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文化掠影-三城走馬觀花(10)-施泰德爾博物館

[複製鏈接]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2 1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4 16:17 編輯


法國大師 1550/1600
年輕男子半身像,  1570 – 1590
36.5 x 27.1 x 0.8 厘米
橡木
279
1816 創始人遺贈
展出, 二樓, 老大師, 1展室
1815, 法蘭克福商人和銀行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施泰德將他的全部財富和藝術收藏品遺贈給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施泰德藝術研究所」......
最近網際網路供應商在所在小區試運行10G系統. 上傳神速, 不過要價不菲, 估計絕大多數客戶還在觀望. 除非東家掏銀子. 在IT和行業評估網站等讀到過, 5G系統已經非常費電, 家庭設備亦升溫顯著.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rait-of-a-young-man

朱塞佩·瑪麗亞·克雷斯皮 GIUSEPPE MARIA CRESPI
《逃往埃及》, 1710 – 1725
42.5 x 32.3 厘米
布面油畫
122
1816 創始人遺贈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the-flight-to-egypt


沃爾夫岡·伯爾 WOLFGANG BEURER
男子肖像, 1495 – 1500
45.4 x 33.6 x 0.6 厘米
椴木上的混合技術
334
1816 創始人遺贈
沃爾夫岡·伯爾
活躍於 1480-1500
根據一些署名首字母 W.B. 的版畫, 人們確認了沃爾夫岡·伯爾的身份, 畫中有一條纏繞的蛇. 1927 年, 布赫納利用這一發現作為起點, 確定了這位匿名大師的藝術身份. 此前, 他的版畫被認為是另一位藝術家作品的翻版. 1985 年, 安澤列夫斯基根據格但斯克國家博物館的一幅畫作《騎馬的人》確認了 W.B. 就是沃爾夫岡·伯爾, 這幅畫作的創作日期為 1484 年, 有丟勒的註釋. 在被歸為伯爾的作品中, 有《約翰·馮·呂金根肖像》, 畫作背面描繪了一個身穿家徽的人物(馬德里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 這幅畫非常重要, 因為上面有題詞, 題詞寫著 1487年4月24日, 這對確定畫家的創作年代至關重要. 據說 Beurer 還畫了一系列描繪美因茨大教堂聖塞巴斯蒂安生平的畫板.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portrait-of-a-man-2
https://www.museothyssen.org/en/ ... sts/beurer-wolfgang

沃爾夫岡·伯爾
女人肖像, 1495 – 1500
45.4 x 33.2 x 0.6 厘米
椴木上的混合技術
335
1816 創始人遺贈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portrait-of-a-woman-1


銀行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施泰德
施泰德藝術研究所創始人


雅各布·喬丹斯 JACOB JORDAENS
牧羊人的崇拜 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71.5 x 92.7 厘米
布面油畫
143
1816 創始人遺贈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n-of-the-shepherds




字母組合 AVD 或 ADV MONOGRAMMIST AVD ODER ADV
可能是阿里·德·沃伊斯
牧羊裝女孩肖像, 1665
86 x 67.3 厘米
布面油畫
26
收購
1816 創始人遺贈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ed-as-a-shepherdess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4 00: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5 16:48 編輯


