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浪漫博物館/歌德出生地-晚期故居

[複製鏈接]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0 19: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1 20:37 編輯


德國浪漫主義博物館
2021, 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浪漫主義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 展覽內容是德國自由大學在過去 100 年中收集的關於德國浪漫主義的藏品, 世界獨一無二.
由麥克勒建築師 MÄCKLERARCHITEKTEN 開發的博物館建築提供約 1,200 平方米展覽面積, 另 400 平方米用於臨時展覽. 博物館的建築所有者是市政住房協會 ABG FRANKFURT HOLDING.
法蘭克福 Hirschgraben 建築的三大特色是: 作為一座沒有窗戶的博物館, 保護敏感展品免受紫外線輻射, 並獨立於此在 Hirschgraben 上開發街道立面.
作為重建的歌德故居附近的 Hirschgraben 博物館, 在城市規劃方面加強了這一文化遺產.
在博物館建築中採用浪漫主義理念
圖片概覽: Alexander Paul Englert
圖片文字: Eckhart Matthäus
麥克勒建築師
紹曼凱 101
60596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www.chm.de
https://chm.de/en/romantik-museum/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ung/2-obergeschoss/
摟草打兔子, 在大學網站上發現了博物館詳盡說明, 圖片眾多, 得來全不費工夫. 網站里還有歌德故居布展和文物等詳盡介紹, 而且都有英文版.
估計又是一個馬拉松帖子, 旅遊淡季臨近, 估計又寫不完了.  
-
這個博物館排名靠後
-

浪漫的覺醒
「神秘之路通向內心」
二樓介紹
浪漫主義運動始於十八世紀末. 當時歐洲正經歷政治動蕩, 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1789)及其後果. 與此同時, 人類的自我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青年歌德的作品和狂飆突進運動的文學作品 literature of Sturm und Drang 已經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在哲學中, 感知主體成為關注的焦點, 用諾瓦利斯的綱領性話語來說: 「神秘之路通向內心. 永恆及其世界、過去和未來存在於我們的內心, 或者任何地方.」 現在, 不僅是理性思維, 而且感官、激情、情感和想象力也被視為人類的基本能力. 藝術家—男性和越來越多的女性—從藝術的傳統目的中解放出來, 用他們的幻想創造自己的世界. 由此開啟了一個新的藝術歷史時代. 浪漫主義的美學綱領是對危機體驗的表達, 同時也是克服危機的嘗試. 對現狀的不滿使渴望成為中心主題和生活方式. 人們對意識的界限產生了興趣, 研究自然並取得了開創性的發現. 在這個過渡時期, 浪漫主義引入了對當下產生影響的詮釋和表達形式. 它表達了至今仍困擾著我們的希望和恐懼.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schoss/spiegelwald/

浪漫的孤獨之地 ROMANTICALLY LONELY PLACES
哈茨山的瓦肯羅德和蒂克 Wackenroder and Tieck in the Harz Mountains, 1794
物品
在這個裝置的展示櫃里有一封 1794 年夏天寫的信. 正文中包含了稱呼「meine Liebe」(「親愛的」), 信是用 kurrent 書寫的, 這是一種長期廣泛使用的字體.
作家威廉·海因里希·瓦肯羅德 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 剛剛和他的朋友兼同學路德維希·蒂克 Ludwig Tieck 徒步和騎馬遊覽了哈茨山. 現在他在附近的哥廷根. 在信中, 他詳細描述了這次旅行: 「大自然是我們這次旅行的主要原因; 我們忽略了礦山和人們稱之為有用和有教育意義的一切.」 換句話說, 這兩個年輕人經歷了一段與眾不同的教育之旅: 我們「在浪漫而孤獨的地方享受快樂」. 「浪漫」一詞在這裡尤為引人注目. 德語「romantisch」源於「Roman」, 即「小說」一詞. 因此, 它最初的意思是「像小說一樣」, 主要用於指代自由編造的故事和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儘管有些輕蔑.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情況發生了變化: 從英國開始, 人們開始更加重視虛構和奇妙的東西. 在十八世紀末—也就是寫這封信的時期—想象力越來越受到重視:現在, 「浪漫」一詞實際上成為對由感覺和幻想塑造的世界的感知的簡寫. 「romance」和「romantic」這兩個詞至今仍在使用. 寫字檯上方的牆壁展示給人留下了與日常生活中的這個語義場相關的豐富術語和含義的印象. 它還邀請你花點時間思考一下, 當你聽到「浪漫」或「浪漫」這個詞時, 你會想到什麼. 順便說一句, 瓦肯羅德的信的收件人是索菲·蒂克, 他的朋友路德維希的妹妹. 通過在信中與她分享這段經歷, 他擴大了這兩個男人的友誼紐帶, 包括了一個女人. 這給我們帶來了浪漫主義的另外兩個重要主題: 友誼和兩性關係.
-
這封信證明了浪漫主義對友誼的重視. 它還表明這種親密關係不僅限於同性, 男女之間也存在這種關係. 回顧往事, 瓦肯羅德總結了他和蒂克在哈茨山之旅中遇到的情況, 並解釋了他們踏上旅程的原因. 為了表明他與當時不在場的索菲·蒂克的親密關係, 他與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
大概過了一下博物館網站的基本內容, 所有傢具和油畫均有照片和說明, 估計是以前教學用的. 看來是太細了, 估計文字僅用四分之一即可. 也許因為是第一個展室(樓下都是與森林/自然有關的浪漫). 策展人為牛津大學博士.
-
這個大房間的焦點是魏瑪的小公爵府邸, 這裡成為歌德生活的中心; 他在那裡獻身於政治、藝術和科學, 直到生命的盡頭.
1775 年, 卡爾·奧古斯特公爵 Duke Carl August 邀請《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作者來到魏瑪. 這位 18 歲的年輕人剛剛接管了政府, 他尋求的對話夥伴不是政治家, 而是詩人. 這種態度與魏瑪通過公爵的母親安娜·阿瑪莉亞獲得的特殊地位相一致. 她把這個小公爵府邸變成了繆斯宮廷, 引進了作家、藝術家、哲學家和音樂家, 並推廣圖書館和劇院. 歌德在那裡結識了維蘭德、繆斯和夏洛特·馮·施泰因, 後來赫爾德也加入了進來. 歌德一直住在那裡直到去世, 他擔任政治職務並被提升為貴族. 1786, 他退出魏瑪社會兩年, 前往義大利旅行. 回國后, 他將活動範圍轉向藝術和科學. 他與席勒 Schiller 密切合作出版雜誌, 與魏瑪藝術之友一起發起有獎競賽, 負責建築項目、圖書館和劇院. 但最重要的是,他創作了大量文學和科學作品. 這個特殊圈子的肖像最初是由海因修斯、克勞斯和克勞爾等宮廷藝術家創作的. 公爵夫人和她的兒子們呈現出華麗的晚期巴洛克風格,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年輕的卡爾·奧古斯特已經剪短了頭髮. 與此同時, 魏瑪古典主義的聖人—維蘭德、席勒、歌德,還有著名的女演員卡羅琳·馮·海根多夫和公主瑪麗亞·帕夫洛夫娜—幾十年後由庫格爾根、施蒂勒、赫奇和蒂施拜因繪製. 歌德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也出現在圖像中, 或如戴王冠的塔索般真人大小, 或如狂野夜晚中的妖王般小巧而有氣氛.

