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出13: 1-22>

[複製鏈接]

3246

主題

3266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1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4-10-18 0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出13: 1-2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在出埃及記第十三章中記載了,神籍摩西命令以色列要將頭生的歸神;神帶領百姓繞道而行;神日間用雲柱,夜間用火柱帶領百姓離開埃及。首先【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聖歸我。』】「耶和華曉諭摩西說」,表示以色列人要將頭生的歸神,是出於神的命令。在逾越節當晚,【埃及地所有的長子」,都被神擊殺了】(12:29),而「以色列中凡頭生的」,因逾越節的羔羊被殺流血代替了他們,他們是神所救贖的,因此就是「要分別為聖歸」神。人「分別為聖」的方式是事奉神。後來神【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在會幕里事奉神(民3:12)。牲畜「分別為聖」的方式,是「獻給耶和華為祭」。【摩西對百姓說:『你們要記念從埃及為奴之家出來的這日,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你們從這地方領出來。有酵的餅都不可吃。亞筆月間的這日是你們出來的日子。】「摩西對百姓說:你們要紀念從埃及為奴之家出來的這日」,就是要他們「紀念」神救贖的恩典。「埃及為奴之家」,指埃及地是以色列人在彼被奴役作苦工的地方,「這日」就是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的頭一日。「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你們從這地方領出來」,指神使十災臨到埃及人身上,迫使法老容許以色列人出埃及。「有酵的餅都不可吃」,就是要他們過感恩分別為聖的生活。「亞筆月間的這日是你們出來的日子」。「亞筆月的這日」就是正月十四日,這日是以色列人從埃及地出來的日子,又是他們建國日的日子。【將來耶和華領你進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就是祂向你的祖宗起誓應許給你那流奶與蜜之地,那時你要在這月間守這禮。你要吃無酵餅七日,到第七日要向耶和華守節。這七日之久,要吃無酵餅;在你四境之內不可見有酵的餅,也不可見發酵的物。】「將來耶和華領你進」,「你」指全體以色列人視如一人。將來神要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地,當時迦南地還住著「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而迦南地「就是祂向你的祖宗起誓應許給你那流奶與蜜之地」,「你的祖宗」,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指神與以色列人的祖宗立約(創17:7-8等);「流奶與蜜之地」,指物產豐富之地。「那時你要在這月間守這禮」,「那時」指進入迦南地之後。「這月間」指正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守這禮」就是要以色列人守逾越節並其後的七天無酵節。「你要吃無酵餅七日」,指在無酵節的七天里不可吃有酵的餅。「到第七日要向耶和華守節」,「第七日」就是正月二十一日,「守節」指當有聖會以紀念此節日。「這七日之久,要吃無酵餅」,指七日從頭到尾,都要吃無酵餅。「在你四境之內不可見有酵的餅,也不可見發酵的物」,「四境之內」指以色列人居住之地,「發酵的物」指酵素或酵粉,「不可見…」,是為了叫他們過分別為聖的生活。逾越節和除酵節並不是一次性的節期,所以舊約聖經後來都有記載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和除酵節。

【當那日,你要告訴你的兒子說:「這是因耶和華在我出埃及的時候為我所行的事。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紀念,使耶和華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為耶和華曾用大能的手將你從埃及領出來。】「當那日」指日後,「告訴你的兒子說」,就是以色列人要把逾越節法告訴兒女。「這是因耶和華在我出埃及的時候為我所行的事」,「為我所行的事」,指逾越節當晚神擊殺埃及人的長子,迫使法老催促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地的事,就是把神救贖的恩典傳給他們的兒女。「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記念」,就是把經文中的律法記在羊皮紙上,藏在皮革小匣子里,繫於左腕上和前額上。「使耶和華的律法常在你口中」,指口中常誦念匣內所錄律法的條規。「因為耶和華曾用大能的手將你從埃及領出來」。就是要以色列人常常記得是神救贖了他們。【所以你每年要按著日期守這例。】就是叫以色列人每年正月要守逾越節和除酵節。【將來,耶和華照他向你和你祖宗所起的誓,將你領進迦南人之地,把這地賜給你。那時你要將一切頭生的,並牲畜中頭生的,歸給耶和華;公的都要屬耶和華。」
【出十三13】「凡頭生的驢,你要用羊羔代贖;若不代贖,就要打折它的頸項。凡你兒子中頭生的都要贖出來。】「將來,耶和華照祂向你和你祖宗所起的誓」,神曾向以色列的祖宗起誓將迦南地賜給他們,將來神必定領他們進「進迦南人之地,把這地賜給」他們。神必親自成就祂所作的應許。「那時你要將一切頭生的,並牲畜中頭生的,歸給耶和華」,以色列人既然蒙神這麼大的救恩,就當有所感恩回報,將一切頭生的牲畜分別出來要奉獻給神。「公的都要屬耶和華」,指頭生牲畜中母的除外,公的都是屬神的。「凡頭生的驢,你要用羊羔代贖」,「驢」屬於不潔的牲畜,所以不能獻給神,故用羊羔代贖。「若不代贖,就要打折它的頸項」,驢的頸項一旦被打折,就變為無用。「凡你兒子中頭生的都要贖出來」,以色列人的長子都要歸神為聖,但不是獻他為祭,而是用五舍客勒銀子贖回(民3:47)。