卡爾·弗里德里希·萊辛 CARL FRIEDRICH LESSING
揚·胡斯在康斯坦茨 Jan Hus at Constance, 1842
308 x 455 厘米
布面油畫
901
1843 購得
展出, 二樓, 老大師, 樓梯
這幅畫在同時代人中引起了分歧: 評價從「所有畫作之王」到「對飛蛾和蟲子的合理推薦」. 它展示了傳教士揚·胡斯在 1415 年康斯坦茨會議上捍衛他的教義. 這種對宗教反對的讚美超出了施泰德第一任主管菲利普·維特的容忍度. 他因這幅畫被收購而憤怒, 辭職. 萊辛的畫作在 1815-1848 政治動蕩的時期引起了強烈反應. 很多人認為這幅作品預示著 1848 的革命事件.
風景和版畫畫家, 出生於布雷斯勞; 受過建築學培訓但主要從事繪畫工作, 擅長歷史場景, 通常是宗教歷史. 被視為杜塞爾多夫畫派成員.
-
前邊失蹤的鎮館之寶之一-不期而遇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jan-hus-at-constance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term/BIOG35627
++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 ALBRECHT DÜRER 傳記
出生於 1471, 是金匠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和芭芭拉·霍爾珀的 18 個孩子中的第三個. 他先是在父親的作坊里接受金匠培訓, 1486-1489 在邁克爾·沃爾格穆特指導下成為一名畫家. 隨後, 作為工匠 (journeyman, 8年培訓的最後階段-學徒/獨立工匠-大師 master) 遊歷了萊茵河上游、科爾馬、巴塞爾、斯特拉斯堡和其他城市. 丟勒曾希望在科爾馬遇見馬丁·紹高爾, 但紹高爾在前一年去世了. 在巴塞爾, 丟勒在各種作坊擔任繪圖員和木雕刻師. 1494 回到紐倫堡, 與市議員的女兒艾格尼絲·弗雷結婚. 他還與人文主義者威利巴爾德·皮爾克海默建立了終生友誼. 1494 年秋第一次前往威尼斯, 結識了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安東尼奧·德爾·波拉尤洛和喬瓦尼·貝里尼的藝術. 1495 以大師身份在家鄉定居, 除了繪畫之外還致力於版畫創作, 版畫的傳播使他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德國藝術家. 從 1497 年起, 他使用著名的字母組合「AD」. 1498 年, 他出版了《啟示錄》Apocalypse 的木刻版畫和《大受難記》Great Passion 的幾張單頁. 此時, 他開始對人體比例進行理論研究, 這將佔據他的餘生. 1500 年, 他畫了著名的自畫像(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受列奧納多·達·芬奇啟發, 他也開始研究馬的比例 equine proportions. 1503 年左右, 他把漢斯·巴爾東·格里恩 (Hans Baldung Grien)、漢斯·蘇斯·馮·庫爾姆巴赫 (Hans Süss von Kulmbach) 和漢斯·紹費萊因 (Hans Schäufelein) 帶到了他的工作室. 1505-1507 第二次訪問義大利. 在威尼斯, 受德國商人和富格爾家族委託, 繪製了《玫瑰經節》Feast of the Rosary. 1508 年回到紐倫堡, 丟勒開始為法蘭克福商人雅各布·海勒 (Jacob Heller) 創作祭壇畫. 1511 年, 他出版了《大受難》和《小受難》、《聖母生平》的書籍版本, 以及《啟示錄》第二版. 1513-14 年, 他創作了傑作版畫《騎士(武士 、死亡和魔鬼)》Rider (Knight, Death, and Devil 、《書房中的傑羅姆》和《憂鬱 I》. 他為皇帝創作的作品始於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訪問紐倫堡. 隨後, 他委託創作了巨幅圖畫《凱旋門》Triumphal Arch (1515-1517) 和《凱旋遊行》(1516-1518)。1514/15, 杜勒與拉斐爾取得聯繫. 1520 前往荷蘭, 他的旅行日記和《Silverpoint Sketchbook》詳細記錄了這次旅行. 他在繪畫領域的最後一個主要項目是《四使徒》系列(慕尼黑, 老繪畫陳列館), 杜勒 1526 年將其提交給紐倫堡市議會, 代表了他對新教和馬丁·路德教義的明確接受. 從那時起直到 1528 年去世, 他的藝術理論著作佔據了主導地位(《四本關於測量的書》, 1525;《論防禦工事》, 1527;《四本關於人體比例的書》, 1518, 死後出版).
-
與阿爾布雷希特·丟勒有關的人員
老丟勒·阿爾布雷希特 父親
科伯格·安東 教父
沃爾格穆特·邁克爾 教師
鮑爾登·格里恩·漢斯
貝哈姆·塞巴爾德 作坊員工(學徒?)
庫爾姆巴赫·漢斯·馮 作坊員工
小萊烏·漢斯 作坊員工
彭茨·喬治 車間員工
普萊登沃爾夫·威廉 作坊員工
紹費萊因·漢斯 作坊員工
紹恩·埃爾哈德 作坊員工
斯普林金克萊·漢斯 作坊員工
特勞特,沃爾夫 作坊員工
海勒·雅各布 承包商,僱主
蘭道爾·馬特豪斯 承包商, 僱主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僱主
保姆加特納·盧卡斯 朋友
PAUMGARTNER·STEPHAN 朋友
PIRCKHEIMER·WILLIBALD 朋友
VARNBÜLER·ULRICH 朋友
-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
畫家、蝕刻師和藝術理論家
1471 紐倫堡 - 1528 紐倫堡
75 件作品(包括鎮館之寶之一)
宗教改革與藝術 The Reformation & the Arts
吉恩·愛德華·維斯 Gene Edward Veith
2007
1994
宗教改革時期的一場重大爭議涉及藝術的正確使用. 儘管中世紀教堂的藝術輝煌輝煌, 但宗教改革者認為藝術被濫用, 它掩蓋了福音的審美體驗. 在某些方面, 宗教改革者所譴責的中世紀藝術方法正在當代福音派中捲土重來. 然而, 宗教改革並沒有扼殺藝術. 相反, 宗教改革將藝術與宗教區分開來, 解放了藝術, 引發了創造力和藝術卓越的爆發. 當代教堂和當代藝術界都可以從宗教改革的藝術遺產中學到很多東西.
新的雕刻圖像
中世紀晚期的民間宗教以藝術作品為中心. 由於無法或不被允許閱讀《聖經》, 普通民眾只能通過彩色玻璃窗和街頭戲劇了解他們所知道的《聖經》. 當牧師們在聖壇屏風後面用幾乎聽不見的拉丁語做彌撒時, 普通信徒們會凝視著教堂里擺滿的雕像和聖像. 在大眾心目中, 聖母瑪利亞的特殊形象具有特殊的力量, 許多人會踏上朝聖之旅, 向神奇的聖地表達敬意. 許多中世紀基督徒不是從審美價值的角度看待藝術, 而是從宗教價值的角度看待藝術. 這樣一來, 福音的信息往往被掩蓋了. 今天的大眾宗教也以藝術作品為中心. 雖然大多數福音派 evangelicals 人士(與中世紀基督徒不同) 對嚴肅繪畫、精緻音樂和優質工藝等「高雅文化」不感興趣, 但許多人卻熱切地接受媒體和娛樂業的「大眾文化」. 與當今流行文化相關的各種藝術形式—當代音樂、電視節目、面向消費者的交流—定義了所謂的「福音風格」. 當今的基督教書店通常擁有比書籍更多的「藝術品」: 宗教小擺設、牌匾、海報和感傷小雕像的架子; 基督教搖滾、說唱和重金屬的磁帶和 CD; 基督教驚悚片、指南和鍛煉程序的視頻; 基督教 T 恤、玩具、賀卡和禮物. 如果還有空間放書, 其中大多數將遵循世俗暢銷書榜上的流行類型: 基督教流行心理學、飲食和自助; 基督教浪漫、科幻小說、神秘和恐怖......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person/duerer-albrecht
https://www.modernreformation.or ... eformation-the-arts