卡爾·奧古斯特·埃布王子 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
約 1769/75, 布面油畫
卡爾·奧古斯特, 未來的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大公, 在這幅肖像中大約十二歲. 面容仍然像個孩子, 但他的姿勢和著裝已經暗示了這位世襲王子未來的統治者身份. 男孩手持權杖和勳章, 戴著假髮, 系著腰帶, 手撐在身側, 顯得精力充沛, 威風凜凜. 這幅畫是約翰·格奧爾格·齊塞尼斯原作複製品, 由宮廷畫家兼王子的藝術老師約翰·恩斯特·海因修斯創作.

康斯坦丁·馮·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親王
1769/74, 布面油畫
乍一看, 卡爾·奧古斯特和康斯坦丁兄弟的肖像看起來很相似. 兩人都身穿灰藍色的白隼勳章, 戴著假髮. 但年輕的康斯坦丁有更大的自由: 他的姿勢更加精緻和隨意, 他忙著畫畫, 畫畫工具和紙張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公爵夫人讓她的兒子們接受了全面的音樂和文學教育, 並將克里斯托夫·馬丁·維蘭德帶到魏瑪來教育王子們.

安娜·阿瑪莉亞·赫爾佐金·馮·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 ANNA AMALIA HERZOGIN VON SACHSEN-WEIMAR-EISENACH
1780, 布面油畫
安娜·阿瑪莉亞公爵夫人 Duchess Anna Amalia 還是年輕寡婦, 不到 19 歲, 她一直掌管公國國事, 直到兒子卡爾·奧古斯特成年. 這幅肖像描繪了這位公爵夫人身著華貴服飾, 舉止優雅. 然而, 畫家並沒有用勳章或王冠來形容她是攝政王, 而是用一張樂譜和一架鋼琴來形容她是一位音樂和藝術愛好者. 她支持藝術, 把魏瑪變成了文化中心, 她自己也是業餘作曲家.
-
歌德畫廊
104
魏瑪
政治、藝術和學術
-
魏瑪共和國 Weimar Republic/德意志共和國 German Republic
德國歷史[1918–1933]
魏瑪共和國是 1919-1933 的德國政府. 之所以這樣稱呼, 是因為通過其憲法的議會於 1919年2月6日至8月11日在魏瑪舉行會議. 2月11日, 議會選舉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為德國總統.
(總理海因里希·布呂​​寧希望通過預算, 但在面臨議會僵局后, 他訴諸於第 48 條下的總統緊急權力, 通過法令實施其計劃(1930年7月16日). 由於無法解決國家經濟問題, 他無視國會, 通過總統法令進行治理, 加速了向右翼獨裁的轉變.
道威斯計劃是一份關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賠款的報告, 由美國金融家查爾斯·道威斯領導的專家委員會起草, 並於 1924 被盟國和德國接受. 該計劃規定重組德國國家銀行, 並向德國提供 8 億馬克初始貸款. 道威斯計劃似乎效果很好, 以至於到 1929 年, 人們相信可以取消對德國的嚴格控制並確定總賠款)......
-
這個段子是在大英百科讀過的最長者. 以前沒讀過這個階段的德國簡史. 文獻中擦邊兒的較多-一次大戰, 蘇聯和凡爾賽和約等.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 ... s-of-crisis-1920-23
歌德畫廊/8個展室
工作坊與大師 WORKSHOPS AND MASTERS
啟蒙與感性—自然與情感的力量 ENLIGHTENMENT AND SENSIBILITY-The Power of Nature and Feeling
維特與浮士德 WERTHER AND FAUST
魏瑪—政治、藝術與學術 WEIMAR-Politics, Art and Scholarship
亨利·富塞利—探索意識的邊界 HENRY FUSELI-Fathoming the Borderlands of Consciousness
友誼的殿堂 A TEMPLE FOR FRIENDSHIP
義大利—「在那裡, 我一生中第一次真正感到快樂」 ITALY-「There, where I was truly happy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約翰·戈特弗里德·赫爾德—詩歌是獻給世界及其人民的禮物 JOHANN GOTTFRIED HERDER-Poetry as a Gift to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s

浪漫博物館和歌德故居畫廊布展互有穿插, 可能是為了與歌德創作理念融會貫通. 讀了大學網站才弄明白.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the-galerie/weimar/  這個部分有7幅肖像

歌德, 《插圖工廠》
1840/50 左右, 紙上油畫
自從法國佔領他的家鄉哈瑙以來, 《拿破崙法典》就一直生效, 這使得這位猶太藝術家得以進入繪畫學院, 並在慕尼黑和巴黎學習. 奧本海姆成為法蘭克福最受尊敬的肖像畫家之一. 他畫了一幅他認識的歌德站在伊爾姆河畔公園的家門前的肖像畫. 奧本海姆以克里斯蒂安·丹尼爾·勞赫的雕像為藍本創作了這幅肖像畫. 歌德周圍是他作品中的場景, 包括《少年維特》、《威廉·邁斯特》和《浮士德》.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1 19:56 | 只看該作者

歌德故居畫廊 魏瑪—政治、藝術與學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3 02:42 編輯


約翰·路德維希·施特雷克 Johann Ludwig Strecker
黑森-達姆施塔特路易絲公主 LUISE PRINCESS OF HESSE-DARMSTADT
約 1774, 布面油畫
這幅路易絲公主肖像是在她與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的卡爾·奧古斯特訂婚之前創作的. 她 18 歲時嫁給了公爵, 並在歌德抵達魏瑪前不久前往那裡. 達姆施塔特宮廷畫家斯特雷克以清晰、近乎樸素的方式描繪了公主, 但絕對保留這位年輕女子柔和、依然年輕的面容. 在聖凱瑟琳勳章 Order of Saint Catherine 中, 他提到了家族與沙皇宮廷的關係.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n-hessen-darmstadt/

