進以色列,又殺害耶和華的眾先知和僕人(王上18:4)。「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亞哈的男丁」,嫁出去的女兒們似乎不在耶戶追殺的範圍之內,就如嫁到猶大的亞他利雅(8:18);「困住的、自由的」是指全部家人。「使亞哈的家像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家」,神要使亞哈王朝像耶羅波安王朝一樣滅亡(王上14:10-11)。「又像亞希雅兒子巴沙的家」,就是又像巴沙家的終結(王上16:3-4)。「耶洗別必在耶斯列田裡被狗所吃,無人葬埋』」。耶洗別的結局是死無全身,不得安葬。「說完了,少年人就開門逃跑了」。少年先知完全服從以利沙的命令,任務執行完就離開,因此沒遇到額外的危險。

【耶戶出來,回到他主人的臣僕那裡,有一人問他說:『平安嗎?這狂妄的人來見你有什麼事呢?』回答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他們說:『這是假話,你據實地告訴我們。』回答說:『他如此如此對我說。他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台階,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耶戶出來,回到他主人的臣僕那裡,有一人問他說:『平安嗎?這狂妄的人來見你有什麼事呢?』」「他主人」指約蘭王;「狂妄的人」,意思是瘋子。「回答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意思就是叫他們不用去理會這種人。「他們說:『這是假話,你據實地告訴我們』」。大概他們看出耶戶頭上膏抹的痕迹,所以認為他在說謊,要求他說出實情。這時耶戶知道在這種時候不能說假話,應當跟隨神的計劃,活出神的命定。因此他「回答說:『他如此如此對我說。他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耶戶說出實情,他知道這是出於神,也相信神的話和應許。「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台階,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在古代中東,把衣服放在別人的腳底下,就是服在他的權柄下,「坐在上層台階」和「吹角」,都是擁護君王登基的儀式。並且宣告「耶戶作王了」。耶戶在眾軍長的擁護下,作了以色列王。神在西奈山指示以利亞【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王上19:16)的時候,耶戶可能還只是個少年,所以以利亞安排以利沙來膏他,等候神把耶戶預備成鎮守一方的將軍,來結束這個邪惡的亞哈王朝。

【這樣,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背叛約蘭。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但約蘭王回到耶斯列,醫治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病卧在那裡。猶大王亞哈謝已經下去看望他。】「這樣,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背叛約蘭」,「這樣」是指被神膏立,又受將軍們擁戴;「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是指耶戶的身世。「背叛約蘭」就是弒以色列王約蘭,取而代之。「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本來以色列王約蘭率軍「往基列的拉末去,與亞蘭王哈薛爭戰,亞蘭人打傷了約蘭」(8:28),於是被迫將大軍留守在前線,約蘭王自己則回到耶斯列養傷。「但約蘭王回到耶斯列,醫治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耶斯列」北國以色列的夏宮所在地,距離基列的拉抹約72公里。「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此時如果有人把「耶戶作王」的消息泄露給以色列王,就會影響耶戶的叛變。因此耶戶一面要眾將軍「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一面果斷行動,「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病卧在那裡」。「坐車」就是坐兩匹馬拉著奔行的戰車,速度相當迅疾,當天即可到達。耶戶行事果敢迅速,帶著他的跟隨者一同出發,一直衝往耶斯列,以色列王約蘭正在那裡養傷。耶戶就趁約蘭還不曉得這個消息,給他來個措手不及,先殺死約蘭。

【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我看見一群人。』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們,問說:平安不平安?』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守望的人又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裡,卻不回來。』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守望的人又說:『他到了他們那裡,也不回來;車趕得甚猛,像寧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我看見一群人『」。樓」指城牆上的瞭望塔;「一群人」指一隊戰車兵。「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們,問說:』平安不平安?『」這個「平安不平安」,是約蘭詢問戰地前線是否平安。「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騎馬的」就是城裡打發出來迎接的使者。「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來跟著我吧『」。「與你何干」是指不必多話;「轉來跟著我」,就是要他轉到後面的隊伍。耶戶是不讓他有機會通報警訊。「守望人又報告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裡,卻沒有回來『」。於是「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第二個使者的遭遇與第一個相似。「守望的人又說:『他到了他們那裡,也不回來。那趕車的手法很像寧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趕得很兇猛『」。耶戶的駕車技術可能很出名,所以連哨兵都認得出是「寧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趕得很兇猛」是指車速快得異乎尋常。