北荷蘭大師, 約1530
或簡·斯瓦特 JAN SWART
三聯畫, 耶穌受難、聖徒和信徒 Triptych with the Crucifixion, Saints and Donors, 1530 – 1540
中心面板 Mitteltafel
133.4 x 88.7 1 厘米
橡木上的混合技術
LG 74
永久借自法蘭克福福音派庭院協會
直到最近, 這幅由北荷蘭畫家創作的重要三聯畫一直懸掛在法蘭克福車站區邊緣的新教聖馬太教堂, 無人知曉. 經過廣泛的保護和修復后, 它現在永久借給施泰德, 是前偶像破壞運動時期荷蘭繪畫的傑出典範. 它將荷蘭繪畫傳統與從義大利藝術中借用的主題和風格元素相結合.
海爾布倫藝術史論文時間表
通過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了解藝術和全球文化的故事. 由海爾布倫基金會、新塔馬林德基金會和 Zodiac 基金會資助.
早期尼德蘭繪畫 Ea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
大約 1420-1550, 是勃艮第尼德蘭(低地國家)藝術成就驚人且幾乎未曾中斷的時期. 早期尼德蘭藝術家以「萬物皆有之」為指導, 不斷拓展繪畫的界限, 直到它們看起來就像畫中遠處地平線泛藍的山脈一樣無邊無際. 揚·凡·艾克和羅吉爾·凡·德·魏登成為歐洲最著名的畫家, 凡·艾克作為油畫的發明者獲得了傳奇地位(33.92ab). 這些大師的作品受到歐洲各地王子和商人的追捧, 他們珍視這些作品的逼真品質、技術和色彩技巧以及增強的表現力. 無論是作為崇拜之物、作為人類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生存的記錄, 還是作為私人住宅或公共場所的裝飾品, 早期尼德蘭繪畫都揭示了對一個共同目標的追求—使繪畫形象生動地呈現, 使看不見的事物變得觸手可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藝術家研究了各種基於自然主義辭彙的繪畫策略, 這些策略的微妙之處和細微差別從未被超越。我們不斷地被令人驚嘆的微觀逼真細節所震撼—風景、靜物、肖像和風俗元素—傳達了日常生活的體驗. 藝術家試圖通過描繪人物來吸引觀眾, 這些人物的姿勢、手勢或直接向我們說話的方式都充當了我們自己的隱喻. 虛構的框架和其他錯視元素, 以及鏡子和其他反射表面的表現, 打破了繪畫空間和我們自己的空間之間的障礙, 邀請我們參與圖像的世界. 早期的尼德蘭繪畫受到充滿活力的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的滋養. 布魯日是十五世紀勃艮第公爵最喜愛的居所, 安特衛普是十六世紀歐洲的商業中心. 博物館在這一地區的藏品大部分來自這兩個城市. 現代美國工業巨頭重新發現了早期尼德蘭繪畫的輝煌, 並幫助建立了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
神聖領域: 宗教繪畫, 1420-1500
早期尼德蘭畫家為宗教體驗賦予了新的維度. 在他們的藝術中, 畫框成為進入一個曾經被文字描述但從未在繪畫中體現的世界的門檻. 新的繪畫理念在揚·凡·艾克令人驚嘆的《根特祭壇畫》(Sint-Baafs,根特)中得到了最全面、最複雜的闡述, 這幅畫完成於 1432. 事實上可以說, 《根特祭壇畫》將現實主義定義為未來 500 年的表達工具. 大型祭壇畫是公共宗教活動焦點, 但同樣重要的是私人祈禱的小型繪畫: 這些畫作讓其擁有者享有進入神聖領域的特權. 這些作品的贊助人範圍廣泛, 從勃艮第公爵宮廷圈子中的個人到商人、兄弟會和宗教團體成員. 每一類贊助人都有自己的關注點, 早期的尼德蘭畫家—無論是揚·凡·艾克這樣的知名藝術家, 還是聖奧古斯丁大師級別的現在默默無聞的從業者—都以想象力和無與倫比的表現技巧作出了回應.
肖像畫
早期尼德蘭肖像畫橫跨宗教和世俗世界. 捐贈者肖像出現在祭壇畫中, 是虔誠雙聯畫和三聯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些用於家庭禮拜的較小作品中, 一位模特、一對夫婦或一位捐贈者和他的守護神以祈禱的姿態面對著一幅虔誠的畫像, 如聖母子像. 獨立肖像畫也具有濃厚的傳統, 反映了 16 世紀日益世俗化的社會. 每件作品的表現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預期背景以及藝術家的感受力. 肖像畫可能暗示著權威或貴族的優雅(如羅吉爾的弗朗西斯科·德斯特肖像, 32.100.43), 或靈性(如胡戈·凡·德·古斯的本篤會修士, 22.60.53), 而梅姆林的模特似乎達到了一種非宗教的寧靜(14.40.626-27). 從一開始, 早期的尼德蘭藝術家就嘗試了各種構圖手法, 以增強肖像畫的即時性: 角落空間、窗檯、錯視畫框. 所有這些發明都定義了模特相對於我們的空間, 使他們的存在更加生動. 在後來的畫作中, 一些被描繪的男人和女人通過他們心理上的即時性, 或者用大膽的目光或手勢向我們表達......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ith-the-crucifixion
https://www.metmuseum.org/toah/hd/enet/hd_enet.htm


萊茵大師(一度流行匿名, 但業內均熟悉綽號-流派/地區及藝術家)
阿爾滕貝格祭壇畫側翼, 約1330
左: 天使報喜、聖母訪親、耶穌降生、三博士朝拜 右翼: 聖米迦勒、聖母加冕、聖伊麗莎白、聖母之死.
總體 Gesamtmaß
153.7 x 243.8 x 6.3 厘米
冷杉上混合技術
SG 358-361
1925 購得
祭壇畫的側翼來自威茨拉爾附近的阿爾滕貝格, 兩側是聖母雕塑, 聖母是修道院的主要守護神. 左翼的三位賢士跪著向她表示崇拜。聖母生平的場景與大天使邁克爾和圖林根的聖伊麗莎白的描繪相得益彰, 後者的女兒格特魯德多年來一直是阿爾滕貝格的女修道院院長. 這些身著長袍、四肢纖細的人物形象優雅而具有二維感, 是 14 世紀早期哥特式風格典型特徵.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ltenberg-altarpiece








萊茵大師, 約1330
耶穌被捕、受難、聖尼古拉斯 (?) 和聖凱瑟琳 (繪畫表面嚴重受損), 1323 – 1335
153.7 x 119.2 x 最小 2.9 厘米
最大深度
2.9 厘米
杉木上的混合技術
SG 358
SG 358R
1925 購得
展出, 二樓, 老大師, 2展室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f-jesus-crucifixion

萊茵大師, 約1330
聖母加冕和死亡, 1325 – 1335
153.7 x 119.2 x 最小2.8厘米
最大深度
2.8厘米
杉混合技術
SG 361
購於 1925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death-of-the-virgin