約翰·恩斯特·海因修斯 Johann Ernst Heinsius
卡爾·奧古斯特·赫爾佐格·馮·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
1780/81, 布面油畫
這幅年輕公爵肖像畫輪廓分明, 身著制服, 領子整齊, 展現了統治者肖像畫的經典元素. 這與他的髮型相矛盾: 卡爾·奧古斯特不戴假髮, 頭髮剪得很短. 「瑞典頭」是一種政治宣言. 佩戴者樹立了反對舊政權傳統形式的榜樣. 尤其是在他統治的早期, 這位年輕公爵和密友歌德公開信奉狂飆突進運動理想.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en-weimar-eisenach/

弗朗茨·里彭豪森 Franz Riepenhausen
格雷琴在小屋中找到了珍貴的珠寶盒
約 1811/14, 布面油畫, 裱於木板上
早在歌德的戲劇《浮士德》Faust 被搬上舞台之前, 它就以圖像的形式呈現. 這通常以印刷插圖的形式出現, 而且通常由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家創作. 此外, 格雷琴在簡樸的客廳中發現了珍貴的珠寶盒, 這幅小畫也屬於歌德的《浮士德》的一系列圖像. 在製作這幅圖像時, 拿撒勒藝術家團體的成員里彭豪森正住在羅馬.
浮士德
浮士德是西方民間傳說和文學中最經久不衰的傳說之一中的英雄, 故事講述一位德國巫師或占星家將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 以換取知識和權力. 歷史上有一位浮士德, 實際上可能有兩個, 其中一個不止一次提到魔鬼是他的密友. 一位或兩位浮士德於 1540 年左右去世, 留下了一個錯綜複雜的傳說, 包括巫術和鍊金術、占星術和占卜術 astrology and soothsaying、神學和惡魔學  diabolical、巫術, 甚至雞姦. 當代參考資料表明, 他遊歷廣泛, 相當出名, 但所有觀察者都證實了他惡名昭彰. 當代人文主義學者嘲笑他的魔法壯舉是小氣和欺詐, 但他受到路德教神職人員的重視, 其中包括馬丁·路德和菲利普·梅蘭希頓. 諷刺的是, 相對默默無聞的浮士德卻被傳說為那個時代的代表魔術師, 而那個時代誕生了帕拉塞爾蘇斯、諾查丹瑪斯和阿格里帕·馮·內特斯海姆等神秘學家和預言家。浮士德死後聲名鵲起, 要歸功於第一本《浮士德書》Faustbuch (1587)的匿名作者. 《浮士德書》是一本關於古代賢者的故事集—賢者是精通神秘科學的智者—在中世紀, 這些故事被重新講述, 講述了梅林、阿爾伯特·馬格努斯和羅傑·培根等其他著名巫師的故事. 在《浮士德書》中, 這些人的行為被歸結為浮士德. 《浮士德書》中的故事敘述粗糙, 並以浮士德的受騙者為代價, 用粗俗的幽默進一步貶低了浮士德. 作者對地獄的生動描述, 對無情的英雄恐懼心理的描述, 以及對野蠻、怨恨、悔恨的惡魔梅菲斯特的創造是如此逼真, 以至於激發了讀者的某種恐懼.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findet-den-schmuck/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Faust-literary-character

約瑟夫·卡爾·斯蒂勒 Joseph Karl Stieler
卡羅琳·弗雷弗勞·馮·海根多夫·蓋布·雅格曼 CAROLINE FREIFRAU VON HEYGENDORFF GEB. JAGEMANN
1828/29, 布面油畫
卡羅琳·雅格曼是年輕女演員和歌手, 由伊夫蘭訓練, 在歌德指導下, 她在魏瑪宮廷劇院取得了成功. 她的父親是宮廷圖書管理員, 兄弟是魏瑪的畫家。25 歲時, 她開始與公爵交往, 後者將她提升為貴族. 這對夫婦育有四個孩子, 一直在一起直到卡爾·奧古斯特去世. 受統治者委託, 慕尼黑宮廷畫家約瑟夫·施蒂勒令人印象深刻地將這位歌劇導演描繪成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亞.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dorff-geb-jagemann/

費迪南·雅格曼 Ferdinand Jagemann
卡爾·奧古斯特·格羅舍爾佐格·馮·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
約 1816/17, 布面油畫
費迪南·雅格曼與大公卡爾·奧古斯特關係密切, 因為他是公爵情婦的兄弟, 早年受公爵撫養. 在維也納接受培訓並在巴黎和羅馬居住后, 雅格曼在魏瑪擔任肖像畫家. 這幅半身肖像是藝術家自己複製的稍大一些的版本. 它展示了這位近 60 歲的男人, 氣勢磅礴, 身著軍裝, 系著寬腰帶, 翻領上掛著勳章, 目光凝視遠方, 表情嚴肅.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en-weimar-eisenach/
--
歌德畫廊
101
工作室和大師
房間中的物品
第一個房間專門用於展示歌德青年時期的工作室和視覺藝術大師。
18 世紀中葉,法蘭克福的藝術仍被認為是一門可學可教的手藝。大師們在工作室里傳授藝術,並組織行會。這座城市的藝術生意興隆。受晚期巴洛克風格的影響,畫家們首先從荷蘭模式中汲取靈感,在工作室中專註於萊茵河風景、夜景、大火或靜物等主題。這座城市出現了許多收藏品,當時尚不成熟的藝術學術研究也蓬勃發展。約翰·卡斯帕·歌德是法蘭克福的收藏家和藝術推廣者之一。他專攻他周邊地區的當代繪畫,因此「多年來讓法蘭克福的所有藝術家都忙個不停」。他的兒子約翰·沃爾夫岡說,他從「年輕時」就認識了舒茨、特勞特曼和西卡茨等藝術家,並「經常去他們的工作室拜訪」,他還與摩根施滕家族的畫家很熟。對藝術的理所當然的接觸、從小就練習的精確觀察技巧,以及他家裡的藝術品味,對歌德的一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摩根施坦微型櫥櫃
1796-1830, 雙門摺疊櫃, 木版油畫
這幅帶翼祭壇畫是法蘭克福摩根施坦家族畫家的傳世之作. 摺疊櫥櫃對稱排列, 彙集了 75 幅作品的複製品, 這些作品大部分來自法蘭克福私人收藏, 並在摩根施坦家族的工作室進行了修復. 密集懸掛是當時繪畫收藏的特色; 歌德的父親也採用這種做法, 至今仍可在歌德故居看到. 超過一半的原作是 17 世紀荷蘭繪畫, 包括風景畫、風俗畫和肖像畫. 法蘭克福及其周邊地區活躍的當代藝術家的畫作也被複制, 例如約翰·格奧爾格·特勞特曼和約翰·海因里希·西卡茨. 1814年, 歌德本人也對摩根斯坦位於法蘭克福的工作室里的「家庭藝術祭壇」讚嘆不已.
博物館的圖片僅有90KB, 從其他地方借了一幅, 300KB (估計至少得 1-2GB 才能看清細節).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he-miniaturcabinet/

