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下5: 1-27>

[複製鏈接]

3347

主題

336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28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下5: 1-27】【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借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麻風……。】在列王紀下第五章中又記載了,以利沙所行的神跡,就是使亞蘭王的元帥乃縵的大麻風得醫治;先知僕人基哈西因貪財而得了大痲瘋。本章首先說到:【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借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麻風。】「亞蘭王的元帥乃縵」,「亞蘭王」曾經與以色列立約停戰(王下8:7);「元帥」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所以在亞蘭王的心中「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借他使亞蘭人得勝」,就是曾先後圍攻撒瑪利亞城並擊敗亞述人。「他又是大能的勇士」,指他是能征善戰的人。「只是長了大痲瘋」。「大麻風」泛指各種慢性皮膚病。長大麻風的人,在以色列要被隔離(利13:45),而乃縵卻仍然能接近亞蘭王,可能他的病情還沒有惡化,但後果也將非常嚴重,所以成了乃縵心中的大事。【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風。』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風。『】「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是以掠奪為目的,聚眾侵擾鄰國。「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小女子」指年幼的小女孩。這女孩可能經輾轉賣給乃縵家為奴僕,被指定服事主母。「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巴不得」表示真誠的心愿;「我主人」指元帥乃縵。「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特指先知以利沙。「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風」。顯示這位小女子深信先知以利沙具有神的大能。「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就是乃縵進到王宮裡面,向亞蘭王奏告。「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以色列國的女子」,是指服恃自己妻子的以色列人奴僕」。「如此如此說」,就是要他「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醫治他的大麻風。「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王同意乃縵前往以色列國,並讓他隨身攜帶王的親筆書信。「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銀子十他連得」,指銀子的重量約340公斤。「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金子六千舍客勒」,指金子的重量約70公斤。「衣裳十套」指十套貴重的外衣。「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此時「以色列王」是亞哈的兒子約蘭王;「信上說」指亞蘭王的親筆書信內容。「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風」。這表示亞蘭王和乃縵並不認識以色列的先知以利沙,但認為先知是為國王服務的,所以直接找以色列王。因亞蘭是戰勝國,所以亞蘭王給以色列王寫信的口氣是命令式的。

【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麻風。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表示悲憤,因他認為亞蘭王的親筆書信是強人所難。「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當時的人公認大麻風是絕症,唯有神才能醫治。「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麻風」,「這人」指亞蘭王。「你們看一看」就是讓眾人來評理。「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是指對方有意找碴。「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神人」是先知的另一稱呼;「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這問話是責備約蘭王對神沒有信心,因他在摩押已經歷過神跡(3:20)卻對神毫無信心;「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那人」就是指亞蘭王的元帥乃縵,身上長了大麻風。「到我這裡來」表示他願意醫治他,「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先知的話不是靠自己,而是有信心,知道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站在門前」因未受屋主邀請,不擅自進門,表示尊重。

【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凈。』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麻風。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凈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凈』」。「使者」是指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這是考驗乃縵是否聽從先知的話。「你的肉就必復原」,就是治好大麻風,恢復正常。「而得潔凈」指在禮儀上判定大痲瘋的災病得著醫治(利13:17)。「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麻風」。「發怒」是他因未受到禮遇,「走了」就是不再指望神人的醫治。「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指耶和華是以利沙的神,而不是乃縵的神。「在患處以上搖手」,這是異教徒驅魔治病的念咒儀式,乃縵預期以利沙會用法術來「治好這大痲瘋」。「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凈嗎?『」「大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亞罷拿」是今天的巴拉達,這河流經大馬色的心臟地帶;「法珥法」就是阿瓦流經大馬色南方。「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這兩條河都比以色列的約旦河更清澈,「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凈嗎?」但以利沙卻故意讓乃縵去混濁的約旦河「得潔凈」,好讓他知道,能讓他「得潔凈」的不是人、不是河水、也不是法術,而是對耶和華神的順服。乃縵因為走投無路,才帶著盼望來戰敗國求醫治,當他看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心裡可能已經涼了一半。現在以利沙又態度冷淡,還讓他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他的那點盼望再也撐不下去了,「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