老漢斯·霍爾拜因
法蘭克福多明尼加祭壇畫外部翼, 1501
整體與框架 Gesamtmaß mit Rahmen
349 x 322 厘米
雲杉上的混合技術
HM 6-9
自 1922 年起由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16 世紀末, 邁克爾·普雷托里烏斯 Michael Praetorius 為聖誕頌歌「看, 玫瑰如何綻放」創作了音樂, 至今仍然很受歡迎. 他可能想到了多明尼加祭壇畫上的「耶西之樹」的代表。葡萄藤說明了耶穌的血統, 從猶太族長亞伯拉罕和以撒到耶西、大衛、所羅門和瑪麗: 「來自耶西的血統.」 對於多明我會修士, 霍爾拜因在《傑西之樹》中加入了一幅平行圖像: 從修會創始人多明我會開始, 他展示了修會內部出現的所有聖徒的精神家譜. 在與法蘭克福加爾默羅會和方濟各會的教會競爭中, 多明我會向信徒們展示了自己作為救贖的有效中介. 這幅畫在構圖的中心簡潔地說明了多明我會進入天堂的特權: 聖母瑪利亞親自將白色肩帶贈予多明我會聖人奧爾良雷金納德, 作為其修道服的一部分.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minican-altarpie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E46o0sp0 看, 玫瑰如何綻放 | 聖殿唱詩班
聖殿廣場聖殿唱詩班
816K 訂閱者
461,904 次觀看 2016
由 Michael Praetorius 作和聲.
第 4498 集. 2015播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4 22: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6 17:46 編輯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神聖的親屬關係》The Holy Kinship, 1509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德國畫家
又名: 盧卡斯·穆勒
出生: 1472, 克拉納赫, 班貝格主教區 [現德國克羅納赫]
逝世: 1553, 魏瑪,薩克森-魏瑪(享年81歲)
這幅三聯畫是克拉納赫作為維滕貝格薩克森選帝侯宮廷畫家所創作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它描繪了「神聖親屬」這一流行主題, 即聖母與一些使徒的母親之間的傳奇關係. 神聖主題下隱藏著薩克森統治者的政治宣言, 他們將自己的特徵賦予了畫翼上的兩個男人. 智者腓特烈 Frederick the Wise
和康斯坦特·約翰 John the Constant 以此表達了他們對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忠誠, 馬克西米利安皇帝在中央圖片的畫廊中作為安娜的丈夫之一出現.
關於收購
1509 年,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作為薩克森選帝侯宮廷畫家所創作的最早重要作品之一是所謂的托爾高祭壇·這座祭壇是在 1906 年巴黎莫利尼爾收藏拍賣會上在幾位贊助商的幫助下購得的·法蘭克福市、私人藝術愛好者、施泰德舍爾博物館協會和新成立的卡爾·紹布基金會共同出資, 為這件宏偉的作品提供了資金·對於克拉納赫的研究人員來說, 這件作品抵達博物館只是個小小的轟動: 儘管祭壇上明顯有大師本人的簽名, 但這件作品此前在有關這位藝術家的相關文獻中並不為人所知.
薩克森州傑出畫家, 也是 16 世紀德國藝術界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在他大量繪畫和木刻作品中, 最重要的是祭壇畫、宮廷肖像和新教改革者肖像, 以及無數女性畫像—細長裸體和穿著時尚的女士, 頭銜來自聖經或神話......
克拉納赫的墓碑上寫著「Pictor celerrimus」(「最敏捷的畫家」), 同時代人對他的創作速度讚嘆不已. 但正是這種速度也表明了他的藝術局限性, 因為他的力量不在於反思、構圖和結構, 而在於想象力和幻想所滋養的衝動創造力, 尤其是在非英雄主義和田園詩般的場景中. 他的藝術在那個政治大動蕩的時期特別受歡迎, 也許是因為他的同時代人在公共生活中是四面楚歌的意識形態的主角, 他們渴望人類和自然美, 渴望遠離世界動蕩的和平避難所.
-
約翰
薩克森選帝侯 elector of Saxony
又名: 約翰·德·貝斯登格、約翰·斯特德法斯特
別名: 約翰·斯特德法斯特 John The Steadfast
德語: 約翰·德·貝斯登格 Johann Der Beständige
出生: 1468, 邁森, 薩克森州德累斯頓附近
去世: 1532, 施魏尼茨, 維滕貝格附近(64歲)
家族/王朝: 韋廷王朝
角色: 施馬爾卡爾登聯盟
約翰是薩克森選帝侯 , 也是馬丁·路德的狂熱支持者; 他領導德國新教諸侯結成聯盟, 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強迫改宗的企圖.
1486 年父親去世后, 約翰與哥哥智者腓特烈三世共同統治薩克森韋廷王朝歐內斯廷分支的土地, 並於 1525 年接替哥哥成為選帝侯. 約翰是堅定的路德教徒, 他立即與黑森州伯爵腓力三世組建了哥達同盟, 不久又與德國北部諸侯組建了托爾高同盟 the League of Gotha. 德國路德教統治者首次結成牢固的聯盟. 他是施派爾國會 (1526) 教會改革派的領袖, 並從皇帝查理五世那裡獲得了宗教讓步. 當這些讓步在 1529 年的下一屆國會上被撤銷時, 約翰簽署了少數派抗議書, 成為最初的新教徒之一. 他接受了路德教的《奧格斯堡信條》Lutheran Augsburg Confession (1530), 並在 1530-31 冬成為保護新教利益的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成立的關鍵人物之一. 查理五世需要改革者幫助對抗土耳其人, 因此同意了宗教性的《紐倫堡和約》(1532). 約翰去世時, 堅定信奉路德教的選帝侯薩克森州已成為德國領先新教州.
-
這是在德國參觀的第一所前十名博物館, 有些段子有點兒長.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d-torgau-altarpiece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Lucas-Cranach-the-Elder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n-elector-of-Saxony





斯塔爾堡肖像畫大師 MASTER OF THE STALBURG PORTRAITS
克勞斯·斯塔爾堡 (1469–1524) 肖像, 1504
188.5 x 56.1 x 最小 0.3 厘米
最大深度 0.3 厘米
杉木上混合技術
845
1833 購得
音頻:
祭壇側翼. 當時僅貴族才被允許繪製全身肖像, 但規範嚴謹. 如尺寸和配飾, 本圖珠寶首飾違規. 平民出身, 經營絲綢發家, 法蘭克福首富. 豪宅內設家廟, 肖像彰顯富貴榮華. 意識超前, 即使在大眾教堂, 奉獻者須低姿態, 肖像嚴禁喧賓奪主(小尺寸/虔誠謙恭), 金首飾重量和位置亦違規; 受義大利文化潮流影響-天主教.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t-of-claus-stalburg 3904a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margarete-stalburg  3904b




克里斯托弗·安伯傑 CHRISTOPH AMBERGER
1500 / 1505 紐倫堡 (?)-1561 / 1562 奧格斯堡
文藝復興流派
克里斯托弗·安伯格
克里斯托弗·安伯格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不詳. 他可能在奧格斯堡的萊昂哈德貝克工作室接受過培訓, 並與貝克的女兒芭芭拉結婚. 1525-1527, 可能曾到義大利北部進行過一次學習之旅, 這對他的作品產生了深遠影響. 1530 成為獨立畫家但很少在作品上署名. 根據桑德拉特的說法, 在 1530 奧格斯堡舉行的帝國議會期間, 安伯格畫了一幅查理五世肖像, 令君主非常滿意. 有人認為這是柏林畫廊收藏的查理五世肖像, 但那幅作品的創作日期是 1532 . 安伯格還為奧地利皇帝的兄弟費迪南工作, 設計了十尊全身青銅雕塑, 用於因斯布魯克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墓.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 安伯格爾受到奧格斯堡最富有家庭高度讚賞, 尤其是富格爾家族, 他得到了許多委託. 他的肖像畫展示了在這一流派中的技巧, 也反映了奧格斯堡貴族階層的繁榮狀況, 他們喜歡以義大利風格描繪自己. 塞巴斯蒂安·明斯特的肖像(柏林畫廊)是此類作品的最佳範例之一. 除了肖像畫之外, 安伯格爾還為奧格斯堡大教堂(仍在原地)創作了《聖母與聖徒》等宗教作品, 並受老漢斯·霍爾拜因委託, 取代在 1538 偶像破壞起義中被毀的基督聖體像. 他在奧格斯堡創作的巨大彩繪外牆沒有一件倖存下來, 儘管圖紙尚有. 安伯格爾還創作了微型畫, 例如馬特豪斯·施瓦茨的《Trachtenbuch》中的微型畫, 以及各種系列的版畫.
-
到 16 世紀, 富格爾家族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商業和銀行家族之一. ......富格爾家族可能委託繪製了多幅這種相對較小的肖像畫, 用於分發給家族成員和重要的商業夥伴, 以及裝飾家族的住宅和辦公室.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satyr-like-leaf-mask-1 ?
https://www.museothyssen.org/en/ ... /amberger-christoph
https://www.museothyssen.org/en/ ... /amberger-christop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5 20: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7 16:51 編輯