尤斯圖斯·容克 Justus Juncker
參觀畫家工作室
約 1759/63, 銅版油畫
容克描繪了 18 世紀中期一位成功畫家的工作室, 生動細緻. 當大師親自邀請女訪客繼續畫肖像時, 學徒和熟練工則忙著研磨顏料、繪畫和研究版畫. 容克將風景如畫的布景與莊嚴的空間和人物場景結合在一起, 從而將靜物、室內和風俗場景融為一體.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elier-eines-malers/

尤斯圖斯·容克 Justus Juncker
畫家工作室的吊燈展示了雕塑家的工作室. 這兩幅畫都給人留下了作品和空間的印象, 也給人留下了 1750 年左右藝術家的自我概念。他們組織成行會, 將自己視為工匠, 地位十分體面. 正如這幅畫所示, 雕塑製作分為幾個步驟, 從繪圖到石膏模型再到大理石製作, 古代提供了最崇高的例子.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t-eines-bildhauers/

約翰·格奧爾格·特勞特曼 Johann Georg Trautmann
自畫像
1752, 木板油畫
特勞特曼從當工匠起就住在法蘭克福, 他主要畫歷史畫和風俗畫, 以及人物頭像, 即所謂的 tronies. 他的原型是 17 世紀的荷蘭畫作, 尤其是倫勃朗的畫作. 特勞特曼深受法蘭克福收藏家的喜愛; 歌德的父親約翰·卡斯帕也購買了他的幾幅畫作. 在這幅自畫像中, 他展示了自己的職業屬性、畫筆和調色板, 並直視觀眾.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tern/selbstbildnis/

亨利希·塞巴斯蒂安·胡斯根 Johann Georg Edlinger
1781 年,布面油畫
作家兼藝術鑒賞家胡斯根是 18 世紀法蘭克福藝術生活最重要的記錄者。 1780 年出版的《法蘭克福藝術家與藝術作品新聞》中,他記錄了約翰·卡斯帕·歌德的藝術收藏品等。他還沉迷於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的版畫,並於 1778 年出版了其版畫的重要第一本目錄。胡斯根的父親設計了「奇妙的」天文鐘,歌德小時候非常欣賞它,自 1933 年以來,它一直擺放在法蘭克福的歌德故居。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sebastian-huesgen/

約翰·格奧爾格·特勞特曼 Johann Georg Trautmann
冬季風景畫, 橋樑和燃燒的建築物
約 1759/63, 布面油畫
在自傳《詩歌與真理》中, 歌德寫道, 特勞特曼「以倫勃朗為榜樣, 在封閉的燈光和反射以及有效的大火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夜間冬季風景畫中, 畫家戲劇性地並置了夜晚和熊熊的火焰、雪、冰和火的對立, 以符合 18 世紀中期法蘭克福收藏的品味.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ern/jahrmarktszene/

約翰·格奧爾格·特勞特曼 Johann Georg Trautmann
一年市場
約 1759/63, 布面油畫
七年戰爭期間, 法國佔領法蘭克福, 陸軍中將 François de Théas de Thoranc 從 1759年1月到 1761年5月駐紮在歌德家族宅邸, 這位熱愛藝術的伯爵非常欣賞約翰·卡斯帕·歌德的繪畫收藏, 並在逗留期間委託眾多當地藝術家為他在法國的宮殿創作作品。Trautmann 的《一年市場》和 Seekatz 的《教堂》都屬於委託作品,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ern/jahrmarktszen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3 01: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4 02:46 編輯

102
啟蒙與感性 ENLIGHTENMENT AND SENSIBILITY
自然與情感的力量
房間中的物品
下一個房間展示了當時的風格變化. 啟蒙與感性時代的特點是轉向自然和情感, 這也是年輕歌德的特點.
隨著 18 世紀後期的社會變革, 藝術也發生了變化. 畫家不再是工匠, 而是可以作為藝術家在社會地位上晉陞. 與此同時, 繪畫中也出現了一種改變的人的概念. 在新時代的肖像畫中, 伯爵的貴族身份不再僅僅通過華麗的服裝和傢具等傳統屬性來識別, 還可以通過他的舉止和個性表達來識別. 相比之下, 藝術家的年輕女兒可以通過她們的音樂才能和敏銳的自然主義在肖像畫中脫穎而出. 如果啟蒙運動反對做作的姿勢和情感, 那麼感性時代則要求將情感納入藝術類別. 文學如此, 藝術亦然, 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 用真實與情感的力量, 強烈反駁一切社會規則.
-
照片過多, 每個部分中相同畫家/類似題材的作品有所割捨.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und-empfindsamkeit/

約翰·克里斯蒂安·菲德勒 Johann Christian Fiedler
小男孩, 沃格爾福特恩
1756, 銅版油畫
菲德勒在達姆施塔特以肖像畫和小幅風俗畫聞名. 這兩幅兒童肖像畫精美地繪製在銅板上賦予了圖像特殊的光澤. 書桌前的男孩忘記了書本和筆記本. 相反, 他抱著鳥巢, 專心致志地餵養幼鳥. 因此, 這幅小場景也包含了對疏忽職責的男孩的警告.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e-voegel-fuetternd/

約翰·克里斯蒂安·菲德勒
一隻小貓和一隻小鳥
1756, 銅版油畫
與男孩不同, 吊墜中的女孩從畫面中向外張望. 她也忘記了自己的任務, 把編織籃推到了一邊. 男孩專心致志地看著小鳥, 而女孩則在和一隻小貓和一團毛線球玩耍. 吊墜看似隨意地呈現了平淡無奇的場景, 但實際上卻有深層的寓意, 講述了 18 世紀女孩和男孩接受的不同教育.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ner-katze-spielend/

宏偉的理想景觀與古代廢墟 I
約 1759/63, 布面油畫, 約翰·康拉德·西卡茨 (1719-1768)
克里斯蒂安·格奧爾格·舒茨也是托朗克伯爵在歌德父母家居住期間資助的畫家之一. 除了其他作品外, 舒茨還委託他創作了兩幅豎版畫, 在這兩幅畫中, 舒茨將古老的廢墟、風景和茂盛的植被以理想化的形式結合在一起, 所有這些都籠罩在柔和朦朧的光線中. 人物畫由畫家約翰·康拉德·西卡茨和弗里德里希·威廉·希爾特完成, 這種合作在當時相當常見.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t-antiken-ruinen-i/

