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姓因懼怕而發怨言>

[複製鏈接]

3246

主題

3266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10-21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百姓因懼怕而發怨言>
讀經【出14: 8-12】【耶和華使埃及王法老的心剛硬,他就追趕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是昂然無懼地出埃及……。】在出埃及記第十四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以色列百姓因懼怕而發怨言。因【耶和華使埃及王法老的心剛硬,他就追趕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是昂然無懼地出埃及。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馬兵與軍兵,就在海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力洗分,在他們安營的地方追上了。】「耶和華使埃及王法老的心剛硬」,就是神任憑法老的心剛硬,「他就追趕以色列人」。於是法老所率領的埃及軍隊包括戰車隊、馬兵隊和步兵隊,一齊追趕以色列人。結果他們「就在海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力洗分」,就是在以色列人「安營的地方追上了」。而當【法老臨近的時候,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怕,向耶和華哀求。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侍埃及人嗎?因為服侍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時,因他們看見神的大能,他們就「昂然無懼地出埃及」。現他們看見看見埃及的軍隊追來,而他們正處在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的境遇中,他們就因懼怕「向耶和華哀求」。他們向神哀求是因為面對絕境,不得不向神哀求,不是出於他們對神的信心。所以他們同時向摩西大大地發怨言,這是出埃及后以色列人第一次發怨言。此時此刻的以色列人,把在埃及看到的神的大能,他們所得到的恩典,忘得一乾二淨。他們因懼怕埃及人的戰車馬兵,就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以色列人看到埃及的追兵,就自認必死無疑,便向摩西抱怨。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的美意,他們講這話就是忘恩負義。「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他們後悔聽摩西的話而跟隨他的帶領,這就是無視神帶領他們離開埃及曾經施展的大能。「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嗎?」他們現在面臨滅頂之災的可能,就說還不如在埃及受苦被奴役。「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在巨大的恐懼面前,以色列人情願再回去當奴隸,世世代代服侍埃及人。他們甘願放棄自由,寧願回埃及去作奴僕,這真是硬著頸項的百姓!(32:9)

以色列人因為看見「埃及人趕來」,馬上就忘記了十災的經歷,忘記神的大能,也看不見雲柱和火柱的引領,所以開始懼怕、抱怨。而且他們每次發怨言,都是忘記了神的話,都會發泄一下對埃及的懷念。所以在以色列人所發的怨言中,他們屢屢提到「埃及」、「埃及」、「埃及」。以色列百姓這樣發怨言就顯明了,他們這個時候既不相信是神打發摩西帶領他們到此地的,也不相信神有能力救他們脫離這樣的絕境。他們以為一定死在海邊,但結果因神的拯救,法老和追兵全軍覆沒在紅海中,他們不但沒有死,還過了紅海。然而此後40年,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路上,他們所充滿的是抱怨、不信、背叛,神就使整整一代以色列人都倒斃在曠野。但神始終沒有丟棄祂的百姓,最終還是把他們領進應許之地:迦南地。而以色列百姓發怨言,不但證明他們不滿意神所作的事,也證明他們對神存悖逆和怨恨的心。本來神引導他們所走的路,都是與他們有益的。神為他們所安排的一切,都是出於祂最慈愛的意旨,因此以色列百姓向摩西發怨言是極大的罪!在哥林多前書十章中,使徒保羅勸誡信徒當遠避的五樣罪是:【不要貪戀惡事】,【不要拜偶像】,【不要行姦淫】,【不要試探主】,【不要發怨言】。這前四樣罪是何等重大,何等可惡,但使徒把「發怨言」與這四樣大罪同列,這足可使我們明白髮怨言是何等大的罪。然而發怨言也是我們容易說而且是時常說的話。若事情稍微有些不順心:或身體患病,或事業受損,或財物喪失,或遭遇一些他人的誤會、攻擊、逼迫、反對等,便立時就會發怨言,不是說自己怎麼這樣不幸,便是說神不慈愛,不公義,忘記了我,遺棄了我,將我拋在這可怕的「曠野」。因此今天我們蒙了神的恩惠得了神的拯救以後,對神所發的怨言也是難以計數。而以色列民在曠野因為遭遇一些艱難便向神發怨言,因而受到神的懲罰。為此,願我們今天無論在任何環境中,切不可口出怨言,以致蹈以色列民的覆轍。我們要信靠神的大能,仰望神的恩典!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8: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