馬蒂斯·戈特哈特·尼特哈特 MATHIS GOTHART NITHART 稱為格魯紐瓦爾德
聖勞倫斯, 1509 – 1510
99.1x43
冷杉混合技術
HM36
自 1922 起從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格呂內瓦爾德
聖西里亞庫斯, 約1509 – 1510
HM37
音頻:
1507年, 法蘭克福商人雅各布·海勒委託丟勒為該市的多米尼加教堂繪製祭壇背板的中央面板和側翼. 格呂內瓦爾德製作了這些面板作為祭壇背板的固定側翼. 它們描繪了兩位執事: 勞倫斯和他被燒的柵欄, 以及驅魔人西里亞庫斯, 他從一位公主的惡魔手中解救了她. 這些面板是灰色畫的傑作, 其逼真的外觀讓觀眾不禁要問, 他面前到底是什麼—一幅畫, 一件雕塑, 還是大自然本身?

99.1 x 43 x 1.3 厘米
聖基里亞庫斯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saint-lawrence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saint-cyriacus



老漢斯·霍爾拜因
畫家、繪圖員、彩色玻璃畫家、銅版畫師、木版畫師和商業藝術家
1460 / 1470 奧格斯堡 - 1524 伊森海姆
畫派 文藝復興和晚期哥特式
24 件作品
外翼內部, 基督受難記(多米尼加教堂高壇畫 High Altarpiece of the Dominican Church), 1501
整體與框架
348.5 x 644 x 4.1 厘米
雲杉木混合技術
HM 10-16
1922 由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永久借出
老漢斯·霍爾拜因(1465 左右, 奧格斯堡帝國自由城 [德國] — 1524, 阿爾薩斯伊森海姆 [現法國]) 是一位與奧格斯堡畫派有關的德國畫家. 畫家家族長輩, 兄弟西格蒙德和他的兒子安布羅修斯(約 1494-1519/20)以及著名的小漢斯·霍爾拜因.
早年生活和訓練一無所知, 1493 左右在奧格斯堡結婚並成為畫家. 霍爾拜因的早期作品包括《溫加滕祭壇》(1493; 奧格斯堡大教堂)、《聖阿弗拉祭壇》(約1495; 部分藏於艾希施泰特主教宮)、《聖瑪麗大教堂》(1499; 奧格斯堡)和 12 場場景《受難》系列 Passion series (多瑙艾興根), 這些作品的特點是色彩深沉、豐富, 人物在狹窄舞台上緩慢而從容地移動, 構圖均衡. 這些作品顯示出對羅吉爾·凡·德·魏登 Rogier van der Weyden 藝術的了解, 這讓一些權威人士認為霍爾拜因曾到過荷蘭, 但由於不了解他在奧格斯堡的前輩, 因此無法真正評價其風格的直接來源.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f-the-outer-wings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ans-Holbein-the-Elder



倫勃朗·哈門茲. 范賴恩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畫家、藝術品收藏家和經銷商
1606 萊頓 - 約 1669 阿姆斯特丹
巴洛克風格
36 件作品
參孫致盲 The Blinding of Samson, 1636
219.3 x 305 厘米
布面油畫
1383
1905 法蘭克福市以及眾多博物館之友提供資金收購
二樓, 古代大師作品, 6展室
多麼暴力啊!什麼戲劇啊!上帝賦予舊約法官參孫超人的力量就在於他未剪的頭髮. 他的情婦黛利拉, 一個非利士人, 從他嘴裡騙出了這個秘密. 她剃了他的頭並呼叫她的同胞, 他們不失時機地撲向這位被剝奪了力量的英雄. 他們把他綁了起來, 挖出了他的眼睛. 在聚光燈投射出的刺眼光束的照射下, 這個可怕的場景具有舞台般的品質. 黛利拉回頭看著她的受害者, 臉上帶著勝利、迷戀和厭惡的表情.
收購
這幅畫是施泰德爾博物館悠久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藏品之一. 購買它的幕後推動者是時任施塔德爾館長的路德維希·賈斯蒂 (Ludwig Justi). 他與前任所有者、維也納 Schönborn 伯爵家族協商了 336,000 馬克的價格, 但施泰德爾無法獨自籌集這一金額. 幾天之內, 85 位私人捐助者捐款 167,700 馬克. 市政府和博物館聯盟也提供了大量資金.
音頻視頻
非利士人, 公元前 12 世紀, 大約與以色列人抵達的時間一樣, 非利士人是定居在巴勒斯坦南部海岸的愛琴海民族之一. 根據《聖經》傳統(《申命記》Deuteronomy 2:23;《耶利米書》Jeremiah 47:4), 非利士人來自迦斐托(可能是克里特島, 儘管沒有考古證據表明非利士人佔領了該島). 非利士人的最早記錄是哈布麥迪那拉美西斯三世的墓葬神廟中的銘文和浮雕, 他們以 prst 的名字出現, 是公元前 1190 左右在蹂躪安納托利亞、塞普勒斯和敘利亞后入侵埃及的海上民族之一. 被埃及人擊退後, 他們定居在巴勒斯坦沿海平原, 從約帕(現代特拉維夫-雅法)向南到加沙, 可能是在埃及允許下. 該地區包含非利士人聯盟的五座城市(五城 -加沙、阿什凱隆 [阿斯卡隆]、阿什杜、迦特和以革倫), 被稱為非利士或非利士人的土地. 正是由於這個稱號, 整個國家後來被希臘人稱為巴勒斯坦. 非利士人擴張到鄰近地區, 很快就與以色列人發生衝突, 這場鬥爭以希伯來聖經中的參孫傳奇(士師記 13-16)為代表. 非利士人擁有優越武器和軍事組織, 能夠(公元前 1050 左右)佔領猶大山區的部分地區. 非利士人對鍛鐵的當地壟斷(撒母耳記上 13:19), 他們可能在安納托利亞獲得了這項技能, 這可能是他們在此期間佔據軍事主導地位的一個因素. 他們最終被以色列國王大衛 (10 世紀) 擊敗, 此後他們的歷史就成了個別城市的歷史, 而不是一個民族的歷史. 猶大和以色列分裂后 (10 世紀), 非利士人重新獲得獨立, 並經常與這些王國發生邊境戰爭. 非利士人在巴勒斯坦海岸定居后, 第一次在聖經之外提到他們, 是在亞述國王阿達德尼拉里三世 (810-782) 編年史中, 他吹噓自己從非利士收取了貢品. 到 7 世紀初, 加沙、阿什凱隆、以革倫、阿什杜德, 可能還有迦特, 都成了亞述統治者附庸;  7 世紀下半葉, 這些城市成為埃及附庸. 隨著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605-562) 征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非利士城市成為新巴比倫帝國的一部分. 後來, 它們被波斯、希臘和羅馬控制. 沒有非利士語文獻, 該語言可能被迦南語、阿拉姆語和後來的希臘語所取代. 人們對非利士宗教知之甚少; 聖經和其他資料中提到的非利士神靈, 如達甘、阿什特羅特 (阿斯塔特) 和比爾澤布, 都有閃族名字, 可能是從被征服的迦南人那裡借來的. 在被大衛擊敗之前, 非利士城市由塞拉尼姆 (seranim) 統治, 塞拉尼姆是「領主」, 他們為國家的共同利益而採取行動. 在他們被擊敗后, 塞拉尼姆被國王取代. 在早期非利士人居住的遺址中, 人們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陶器, 是 13 世紀邁錫尼風格的一種變體. 在阿什杜德、埃克倫和泰勒卡西萊發掘出的非利士寺廟和神殿展示了各種愛琴海設計元素.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the-blinding-of-samson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Philistine-peopl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6 17: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8 06:04 編輯