土耳其宮廷畫家畫作
約 1780/85, 布面油畫
宮廷畫家老蒂施拜因, 又名卡塞勒·蒂施拜因, 社會地位顯赫. 在他家華麗的正式客廳里, 他的女兒阿瑪莉和威廉敏娜的雙人肖像與其他人物場景一起構成了巧妙的牆壁裝飾. 在建築幻覺中, 一位年輕黑人僕人拉開窗帘, 露出了穿著「東方」服裝、裝飾精美的年輕女孩與鸚鵡和鳳頭鸚鵡的景象.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uerkischen-kostuem/

約翰·海因里·蒂施拜因 D.A. Johann Heinri Tischbein D.A.
弗里德里克·伊麗莎白和威廉明·奧瑟
1776, 布面油畫
蒂施拜因 Tischbein 以友誼畫的風格描繪了萊比錫畫家亞當·弗里德里希·奧瑟的女兒弗里德里克和威廉明娜, 這種繪畫風格在浪漫主義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 精美的服裝、藝術頭巾、織物和蕾絲的呈現符合 18 世紀後期的優雅風格. 奧瑟的學生還包括歌德, 他與姐妹倆關係友好. 書籍、琵琶和畫架都暗示了她們的藝術天賦.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wilhelmine-oesere/

安東·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斯塔迪翁伯爵, 薩恩和沃特豪森
約 1752, 布面油畫
在這幅肖像中, 帝國伯爵馮·斯塔迪翁是一位外交官、人道主義者和贊助人, 是一位有教養、國際化、開明貴族的理想形象. 伯爵是蒂施拜因的贊助人. 在這幅肖像中, 藝術家成功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伯爵的思想和個性上, 但並沒有完全放棄宮廷肖像的晚期巴洛克風格. 伯爵身後掛著一塊布料, 他優雅隨意的姿勢、書籍和活潑的面容更能體現他的個性.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ann-und-warthausen/

南皮爾蒙特一景
約 1775, 布面油畫, 作者: 特利布·韋爾特 Gottlieb Welté (1745/49–1792)
舒茨從不同角度多次繪製了巴德皮爾蒙特. 從東南方看, 這座城市位於寬闊山谷中. 其特色布局清晰可見, 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精細繪製和生動明亮的風景; 前景中排列成小故事的不同人群, 舒茨為此請來了畫家韋爾特; 還有戲劇性的天空, 一場風暴正從那裡向右邊遠處的山脈襲來.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mont-von-suedoste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4 02:47 | 只看該作者

103 維特與浮士德 WERTHER AND FAUST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5 02:41 編輯

這個房間展示了歌德法蘭克福時期最著名的兩部早期作品:《少年維特之煩惱》和《浮士德》.
早在 1775 年 26 歲的歌德前往魏瑪之前, 他就在法蘭克福的家中創作了關鍵作品. 1774 年, 他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 這位年輕的作家一夜成名. 這部講述維特愛情和苦難的書信體 epistolary 小說以其語調和強度刺痛了整整一代人的心靈.《浮士德》也是在法蘭克福創作的. 歌德在《浮士德》中找到了貫穿他一生的主題, 他在臨終前不久才完成了第二部分. 不幸的情人和與魔鬼結盟的學者是德國文學中最著名的人物. 他們很快成為視覺和應用藝術的主題, 浮士德也多次被譜成曲. 洛特和維特成為被傳統註定失敗的無限愛情的象徵. 他們的形象出現在印刷品系列中, 並裝飾著扇子和精緻瓷器等精美物品. 這些物品通常是小巧的私人物品, 主人通過這些物品可以表明自己是敏感的人. 歌德的《浮士德》有許多印刷插圖; 浪漫主義視覺藝術家對這部作品非常著迷. 作為當代讀者的識別人物, 維特身著現代服裝, 身處當今環境, 而浮士德則出現在中世紀環境中. 後者在主題上復興了鍊金術士、尋寶者、魔術師和早期現代學者的環境, 歌德從他的家鄉就熟悉荷蘭繪畫中的這些形象.

約翰·海因希·施羅德 Johann Heinrch Schroder
夏洛特·凱斯特納 GEB. BUFF
約 1782, 羊皮紙粉彩畫 pastel on parchment
1772 年, 歌德作為實習生前往韋茨拉爾 Wetzlar 皇家宮廷, 在那裡他結識了夏洛特·布芙, 並愛上了這位已經訂婚的年輕女子. 歌德經歷了一場感情風暴, 並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到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中. 這本書大獲成功, 夏洛特·布芙和她的未婚夫, 洛特和阿爾伯特的原型, 在一生中一直與小說中的人物聯繫在一起.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e-kestner-geb-buff/

約翰·海因希·施羅德
夏洛特·凱斯特納 GEB. BUFF
約 1782, 羊皮紙粉彩畫
精細的粉彩畫技法凸顯了夏洛特·凱斯特納(原名 Buff)裙子的精緻面料、淺色皮膚和柔軟蓬鬆的頭髮. 1773 年結婚後, 公使館秘書約翰·克里斯蒂安·凱斯特納的年輕妻子與丈夫一起搬到了漢諾威, 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大家庭. 她與歌德的聯繫很快就消失了. 直到 60 歲時, 喪偶的夏洛特才再次在魏瑪拜訪歌德.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kestner-geb-buff-2/

阿倫特·德·蓋爾德 Arent DE Gelder
鍊金術士 / 浮士德博士 ALCHEMIST / DR. FAUSTUS
約 1680/90, 布面油畫
鍊金術士、巫師和女巫在 17 世紀的荷蘭藝術中很受歡迎. 倫勃朗的最後一位學生德格爾德從老師的一幅蝕刻畫中汲取靈感, 畫中這位大鬍子老人的書本上出現了一道放射狀的光線, 這幅畫中, 鍊金術士看到了光線的景象. 歌德將這幅著名圖像的副本用作他第一部不完整出版的《浮士德》(浮士德: 一個片段, 1790) 的卷首插圖.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chemist-dr-faustus/

未知畫家
鍊金術士
18 世紀下半葉, 木板油畫
儘管熔爐和器皿更像一個車間而非一個魔術師, 但這裡工作的是一位鍊金術士. 地板上的動物頭骨和咒語書 books of spells 以及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小鱷魚都暗示著他正在用蠍子進行魔法實驗. 火邊的鍊金術士是最受歡迎的繪畫主題, 經常重複出現.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aust/der-alchemist/