【日後,你的兒子問你說:『這是什麼意思?』你就說:『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那時法老幾乎不容我們去,耶和華就把埃及地所有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殺了。因此,我把一切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但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經文,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日後,你的兒子問你說:這是什麼意思?」指將來所出生的兒孫後輩,他們不懂為什麼要將頭生的牲畜歸給神、長子則必須付贖金?「你就說:『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在過節的期間,父母要教導兒孫後輩,使他們明白逾越節當晚所發生的事,就是耶和華把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使他們脫離埃及的苦役。「那時法老幾乎不容我們去」,當以色列人還在埃及地服苦役時,法老雖然歷經九次災禍,仍然頑強抗拒,不容許以色列人出離埃及。「耶和華就把埃及地所有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殺了」,這是指在逾越節當晚所發生的第十災。「因此,我把一切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但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因為耶和華救贖了他們,這就是他們要把「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又要「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的原因。「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經文」,父親對兒子說,你要記念耶和華的救贖,好像在你手上作記號一樣,又像在額上作經文一樣,不可忘記。「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這就是神的救贖。

【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因為神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所以神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兵器上去。】「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指摩西率領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的時候,他們從蘭塞起行,往疏割去(12:37)。「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若是沿著非利士的路走,三日便可到了曠野,再幾天就到迦南了,這是最近的路程。「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神這樣做有祂的目的,「因為神說:『恐怕人民看見戰爭而後悔,就回埃及去」」,神知道以色列人現在還沒有準備好爭戰,更沒有能力與非利士人爭戰。他們在埃及的奴役之下變得軟弱,如果讓他們「遇見打仗」,必然會「後悔,就回埃及去」。「所以神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繞道而行」指迂迴而不走直路。「走紅海曠野的路」,就是走西奈曠野的路。神帶領百姓「走紅海曠野的路」,不但是為了截斷以色列人的退路,也是為了造就他們。摩西多次對法老說他們要出到曠野去事奉神,所以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他們事奉的禮必須設定,律法之約必要確立,這些都需要在曠野里成就。「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兵器上去」,以色列人獲得兵器,可能是在出埃及時向埃及人索要的。

【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人嚴嚴地起誓,對他們說:『神必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一同帶上去。』】「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約瑟的骸骨經香料熏后裝在棺材里(創50:26)。因為【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搬上去。『】(創50:25)約瑟就是要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將他的骸骨帶到迦南,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就是完成先祖的遺願。這不僅是履行他們對約瑟的誓言,更是感恩,知道神的應許一定要成就,他們也必將進入迦南。這是對他們的鼓勵,也堅定他們的信心。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時,就帶著約瑟的屍體東遷西移,最後把它埋葬在示劍,是他兒子以法蓮的地,等候復活之日。【他們從疏割起行,在曠野邊的以倘安營。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現在「他們從疏割起行」,並「在曠野邊的以倘安營」,「安營」指立起帳棚就地休息過夜。「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白天「雲柱」在行列的前頭移動,就是神帶領以色列人往前。「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夜間在一片暗黑中,火柱所發出的亮光可供以色列人照明之用。「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神藉此帶領以色列人日夜往前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雲柱」、「火柱」是神同在的標記,是對神百姓的引導,也是對神百姓的保護。曠野白天炎熱,雲柱可以給人遮蔭,夜晚寒冷,火柱可以給人溫暖和照明。此後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間,神一路用恩典扶持和帶領自己的百姓。今天神也是一路用恩典扶持和帶領我們向前行。為此,願我們都要走在神所引導的路上,活出蒙神賜福的人生!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