米歇爾·范·米耶維爾德 MICHIEL VAN MIEREVELD 和工作室
普法爾茨國王腓特烈五世 (冬之王) 肖像, 約1630
63.9 x 52.8 厘米
木板油畫
2559
2021 Ulla Grund 和 Fontana-Stiftung 出資購得
1567 代爾夫特-1641 代爾夫特
3 件作品
米歇爾·揚松·范·米勒維爾特 是荷蘭肖像畫家, 受許多歐洲皇室贊助.
米勒維爾特的父親是一名金匠, 父親將他送入銅版畫師 J. Wierix 學徒行列. 安東尼·范·布洛克蘭特 (Anthonie van Blocklandt, 綽號蒙特福特) 曾看過並欣賞米勒維爾特的兩幅早期版畫, 於是邀請他進入烏得勒支的學校學習. 米勒維爾特一直待在烏得勒支, 直到蒙特福特去世 (1583 年), 然後定居代爾夫特. 米勒維爾特最初致力於靜物畫, 後轉向肖像畫. 他的肖像畫通常尺寸較小, 人物刻畫真實, 構圖克制, 他的畫法嚴肅, 色彩和諧. 他接手了眾多委託, 因此不得不雇傭眾多助手, 製作了數百幅肖像畫. 在 2,000 多幅(當代有 10,000 幅)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肖像畫中, 只有極少數是他親手創作的.
-
歐洲著名藝術作坊大多有工作日誌存檔, 很多作品有據可查. 清代內務府造辦處亦留下了不少記錄-如皇上大婚和太后祝壽特製等. 在國外博物館學期刊見過幾篇文章, 提及中國著名瓷器工匠的工作日誌, 估計全球博物館展出的著名白瓷和大型唐三彩等, 複製品的比例可能在真品的5-10倍之多. 很多博物館進行過放射性同位素等現代檢測過篩, 或重點抽查, 心知肚明...... 在國內國家-/省級博物館見過最多的量產文物為唐朝宮廷制式金銀茶具, 拍過5次之多.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v-of-the-palatinate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 ... szoon-van-Mierevelt



米歇爾·范·米勒維爾德和工作室
伊麗莎白·斯圖爾特肖像(冬之王后), 1623 - 1629
68.3 x 52.3 厘米
橡木油畫
2560
2021 Ulla Grund 和 Fontana-Stiftung 出資購得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f-elizabeth-stuart


范·巴布倫 DIRCK VAN BABUREN
《歌唱的年輕人》, 1622
71 x 58.8 厘米
布面油畫
2242
2007 由黑森文化基金會、各州文化基金會和施泰德博物館協會資助購得, 與施泰德博物館協會共同擁有.
這幅畫是范·巴布倫從羅馬回來后立即創作的, 是北歐卡拉瓦喬主義的傑作. 從特寫鏡頭(樂譜似乎直接突出到觀看者的空間)、精心挑選的畫面細節、人物富有表現力的姿勢和面相、讓人聯想到當時戲劇人物的服裝以及既強烈又精緻的燈光中可以看出義大利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的影響. 本作品是荷蘭音樂家半身像流派最早的代表作之一.
音頻和視頻
17 世紀歐洲卡拉瓦喬和卡拉瓦喬派
Erin Benay, 凱斯西儲大學早期現代藝術助理教授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在藝術原創性問題上非常敏感: 他曾威脅畫家圭多·雷尼和藝術家兼傳記作家喬瓦尼·巴廖內抄襲他的風格. 儘管他盡了最大努力保護自己獨特的風格, 但卡拉瓦喬還是成為西方藝術史上被模仿最多的藝術家之一. 1610 年英年早逝后, 許多義大利和非義大利藝術家都被視為他的「追隨者」, 儘管他們從未見過這位藝術家或與他一起工作過. 與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師徒關係不同, 這些藝術家不能聲稱自己是卡拉瓦喬工作室的直系後裔(因為他沒有工作室), 在某些情況下, 他們甚至沒有親眼見過他的畫作. 有些藝術家只是在職業生涯的短暫階段模仿卡拉瓦喬—例如巴廖內、卡洛·薩拉塞尼和圭爾奇諾—而其他人則終其一生都致力於卡拉瓦喬的風格模式. 儘管如此, 這些畫家通常被稱為卡拉瓦喬派, 他們模仿卡拉瓦喬的風格、技巧和主題選擇, 並負責將卡拉瓦喬主義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系統收藏了卡拉瓦喬經典作品-牛津藝術在線 Oxford Art Online.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young-man-singing
https://www.oxfordartonline.com/ ... 17th-Century-Europe