西奧多·皮克西斯 Theodor Pixis
浮士德與格雷琴, 瑪爾特與梅菲斯特在花園中
1863, 布面油畫
畫家以灰色畫法描繪了歌德的《浮士德一》中的花園場景, 即精細而巧妙的灰色色調. 浮士德和格雷琴親密地靠在一起, 頭靠在一起, 詢問花神諭 flower oracle, 而梅菲斯特和瑪爾特則在背景中漫步. 圍牆花園、尖尖的山牆 pointed gables、半木結構房屋和裝飾華麗的服裝, 皮克西斯創造了一個密集的中世紀空間, 其功能幾乎就像劇院的舞台.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mephisto-im-garten/

約翰·喬治·特勞特曼 Johann Georg Trautmann
廢墟中的沙茨格拉伯
未註明日期, 布面油畫
特勞特曼是歌德從小就認識的, 他喜歡倫勃朗風格的戲劇化夜曲. 在這幅畫中, 巫師和尋寶者在火炬的照耀下在廢墟中活動. 魔術師用一本魔法書、動物頭骨和蛇召喚靈魂來顯示寶藏的藏身之處. 背景中, 兩個人從拱門的掩護下觀察著這些怪異的活動. 歷史上的鍊金術士浮士德博士, 歌德筆下的浮士德的原型, 被認為是這樣的一位巫師.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ber-in-einer-ruine/

尤斯圖斯·容克 Justus Juncker
書房裡的一位學者
1751, 橡木油畫
容克在書房裡被書籍、文件和地球儀包圍著. 他在研究中使用裝有神秘物品的容器. 在 18 世紀, 學者、鍊金術士和魔術師之間的界限尚未明確。容克多次涉及這個主題, 而從小就知道這個繪畫主題的歌德則讓浮士德在科學和魔法的邊界上尋求知識.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inem-studierzimm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5 19:06 | 只看該作者

歌德畫廊 105 亨利·富塞利 探索意識的邊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7 18:15 編輯

105
亨利·富塞利 Henry Fuseli
探索意識的邊界
房間物品
這個房間展出了德國最大的富塞利畫作收藏.
1781, 亨利·富塞利在倫敦展出了第一版《夢魘》時, 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胸前躺著一個恐怖的夢魘的女人是在睡覺嗎?她死了還是昏迷了?幽靈馬的頭上發生了什麼?這個令人不安的場景是這位定居倫敦的瑞士畫家的典型畫作. 富塞利對意識的邊界區域、現實與想象之間的空間很感興趣. 但他並不是幻想家, 相反, 他受過高等教育, 言辭犀利, 與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是朋友, 曾學習過神學, 是藝術理論著作的翻譯, 還是皇家藝術學院成員. 他視自己為一位歷史畫家, 他的繪畫主題大多來自文學作品, 尤其是彌爾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 富塞利描繪的情感和激情有時誇張, 有時凄婉, 總是刻意但從不嚴肅. 富塞利並不是唯一以夢境或瘋狂為主題的人. 這些主題不僅在繪畫和文學中佔據主導地位, 也佔據了當時的科學。所有這些領域都著手探索黑暗空間. 在深不可測和怪異的形象中, 富塞利預示著浪漫主義的重要主題.
歌德從未親自見過富塞利, 但他們有共同的朋友. 這位畫家對詩人來說仍然是難以理解的. 歌德在迷戀和厭惡之間搖擺不定. 一方面, 他欽佩富塞利的力量和活力, 但另一方面, 他對富塞利藝術中矯揉造作和高尚品質感到不安—他從未對此無動於衷.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n-heinrich-fuessli/

亨利·富塞利
《夜之夢》
1790/91, 布面油畫
在《夜之夢》的第二個版本中, 富塞利通過垂直格式和蒼白的色彩強調了這種令人生畏、難以理解的場景. 年輕女子扭著身子躺在床上. 一隻狗頭人蹲在她的胸口, 一匹幽靈馬將頭伸進窗帘. 儘管富塞利最著名的畫作有許多典故, 但它並沒有單一的文學來源, 而是以一種震驚當代公眾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夢境的迷戀.
-
106
友誼的殿堂
安東·格拉夫 Anton Graff
慶祝友誼並非浪漫主義時代的原創成就. 隨著親密關係的價值日益增加, 肖像畫在啟蒙運動時期就獲得了新的含義: 它應該比描繪人物的社會地位更能體現人物的個性. 儘管肖像畫長期以來在流派等級中的地位較低, 但理性和感性的時代卻力求從人物的面部特徵中發現人物的性格. 肖像畫不再是貴族的專利. 詩人約翰·威廉·路德維希·格萊姆在友誼殿堂中將肖像畫緊密地掛在自己周圍, 彷彿要讓心愛的人永遠在身邊, 這與當時明顯的友誼崇拜完全一致. 在安東·格拉夫(可能是 18 世紀末最著名的肖像畫家)的作品中, 肖像畫變得栩栩如生. 格拉夫沒有刻意表現獎章、衣飾和華麗的服飾,而是專註於描繪對面人物的表情, 即警惕而直率的目光、清新的膚色和獨特的個性. 他沒有區分貴族、中產階級或藝術家,而是賦予他描繪的每個人一種至今仍能領會的個性表情, 並賦予那個時期一張面孔, 除了格拉夫的傑出作品外, 這裡還收錄了歌德遇到的其他人和朋友的肖像.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r-die-freundschaft/

亞歷山大·馮·洪堡
約翰·海因里希·施密特 Johann Heinrich Schmidt
1784, 羊皮紙上的粉彩畫
這幅粉彩畫是他弟弟肖像的垂飾 pendant, 畫中描繪的未來探險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只有 15 歲. 從 1795 年起, 他與歌德就自然科學主題展開了密切交流.

約翰·卡斯帕·拉瓦特 JOHANN CASPAR LAVATER
約翰·卡斯帕·拉瓦特 Johann Caspar Lavater
約 1786/96, 紙板油畫
這位瑞士神學家在他的《相面術殘篇》中開發了一本手冊, 用於根據頭部形狀和線條推斷一個人的性格. 歌德熱情地參與了第一卷的創作.

卡羅琳·路易斯·馮·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公主
雅各布·威廉·克里斯蒂安·魯 Jacob Wilhelm Christian Roux
1808, 柔和的歌德與卡爾·奧古斯特公爵唯一的女兒卡羅琳公主關係友好. 1807, 他將《Reise-, Zerstreuungs- und Trostbüchlein》獻給了她, 這是一本包含 88 張自己畫作的相冊.

