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視頻] 新解道德經55赤子說(二)

[複製鏈接]

931

主題

1428

帖子

6544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5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24-10-27 09: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視頻講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kj2wGEjkg



相關文案:主話題:赤子說(二)
解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赤子說——(續)
知和曰常(一般,普通;平常;不變,經常;時常,常常)。知常曰明(明亮;明白;清楚;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楚;心地光明;視覺;懂得,了解;次於今年、今天者)。益(好處;有益者;增加;更加)生(生育;生存,活;生長;生計;生命;生平;具有生命力者,活的;產生,發生;使柴、煤等燃燒;果實未成熟;食物未煮熟;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生疏;生硬,勉強;很;學習之人,學生;讀書人;戲曲角色;後綴)曰祥(吉利)。心(心臟;思想之器官和思想、感情等;中心,中央之部分;二十八宿之一)使(派遣,支使;使用;讓,叫,致使;假如;奉使命辦事之人)氣(氣體;特指空氣;氣息;指自然界冷熱陰晴等現象;味兒;人之精神狀態;人之作風習氣;生氣,發怒;使人生氣;欺負,欺壓;中醫指人體內能使各器官正常發揮機能之原動力;中醫指某種病象)曰強(力量大;感情或意志所要求達到之程度高;堅強;使用強力,強迫;優越,好;勉強;強硬不屈,固執)。物(東西;指自己以外之人或跟自己相對之環境;內容,實質)壯(強壯;雄壯,大;加強,使壯大;舊時中醫艾灸,一灼叫一壯;壯族,舊作僮)則(原則,規則,規範;效法;連詞;列舉原因或理由;是,乃是;卻,於是)老(年歲大;老年人;婉辭,指人死;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很久以前就存在;陳舊;原來的;蔬菜長得過了適口之時期;食物火候大;變質;顏色深;長久;經常;很,極;排行在末了者),謂(說;稱呼,叫做)之不道(道路;水流通行之途徑;方向,方法,道理;道德;學術或宗教之思想體系;屬於道教者,道教徒;指某些反動迷信組織;行政區域名;說;用語言表示情意;以為,認為),不道早(早晨;很久以前;時間在先者;比一定之時間靠前;問候語,用於早晨見面時互相招呼)亡(逃跑;失去,丟失;死;死去者;滅亡;同「無」:沒有,不,不論;同「毋」:表示禁止或勸阻,不應,不該,不要,不宜)。
即把東西放在嘴裡,不咽下也不吐出,乃帶有某種意思、情感等,對於公德之推崇和重視便是這個樣子;可以比較、比喻、比方、仿照對待親生赤裸嬰兒或幼崽之態度,有關這一點,無論是動物還是人,在繁衍和傳承方面都會自覺於仁愛。
蜂、蠍、蜈、蛇不該用毒刺去蟄自己所生之幼兒,凶禽狠獸也本不該去搏殺自己之幼崽;此天性乃公禮區別且高級於進化和演變其互競相殺之私禮模式。
動物叨崽子,人類抱孩子,不會像獵食或勞動時那樣去使用蠻力,其骨頭雖硬卻用力微弱、肌腱雖韌卻綿軟柔和,但都能夠牢牢把握而不使掉下來;自此顯見,仁愛不是管轄、佔有、恩賜,而是責任、擔負、寄託。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都不會去掌控雌雄交媾時其剝削和奉獻、減少和增加、投入和擁抱,其不計較、不平均、不等級、勿需恰巧或正好、不用付賬及兌現於氣勢旺盛之一發而不收其心甘情願之付出且享受快樂,那是體內生命之精華而至於極最之繁衍和傳承模式其基本現實淺見與初識;那麼人文授受也便是如此,文之道、母之道、君於子之道於上行下效之表率其仁愛也便是如此。
人文土地和種子,乃對於信息、訊悉之授受,其自始至終於每一天標誌性傳遞文明開明之覺悟,卻不是如平整土地般以指令或口令去施以馴化和調教於洗腦、蠱惑、欺詐和愚弄而使迷信與盲從;自醒、自覺、自察、自製於自省自律其自作主,乃人文容融其實至名歸也。
把握人文容融於和平理念便是公權社會之常態。把握容納融合之社會風尚於常態,乃文明開明之覺悟於自我把握其自作主也。
一切有益於新生事物者,有益於幼下其社會低位及弱勢群體者,便是仁愛之吉祥。
人文思想覺悟於公禮之公心,居於長上者富於社會責任及使命擔當,那麼富與貴者便會在公禮風尚之社會裡以養尊處優為恥、以炫富顯貴為過、以欺貧凌弱為罪、以漠視窮困為瀆位而不配、以耍主子派頭而作威作福為騙子和盜匪;這才是德能賢品之優越,這才是貴族紳士之風範,這才是文明開明之覺悟於公禮其大勢所趨之強大。
人們對於自身周遭之生存生活環境,不可有太多依賴,也不可隨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環境乃萬物於天下,其不是客觀法理,任何私禮以其繁文縟節之形式而妄圖一手遮天、一己獨大於馴化調教其強行規範幼下而形成之現實局限及時代局限終將被打破而老去為歷史;這便是說,地,終歸不是天,私禮也不是公禮;作為欺騙和愚昧之陳規陋習早就有,卻一直被人文社會移風易俗於矯正、匡複、改進而使之或逃跑、或被丟棄或被禁止。
長上對幼下如對親生嬰兒般之仁愛,即母之道、文之道、君於子之道。
——(完)

有一種人雖沒有權力卻想要解決社會問題乃以和平使者之身份傳遞文明開明之覺悟於各種爭端,此斡旋者之所作所為即聖人之事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