簡·科內利茲. 威斯普朗克 JAN CORNELISZ. VERSPRONCK
1601 / 1603 哈勒姆-1662 哈勒姆
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肖像, 1642 – 1645
98×80.3厘米
布面油畫
703
購於 1817
和弗蘭斯·哈爾斯一樣, 弗斯普朗克也是 17 世紀中葉在哈勒姆工作的一位才華橫溢的肖像畫家. 頭部向外的斜視圖為這幅女士肖像增添了自發性, 她似乎正坐在椅子上看著我們的方向. 磨石領子、帽子、蕾絲邊袖子和不起眼但種類繁多的珠寶謹慎地強調了這位自信貴族女性的富裕. 這幅肖像完美地滿足了當時荷蘭社會典型的身份表徵需求.
哈勒姆的約翰內斯·科內利斯·弗斯普龍克 (1600/03-1662) 可能曾是其父親肖像畫家科內利斯·恩格爾斯 (Versprongh) 的學徒, 也可能是同城弗蘭斯·哈爾斯的學徒. 哈爾斯對其繪畫風格的影響在弗斯普龍克的作品中顯而易見. 1632 年, 他加入了哈勒姆聖盧克行會. 弗斯普龍克形成了一種樸素、內斂的肖像畫風格 sober, restrained style of portraiture. 他與父母一起生活多年, 在哈勒姆藝術圈中一直是個相當孤立的人物. 除了一幅靜物畫和各種風俗畫外, 弗斯普龍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肖像畫. 他在 1640-1643 創作了大量作品, 創作了兩幅集體肖像和二十多幅個人肖像. 他總共畫了大約一百幅肖像畫.
荷蘭國家博物館 The Rijksmuseum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man-in-an-armchair
https://www.rijksmuseum.nl/en/ri ... ornelisz-verspronck



阿倫特·德·蓋爾德 ARENT DE GELDER
1645 多德雷赫特-1727 多德雷赫特
《宙克西斯自畫像, 描繪一位醜陋的老婦》, 1685
141.5 x 167.3 厘米
布面油畫
1015
1865 購得
阿倫特·德·蓋爾德在描繪一位衣著華麗的老婦時, 對著觀眾咧嘴一笑. 他把自己描繪成古代畫家宙克西斯, 傳說宙克西斯被客戶衣服的醜陋和不合時宜的款式所征服, 笑得哽咽了!德·蓋爾德的調色板減少到棕色和橙色色調, 顏料塗得粗糙, 效仿了他老師倫勃朗的晚期作品, 這些作品在 1685 年就已經過時了. 經濟獨立, 他可以對當代的審美理想做出這樣的評論.
阿爾特·德·蓋爾德是 17 世紀末和 18 世紀初唯一繼承倫勃朗晚期風格的荷蘭畫家. 德·蓋爾德一生都在多德雷赫特度過, 除了 1661 左右在阿姆斯特丹當倫勃朗的學生那段時間. 他的聖經畫作(例如《耶穌受難場景》, 1715) 以暖色和氛圍光為特色. 在他的肖像畫作(例如《赫爾曼·布爾哈夫一家》, 約1722)中, 他大膽、寬廣的筆法和表面紋理與同時代人精緻技巧和流暢畫布形成了鮮明對比.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g-an-ugly-old-woman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ert-de-Geld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8 17: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19 18:03 編輯


亞伯拉罕·布洛馬特 ABRAHAM BLOEMAERT
摩西擊打岩石, 1611
83.6 x 118.3 厘米
橡木油畫
2474
2016 私人支持者禮物.
這幅畫描繪了舊約中的一個中心事件(出埃及記 17:1-7; 民數記 20:2-11: 以色列人在沙漠中快要渴死時獲救. 摩西用杖擊打岩石, 使水從岩石中湧出, 拯救了他們. 儘管重點更多地放在人們的反應上, 而不是奇迹創造者和奇迹本身, 但這一事件的描述卻充滿了戲劇性. 因此, 以這幅作品繪製時期的典型方式, 前景以流派主題、靜物元素和動物表現為主, 而造成如此豐富圖片的實際聖經主題實際上退居到背景中. 戲劇性的敘事、絢麗的色彩、對最小細節的細緻繪畫再現以及戲劇性的燈光, 使這幅署名並註明日期為 1611 年的畫作成為烏得勒支藝術家亞伯拉罕·布洛馬特 (Abraham Bloemaert) 的傑作和主要作品之一.
亞伯拉罕·布洛馬特 (1564 荷蘭霍林赫姆-1651 荷蘭烏得勒支) 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荷蘭風格主義畫家和雕刻家.
布洛馬特在烏得勒支師從著名畫家亞伯拉罕·布洛馬特, 在巴黎度過了三年, 然後返回烏得勒支定居, 並在那裡成為聖路加行會的院長. 他繪製和蝕刻歷史和寓言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和花卉畫. 他的四個兒子—亨德里克、弗雷德里克、科內利斯和阿德里安—都是享盛譽畫家和雕刻家. 布洛馬特的作品受到卡拉瓦喬影響, 而他又影響了揚·博思、艾爾伯特·雅各布松·庫伊普、格里特·范·洪托斯特、亨德里克·特布魯根和揚·巴普蒂斯特·維尼克斯.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striking-the-rock-2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braham-Bloemaert


雅各布·喬丹斯 JACOB JORDAENS 工作室
神聖家族, 1619 – 1620
104 x 72.7 x 最小 0.7 厘米
寬度(下部) 72.3 厘米
最大深度 0.9 厘米
橡木油畫
1953
1941 年由 Carl Schaub-Stiftung 資助購得
雅各布·喬丹斯(1593受洗, 西班牙屬荷蘭安特衛普 [現比利時] — 1678 安特衛普)
巴洛克畫家, 他描繪的喧鬧 boisterous 農民生活場景和感性寓言 sensuous allegories 使他成為 17 世紀佛蘭德斯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雅各布·喬丹斯:《國王飲酒》
油畫, 1638; 現藏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博物館.
喬丹斯和彼得·保羅·魯本斯一樣, 師從畫家亞當·范·諾特 Adam van Noort, 1616(他加入畫家協會的第二年)與大師的女兒結婚. 喬丹斯在職業生涯早期設計掛毯, 《生育寓言》(約1625)等畫作展現了他作為裝飾師的訓練. 喬丹斯從未像同時代的其他佛蘭德藝術家一樣去過義大利, 他的作品在形式誇張處理和粗俗幽默 crude humour 方面本質上是佛蘭德風格的. 喬丹斯深受年長同代人魯本斯的影響. 喬丹斯畫作的色彩溫暖而鮮艷, 人物健壯且偏向肥胖, 臉色紅潤而健康. 喬丹斯的畫作以強烈的明暗對比、人物密集的構圖和偶爾近乎粗俗的感性活力而聞名. 他是一位多產的畫家, 並在工作室僱用了許多學生來複制他最受歡迎的畫作, 例如《國王飲酒》和《薩蒂爾與農民》(約1620).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the-holy-family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acob-Jordaens