瑪麗安娜·榮格, 《維勒默的戲劇》
約翰·雅各布·德洛斯 Johann Jacob De Lose
1809, 粉彩畫
1814, 歌德與法蘭克福銀行家維勒默相識, 結識了這位前女演員. 他們的相識源於對波斯詩人哈菲茲的興趣. 瑪麗安娜創作的詩歌被歌德收錄在他的《西東詩集》中.
-

107
義大利
「在那裡, 我一生中第一次真正感到快樂」
在回到魏瑪之前, 我們先去了義大利, 歌德「在那裡第一次真正感到幸福」. 對於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來說, 義大利是一個承諾. 在那裡, 直接有形的古代文明與自然之美、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以及超越狹隘社會約束的自由生活理念融為一體. 即使這個承諾並沒有為每個人實現, 但幾個世紀以來, 羅馬和義大利一次又一次地發揮著解放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旅行者被作家兼考古學家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 (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等人物吸引到那裡, 他的書籍宣稱古代文明是藝術的尺度和理想, 從而為新古典主義鋪平了道路, 或者畫家安吉麗卡·考夫曼 (Angelica Kauffmann), 她的肖像在整個歐洲都很受歡迎. 一代人之後, 羅馬和義大利也成為浪漫主義畫家青睞的聚集地. 1786, 歌德以「皮托爾·菲利波·米勒」的身份來到羅馬, 藝術和古物是他近兩年快樂時光的核心. 在羅馬, 他與畫家蒂施拜因一起住在科爾索大街, 蒂施拜因曾為歌德畫過一幅身著旅行大衣的羅馬平原風光. 在那不勒斯, 他仰慕哈克特, 哈克特曾是那裡的宮廷畫家, 並教歌德繪畫. 哈克特的風景畫將著名的古典建築與細緻入微、描繪精確的植被和充滿氛圍的人物場景融為一體. 這些清晰的構圖總是極其細緻地描繪細節, 通常是各種元素的理想化彙集, 將義大利在南半球的陽光下的所有美景匯聚在一起.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he-galerie/italien/

瑪麗安·馮·威勒默的吉他
Gennaro 工廠車間
1811, 雲杉 spruce、楓木、烏木 ebony
1811 年, 威勒默家族去義大利旅行時, 瑪麗安·榮格請一位著名吉他製作師製作了一把精美的八弦吉他. 琴橋旁邊的橡樹葉花環將義大利樂器變成了德國樂器. 瑪麗安在法蘭克福接受了吉他手謝德勒的指導, 舉辦了私人沙龍音樂會, 並於 1806 年在美因茨為約瑟芬皇后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早在少女時期, 她就與克萊門斯·布倫塔諾一起演奏音樂; 1814 年, 她遇到了歌德並為他演唱了他的歌曲.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riane-von-willemer/

理想河流景觀
雅各布·菲利普·哈克特 Jacob Philipp Hackert
1785, 布面油畫
河流景觀以清澈清新為主. 高高的天空下, 平原廣闊而蔚藍, 一直延伸到地平線. 在舞台般的前景中, 一群牛在湖邊吃草; 與 Hackert 經常畫的一樣, 這幅畫被高大的古樹框住. 只有岸邊的小廟和遠處的小鎮暗示著人類的存在. 阿卡迪亞, 一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地方, 以及令人嚮往的義大利土地在這裡匯聚.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le-flusslandschaft/

雅各布·菲利普·哈克特
阿爾巴內爾卑爾根風景畫
1775, 布面油畫
兩幅大型風景畫掛在對面, 作為垂飾. 當時, 哈克特正在外出旅行, 用素描記錄羅馬的周邊地區. 在中間的山坡上可以看到阿里恰鎮, 在前景的湖邊, 當地居民在一棵令人印象深刻的栗樹下紮營, 看守著牧群. 儘管哈克特對每一個細節、照明的氛圍和繪畫的執行都一絲不苟, 但地形的準確性卻微不足道. 建築、風景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構成了義大利理想形象.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den-albaner-bergen/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亞歷山大·特里佩爾 Alexander Trippel
1789–90 年後, 原作於 1787–88, 石膏, 紅色
1787, 歌德在羅馬待了 10 個月, 雕塑家開始創作這位詩人最著名的半身像之一. 歌德在他的工作室里為他擺姿勢, 並非常享受這樣做, 正如他在《義大利之旅》中所寫. 特里佩爾借鑒了古代的阿波羅觀景台雕像, 將這位詩人描繪成長捲髮、昂首挺胸、身著古代服裝, 歌德受寵若驚, 寫道他「不反對後人認為我長得這個樣子」.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olfgang-von-goethe/

那不勒斯聖露西亞港
雅各布·菲利普·哈克特
1771, 布面油畫
1770, 哈克特受英國駐那不勒斯公使威廉·漢密爾頓爵士委託, 首次前往維蘇威火山附近的義大利南部城市. 在蛋堡 (Castel dell』Ovo) 的聖露西亞 (Santa Lucia) 海港景色中, 哈克特將莊嚴的帆船與小漁船、居高臨下的火山以及溫暖燈光下的海港活動融為一體, 營造出一幅寧靜而熱鬧的景象. 維蘇威火山當時很活躍, 但這並不妨礙旅行者攀登它.
https://guide.freies-deutsches-h ... -s-lucia-in-neapel/
++
昨天看 ABC晚間新聞(全美收視率老大), 覺得川普遇刺照片難以置信, 好像是合成的-顯示清晰彈道. 在AI查了一下, 馬上接到了幾條信息: 索尼/感測器, 新聞和攝影論壇-全球首款電子快門-全幅堆疊 CMOS 圖像感測器/全局快門系統 global shutter system, 神速同步運作. 這款相機與俺的業餘型同源, 質量卻是天上地下. 不過好貨不便宜, $6000起步. 主要新聞社, 報刊雜誌趨之若鶩, 這位攝影記者可能因其獨一無二照片獲普利策獎. 全球最好的感測器源於瑞典-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MIT), 不過絕對是天價. 與荷蘭晶元光刻機開發路子殊途同歸. 以前參觀 NASA 博物館. 聽一位工程師講了一大陣子, 回來后仔細查證過.
#Sony
Alpha 9 III 配備全球首款*1 全畫幅堆疊 24.6 MP*2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圖像感測器, 並配備全局快門系統. 這款新開發的 Exmor RS™ 圖像感測器可同時曝光和讀取所有像素, 因此相機可以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 絕對不會失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gCKcq4THNQ
介紹 Alpha 9 III | 索尼 | α
索尼 | 相機頻道
344K 訂閱者
15K
1,115,871 次觀看 2023年 #Alpha #SonyAlpha #Sony
Alpha 9 III 以速度和準確性為特色, 使其能夠輕鬆捕捉決定性時刻. 它能夠以高達每秒幀數 fps 120 速度連續拍攝, 並具有 AF/AE 跟蹤功能, 所有這些都不會出現取景器黑屏, 其高度先進的 AI 處理單元可以以驚人的高精度和可靠性識別拍攝對象.
*1 與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相比. 截至 2023 年 11 月產品發布. 索尼調查.
*2 近似, 有效.
*3 索尼測試條件. 在某些拍攝條件下, 最大連續幀率可能較低. 連續拍攝速度可能因 AF-C 對焦模式下使用的鏡頭而異
#Sony #SonyAlpha #Alpha #Alpha9III #Alpha9
http://bit.ly/SonyCameraChannel
關於索尼:
在索尼, 我們的使命是成為一家激發和滿足您好奇心的公司. 我們對技術、內容和服務的無限熱情以及對創新的不懈追求, 促使我們以只有索尼才能做到的方式提供突破性的新刺激和娛樂, 創造獨特的新文化和體驗.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動您.
https://www.sony.co.uk/electronics/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3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7-16 19:23 | 只看該作者