【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凈呢?』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凈了。】「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凈呢?『」「我父」表示尊敬。「一件大事」是指勞神費力的事,「沐浴『表示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於是乃縵下去」,就是下到河裡,「照著神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沐浴七回」,「沐浴七回」指全身浸入水中七次。「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凈了」。「復原」就是恢復到沒得病以前的狀況,「好像小孩子的肉」就是完全的醫治,「潔凈」指禮儀上的潔凈。約旦河並沒有特別之處,河水也不能醫治麻風病。但是,當乃縵完全順服神的權柄,「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以後,就立刻得著了完全的醫治。【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一切跟隨他的人」指他的眾僕人。「回到神人那裡」回到先知以利沙那裡。「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知道」指經歷上的認識,「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這是世人都當承認的宣告。「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僕人」是謙卑的自稱;」禮物」表示衷心的感謝。「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以利沙堅決不肯接受乃縵的禮物,為了不讓乃縵誤會,這是他行神跡的用意。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乃縵索取以色列的泥土,以為這樣才可以築壇向神獻祭。「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我主人」指亞蘭王。「臨門」是亞蘭人諸神之首哈達風暴之神的別名,亞蘭王經常率文武官員進臨門廟叩拜。「我用手攙他」顯示乃縵被亞蘭王所倚重;「屈身」指跪拜。乃縵的意思是職責所在,不能不隨著王叩拜偶像假神,這並非他心甘情願的事,所以求神饒恕。乃縵的兩個請求,表明他雖然真誠地接受神、尋求神,但他還沒有完全認識真理,更不能完全遵行誡命。但以利沙沒有責備他,也沒有向他傳講律法,而是讓他「平平安安地回去」。因以利沙是一位真正憑信心事奉神的僕人,他不但忠心地執行神所安排的事,也忠心地不做神沒有安排他的工作。

【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就是基哈西不同意以利沙不接受乃縵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因基哈西貪圖錢財的心意已定,他就要快快採取行動。「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基哈西只是以利沙的僕人,亞蘭的元帥乃縵卻「急忙下車迎著他」,表示對先知的尊重,並且認為以利沙一定有緊急的事情要找他。「都平安嗎?」意思是有何重要的事?「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以法蓮山地」位於撒瑪利亞的南方,而乃縵此時正在從撒瑪利亞往北回亞蘭的路上,故乃縵不會見到他們,謊言不至於被拆穿。「一他連得銀子」約34公斤重;「兩套衣裳」指兩套貴重的衣裳。「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乃縵非常真誠地送了基哈西「二他連得銀子」和「兩套衣裳」,還很體貼地派兩個僕人「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基哈西沒讓乃縵的僕人們直接將禮物交給以利沙,而是放在他所住的房間里。

【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裡去。』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仆婢的時候呢?因此,乃縵的大麻風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麻風,像雪那樣白。】「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以利沙這樣問基哈西,是給他坦白認罪的機會。「回答說:『僕人沒有往那裡去』」。其實基哈西已經離開有一段時間了,還想瞞騙他的主人。「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仆婢的時候呢?『」這表示以利沙已經知道,基哈西從乃縵手中騙取禮物的一切情節。但以利沙告訴他為了貪圖這些不正當的財物,以致神的名受玷污。「因此,乃縵的大麻風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麻風,像雪那樣白」。結果消失在乃縵身上的大麻瘋,現在生在基哈西身上。從此基哈西不但與先知以利沙隔絕,與他的親友隔絕,也和神永遠隔絕!同樣今天貪財的心也危害信徒的靈命,當我們去貪戀他人的財物時,也會染上心靈的大麻風!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以基哈西悲局,作為我們的鑒戒!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