亨德里克·科內利斯·凡·弗利特 Hendrick Cornelisz. van Vliet (約1611-1675)
13歲男孩兒肖像, 1635
亨德里克·科內利斯·凡·弗利特 (約 1611-1675)
來自代爾夫特, 師從叔叔威廉·凡·弗利特. 后師從肖像畫家米歇爾·揚斯·凡·米勒維爾特. 以建築畫聞名, 尤其是教堂室內畫. 他還創作了代爾夫特富裕中產階級正式肖像, 但這幅肖像展現了一個更加親密場景. 這位女士衣著樸素, 戴著眼鏡, 專心致志地讀書, 似乎沒有意識到藝術家與觀眾的存在. 與另一位代爾夫特藝術家維米爾一樣, 凡·弗利特捕捉私密而短暫的時刻, 同時展示了他的技巧.

亨德里克·科內利斯·凡·弗利特: 讀書的女人, 1630-1650 銅版油畫
https://www.cheltenhammuseum.org ... ornelisz-van-vliet/


科內利斯·德·沃斯 CORNELIS DE VOS
畫家三女兒蘇珊娜·德·沃斯 Susanne de Vos 肖像, 1627
80 x 55.5 厘米
橡木油畫
763
1828 購得
女子肖像
Cornelis de Vos 弗蘭德斯
雖然這幅畫作為凡·戴克的作品進入博物館, 但畫中人物的內斂表情和對服裝細節的細緻處理是 de Vos 作品特色. 這位備受尊敬的安特衛普肖像畫家以其莊重的肖像畫而聞名, 但同時又不失迷人的謙遜. 他尤其擅長兒童集體肖像畫.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女人肖像
畫家: Cornelis de Vos (佛蘭德, 1584/85–1651 生於安特衛普)
材質: 木板油畫
尺寸: 49 3/8 x 38 英寸(125.4 x 96.5 厘米)
來源: Marquand 收藏, Henry G. Marquand 捐贈, 1889
收藏編號: 89.15.37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t-of-susanne-de-vos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79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6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80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24-6-19 17: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6-20 23:05 編輯


偉大的世界舞台-倫勃朗與藝術
倫勃朗(1606 荷蘭萊頓 — 1669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巴洛克畫家和版畫畫家, 也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故事講述者之一, 他擁有非凡的能力, 能夠描繪出人物的各種情緒和戲劇性形象. 倫勃朗也是一位以明暗對比著稱的畫家, 他是一位崇尚不妥協的現實主義的藝術家, 這導致一些評論家聲稱他更喜歡醜陋而不是美麗.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embrandt-van-Rijn


尼古拉·埃利亞斯·皮克諾伊 Nicolates Eliasz Pickenoy
一個男人的肖像, 1628
尼古拉斯·埃利亞斯 (Nicholaes Eliasz) 是一位石匠的兒子, 他用石頭製作紀念碑. 皮克諾伊可能曾跟隨阿姆斯特丹一位著名的肖像畫家學習繪畫, 這位畫家受到安特衛普繪畫豐富的色彩和紋理的影響. 雖然皮克諾伊還畫過其他題材, 但到 1624, 他已成為阿姆斯特丹最受追捧的肖像畫家之一, 直到年輕的倫勃朗·凡·萊茵 (Rembrandt van Rijn) 到來之前, 他一直保持著這一地位. 後來, 他住在競爭對手的隔壁. 從他現存的畫作來看, 皮克諾伊的風格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都保持不變: 流暢的技巧、精心描繪的紡織品、銳利的輪廓和柔和的陰影, 這些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討人喜歡的現實主義印象. 皮克諾伊畫過集體肖像和個人肖像, 尤其是著名阿姆斯特丹人的垂飾. 蓋蒂博物館的兩幅畫展示了皮克諾伊的巔峰狀態. 1640 年之後, 皮克諾伊的受歡迎程度似乎開始消退, 因為他這一時期的作品只有兩幅留存下來. 風格上的相似性表明, 皮克諾伊是巴托洛梅烏斯·范德赫爾斯特的老師, 後者最終超越倫勃朗成為阿姆斯特丹最受歡迎肖像畫家.
日期: 1588 - 1650/1656
荷蘭
https://www.getty.edu/art/collection/person/103K3Q





盧卡斯·弗蘭喬伊二世 LUCAS FRANCHOYS II
1616 梅赫爾恩-1681 梅赫爾恩
男人肖像, 1640 – 1650
81.6 x 66.2 厘米
布面油畫
917
購於1845
肖像畫家、歷史畫家和版畫畫家。
出生於梅赫倫. 在安特衛普工作, 然後在巴黎為孔戴親王 Prince de Conté 工作. 在圖爾奈 Tournai 工作, 在那裡為教堂和修道院作畫. 1654 回到梅赫倫.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e/en/work/portrait-of-a-man-1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term/BIOG27755



倫勃朗·哈門茲  VAN RIJN 或倫勃朗-納查默 Rembrandt-Nachahmer
或倫勃朗·哈門茲  REMBRANDT HARMENSZ,  范·賴恩 VAN RIJN 模仿者
一位年輕女子的肖像(Hendrickje Stoffels), 1660 – 1679
74.2 x 51.2 x 最小 0.8 厘米
橡木油彩, 與原件相反, 后在所有側面進行斜切
LGBRD 4
自 1966 年起獲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永久借用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of-a-young-woman-1  


倫勃朗·哈門茲. 范賴恩
馬爾特根·范·彼爾德比克肖像, 1633
67.4×55.2
橡木油畫
912
購於1844
這幅畫以其橢圓形的格式、斯巴達式的舞台和簡化的調色板, 代表了倫勃朗在阿姆斯特丹早期階段反覆為阿姆斯特丹貴族成員使用的肖像類型. 由於他直接地描繪了這位營養良好的年輕女士容貌, 這種相似性令人印象深刻. 開放的筆觸賦予她一種栩栩如生的品質. 各種珍貴紡織品的表現, 例如領子精緻織物和帽子蕾絲邊, 考驗著藝術家的繪畫技巧.
https://sammlung.staedelmuseum.d ... gen-van-bilderbeecq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