【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嗎?』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樣多,焉能平安呢?』約蘭就轉車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啊,反了!』耶戶開滿了弓,射中約蘭的脊背,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仆倒在車上。耶戶對他的軍長畢甲說:『你把他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的時候,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說:』我昨日看見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這是耶和華說的,現在你要照著耶和華的話,把他拋在這田間。『】「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套車」是指備車。「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約蘭王可能認為僅有少數一隊人馬,由本國元帥率領,從戰地火速趕來,恐怕是因為前方的戰況凶多吉少,特為通報噩耗,因此沒有想到耶戶叛變。「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拿伯的田」指拿伯的葡萄園,位於以色列夏宮附近(王上21:1),后被耶洗別以奸計謀害原主拿伯並搶奪其產業(王上21:19)。「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嗎?』」王問話的意思是說,我軍元帥親自趕來,前線軍情如何?「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樣多,焉能平安呢?』」「你母親耶洗別」,約蘭王是亞哈從耶洗別所生的兒子。「淫行邪術」指耶洗別引誘以色列國上下敬拜巴力偶像假神;「焉能平安呢?」意思是她這樣觸犯真神,怎能不受神的懲罰呢?約蘭一聽就明白,耶戶叛變了,所以「約蘭就轉車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啊,反了』」。「轉車逃跑」就是企圖逃回耶斯列負隅抵抗;「反了」指發生叛變。「耶戶開滿了弓,射中約蘭的脊背,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撲倒在車上」。「開滿了弓」就是將弓拉至最滿的地步,使射出的箭力道強勁,同時使瞄準的路線不偏離;「脊背」指兩肩之間的上半身背部;「從心窩穿出」指立即斃命。「耶戶對他的軍長畢甲說:『你把他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軍長畢甲可能另駕一輛戰車在旁隨行;「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拿伯的葡萄園「靠近撒馬利亞王亞哈的宮」(王上21:1),這一切背後都是神手的在掌管。「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的時候,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耶戶提醒畢甲有關當年兩人一同的經歷,由此可知畢甲多年前就已經伴隨耶戶,親耳聽見先知以利亞所說的預言。「說:『我昨日看見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這是耶和華說的』」。「我昨日看見」,表示神決不視若無睹;「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聖經僅記載拿伯被殺(王上21:10-14),並未記載拿伯的兒子們被殺之事,但從亞哈奪取拿伯的產業來看,具有優先繼承權的拿伯眾子,必然也已經被殺害了;「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連同上一句話被耶戶和畢甲聽見,耶戶憑著記憶將它重述;「這是耶和華說的」,表示耶和華言出必行。「現在你要照著耶和華的話,把他拋在這田間」。耶戶命令畢甲照神的話去行。

【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從園亭之路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殺在車上。』到了靠近以伯蓮姑珥的坡上擊傷了他。他逃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裡。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送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里,與他列祖同葬。亞哈謝登基作猶大王的時候,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從園亭之路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殺在車上』」。「猶大王亞哈謝」是以色列王約蘭的外甥,所以耶戶沒有放過他,免得他將來為約蘭報仇;「到了靠近以伯蓮的姑珥坡上擊傷了他,他逃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裡」。因亞哈謝【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代下22:3),所以他的死並不是無辜受連累,而是神對亞哈家審判的一部分。「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送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里,與他列祖同葬」。「與他列祖同葬」,是指葬在列王的墳墓里。「亞哈謝登基,作猶大王的時候,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在南國的記錄中,亞哈謝登基的時間是「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但在北國的記錄中,卻是「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十二年」(8:25)。因為以色列王的執政年數是從春天的正月起算,猶大王的執政年數是從秋天的七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為一年,所以南北兩國記錄的執政年數常有一年的差異 。

【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里往外觀看。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耶戶抬頭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從窗戶往外看他。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把她踐踏了。】「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里往外觀看」。「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已經知道耶戶叛變、約蘭被殺,所以她「聽見就擦粉、梳頭」,預備光榮地受死。「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當年心利叛亂,只作王七日、就自殺身亡(王上16:15、18 )。因此耶洗別狂傲地諷刺耶戶:「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是咒詛耶戶的王位也不會長久。耶洗別到死都沒有醒悟:耶戶的叛亂是神對亞哈家的審判,她自己才是「被咒詛的婦人」。「耶戶抬頭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從窗戶往外看他」,「誰順從我?」意思是誰隨從我的命令?宮中有兩三個太監就向耶戶示忠。「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把她踐踏了」。「把她踐踏」意思就是耶洗別的身體摔下來的時候,被馬踐踏了,以致血瀃到馬上和牆上。

【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女兒。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腳,並手掌。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應驗耶和華借祂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女兒』」。她是王的女兒」,指她是王室公主的尊貴身份(王上16:31),本當被妥善安葬。但由於耶戶駕車狂奔七十多公里,需要進食且稍事休息,所以在吃喝之後,他就吩咐人處理耶洗別的屍身。「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腳,並手掌」。因耶戶沒有馬上吩咐人給耶洗別收屍,等他吃喝完了,耶洗別的屍體已經讓野狗吃得差不多了,只找到她的一些肢體。「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應驗耶和華借他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狗」在一頓飯的工夫就吃掉耶洗別,是相當的不容易,但這是先知以利亞從前指著耶洗別所說的預言得著應驗。神的話絕不會落空!「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因耶洗別的屍體已經被狗撕咬的差不多,不能辨認了。這就是邪惡與殘暴之人的下場,也完全應驗了神藉以利亞關於耶洗別的預言。神是公義的,所有犯罪的人都無法逃脫最終的審判!為此,願我們今天不要再繼續活在罪中,順著情慾去行,而是要靠著主的恩典遠離罪惡,行在神的旨意中!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9 0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