107 義大利 -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7-18 16:01 編輯


羅馬斗獸場
未知
約 1780/90, 布面油畫
這幅畫描繪了從帕拉蒂尼山俯瞰羅馬斗獸場和君士坦丁凱旋門的景象, 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哈克特的作品. 如今, 這幅畫被歸為他的圈子. 羅馬最重要的古建築景觀眾多且廣受歡迎. 他們的客戶正是這裡前景中看到的那種旅行者: 年輕人, 通常來自貴族家庭, 正在進行他們的大旅行, 這是一次教育之旅, 不可避免地將他們帶到了義大利, 尤其是羅馬.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s-kolosseum-in-rom/

曼恩的足跡 (VERNUNFTBILD)
約翰·海因里希·威廉·蒂施拜因 Johann Heinrich Wilhelm Tischbein
1787, 木板油畫
1786年10月29日, 歌德抵達羅馬, 搬進了約翰·海因里希·蒂施拜因在科爾索的公寓. 兩位藝術家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密切交流, 包括一起旅行. 在此期間, 蒂施拜因創作了這幅寓言畫, 他也將其稱為 Vernunftbild. 兩位騎馬的獵人, 以古典風格裸體, 象徵著人類對水生、陸地和空中動物的統治地位—這種統治地位早在很久以前就通過理性獲得.
蒂施拜因(1751 德國黑森州 — 1829 奧爾登堡) 是一位德國肖像畫家, 也是作家 J.W. 馮·歌德的朋友.
職業生涯始於在柏林的普魯士宮廷畫肖像. 1779 前往義大利, 1789 年被任命為那不勒斯藝術學院院長. 1799 年, 由於戰爭被迫離開, 退休到德國北部. 蒂施拜因最著名的畫作《歌德在平原》創作於 1787, 當時兩人從羅馬前往那不勒斯. 儘管歌德促使這位藝術家將興趣轉向新古典主義運動, 但蒂施拜因后受到德國浪漫主義思想影響.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annes-vernunftbild/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 ... h-Wilhelm-Tischbein

瑪達萊娜·沃爾帕托·蓋布·里吉
1795, 布面油畫
在這幅肖像畫中, 安吉麗卡·考夫曼記錄了她的朋友、女演員瑪達萊娜·沃爾帕托. 這位年輕女子被置於非常近的前景中, 幾乎填滿了畫面空間, 但通過轉動頭部來避開這種強烈的親密感. 這幅肖像畫強調了考夫曼將天鵝絨 velvet 、平紋細布 muslin 、蕾絲或頭髮等材料特質表現得幾乎有形的能力. 歌德 1787 通過考夫曼結識了這位女演員, 並被迷住了, 在《義大利之旅》中描述了她.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volpato-geb-riggi/

身處土耳其宮廷的女士
約 1790/95, 布面油畫
1786 年,歌德抵達羅馬後不久, 便與安吉莉卡·考夫曼交往. 這位當時歐洲最著名的女畫家的家是羅馬最重要的社交場所之一. 考夫曼年輕時去了義大利, 與溫克爾曼關係密切, 在倫敦生活了幾年後, 從 1782 年起又回到了羅馬. 這幅身處土耳其宮廷的女士肖像展示了她的肖像畫的著名之處: 古典形式與敏感、富有同理心的 empathetic 繪畫風格結合.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ner-dame-im-entari/

朱諾·盧多維西
十九世紀上半葉古代大理石巨型頭像的石膏模型, 公元一世紀.
歌德用「我在羅馬的初戀」來形容朱諾女神的頭像, 他在到達羅馬後不久就購買了這顆頭像, 並將其展示在科爾索的公寓里. 蒂施拜因的一幅草圖顯示歌德在半身像前整理房間. 原件可以在盧多維西別墅中找到, 今天被認為是馬庫斯·安東尼烏斯的女兒安東尼婭·米諾爾的肖像. 獲得朱諾號讓歌德「像荷馬之歌一樣」感到高興, 這證明了他的感覺是在正確的地方並完全活在當下.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lien/juno-ludovisi/

田野中的歌德
約1849, 布面油畫
當這幅複製品在法蘭克福公開展出時, 蒂施拜因的《田野中的歌德》仍掛在私人收藏中. 畫家本納特將其捐贈給了法蘭克福市民協會. 原作是在歌德和蒂施拜因一起住在羅馬時創作的. 歌德幾乎是真人大小, 躺在寬闊的空間里. 他靠著的古董碎片、他的姿勢和寬大的外衣將他置於古代背景中, 並指代他關於伊菲革涅的作品.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he-in-der-campagna/

理想景觀, 來自蒂沃利風景
1774, 布面油畫
哈克特以類似的方式設計了兩幅理想景觀, 包括大樹、人物和建築元素, 但又賦予了每幅景觀獨特的特徵: 在這幅作品中, 他突出了古老的建築(蒂沃利的維斯塔神廟、盧卡諾橋和普勞提安墓), 而垂飾則以開闊的景觀為主. 雖然在這裡可以看到大海的地平線, 但那裡的視野被一座山所包圍; 這裡的氛圍由清新、涼爽的色調決定, 那裡則由傍晚的溫暖光線決定.
https://freies-deutsches-hochsti ... -gegend-von-tivoli/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7: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