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50年,解放軍連隊痛擊匪幫一個團!勝利后宣布:給戰馬記三等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這樣紅?紅的好像燃燒的火……」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這首歌曲,已經在中國傳唱幾十年不衰。這首歌雖然是以男女愛情為主題,但其中透出的那種戰爭特有的蒼涼感,卻至今讓人動容。在解放軍解放新疆的過程中,這種蒼涼感總是時隱時現。雖然那時沒有大的戰役,但是在一些小的戰鬥中,解放軍戰士表現出的英勇和頑強,仍然讓人敬佩。其中比較典型的,便是伊吾保衛戰。這次戰鬥雖然規模算不上大,但是艱苦程度卻不亞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戰鬥中的一匹戰馬,更是由於自己出色的表現,立下了戰功。這在它的同類當中,是絕無僅有的。

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是個美麗的地方,但是在中國的近代史上,這裡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處在一種非常混亂的狀態中。當地一些封建時代的殘餘力量、國民政府任命的高官,在新疆地區各自劃分勢力層次,壓迫人民,打擊進步力量,發生了不少慘案。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便是在1942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殺害的。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對新疆事務鞭長莫及,於是便讓西北行營主任張治中兼任新疆省政府委員,組織成立了新疆聯合政府。這一政府是由國民黨、共產黨以及新疆當地的各民族領袖一起組成的,能代表新疆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但是由於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為了防止共產黨在新疆活動,便讓宋希濂進入新疆,攪動這裡的民族局勢,打擊進步勢力。一些境外的民族主義者,也趁機進入新疆,以宗教為名,大搞分裂活動。

為了對抗這些對敵對勢力,以新疆土生土長的革命者阿合買提江、依斯哈克拜克、阿巴素夫為首的大部分人民奮起反擊,為自己民族的利益而戰。在長時間的鬥爭中,他們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在幾年的時間裡,力保新疆沒有發生大亂,也沒有發生分裂。

1949年9月,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掃蕩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省的國民黨部隊,挺進河西走廊,對新疆的惡勢力進行威壓。同時,已經回到人民身邊的張治中將軍,致電國民黨軍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提出了八項和平主張,敦促其起義。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下,二人同意放下武器,率部起義。於是新疆這塊佔全中國六分之一面積的遼闊土地,和平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嚴峻的剿匪形勢

雖然新疆的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和平,但是這並不代表天下就此太平了。國民黨的殘餘勢力、封建殘餘勢力,仍然以土匪的形勢存在。他們不時下山襲擊人民,搶奪財物。而新疆面積龐大,解放軍的兵力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這些土匪的動作,有時候會很猖獗。

此外,國民黨特務也在新疆各地流竄,策反已經起義的國民黨部隊。1950年3月6日, 由原國民黨軍騎兵第5軍改編而來的人民解放軍騎兵第7師第20團的890餘人,就在國民黨特務的鼓動下,在昌吉發動了叛變!他們不敢攻佔縣城,只能是跑到乾德地區(今天米泉)附近當起了土匪。由於他們的裝備比較好,又都是騎兵,機動力強,一度給當地的駐軍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為了剿滅這股頑匪,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第6軍派出了1個加強營,配備了10輛戰車,對敵人進行了追剿。3月9日,剿匪部隊找到了叛匪,立刻展開了軍事行動。和解放軍打陣地戰,這伙叛匪真的是有些自不量力,很快就被打得抬不起頭來。於是很快,從土匪窩裡就升起了白旗,300餘人舉手投降。其餘的人除了部分死掉的之外,全都四散逃亡!

這場叛亂被稱為乾德叛亂,是解放軍進入新疆之後打的第一場大規模的剿匪戰鬥。這場戰鬥贏得漂亮,但是更大的考驗,也在一步一步逼近。

伊吾陰雲密布

位於哈密東北的伊吾縣,是個四面環山的小縣城,易守難攻。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這裡是土匪的一個據點,盤踞在這裡的匪幫有好幾股。新疆和平解放之前,國民黨收編了這些土匪,還修建了一座武器庫,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彈藥。

1950年2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第16師第46團1營2連進入伊吾縣,一方面維護社會治安,一方面看管彈藥庫,不讓土匪得到武器補給。2連是一個能打硬仗的部隊,在西北戰場上屢立戰功。上級首長將他們放到伊吾縣,是非常放心的。而且為了加強2連的戰鬥力,團里還把1營的副營長、戰鬥英雄胡青山「下沉」到了2連。

伊吾縣的縣長名叫艾拜都拉,他為了迎接2連,幾乎把全縣的人都發動了起來。在看到胡營長的時候,這位縣長痛哭流涕,拉著他的手說:「我們早就盼望你們來了!我代表縣政府表示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來來來,我們在縣政府被下了晚宴,為同志們接風洗塵!」

胡營長婉拒了對方的好意,說明了解放軍的紀律,然後就和縣長開始對接工作,各自忙各自的了。在開始的幾天里,這種團結互助的局面非常喜人。但是誰又知道,這個縣長艾拜都拉,是一個隱藏下了的國民黨特務!他早就將解放軍只來了一個連、兵力並不雄厚的消息告訴給了自己的上級、國民黨特派員堯樂博斯,請他發動土匪來襲擊。

堯樂博斯是哈密本地人,他的父親曾經是哈密回王府的一個武官,後來家庭沒落了。他的姐姐是個遠近聞名的美女,後來嫁給了喀什道台黃光達,堯樂博斯也跟著沾了光,拜姐夫為養父,成了少爺。後來黃光達由於處理事情不利,被清朝問了斬刑。堯樂博斯的姐姐於是改嫁給了哈密王的親信密艾則孜哈茲,做了妾室。後來由於大老婆不容,這段婚姻不到一年便又告結束,堯樂博斯的姐姐就又嫁給了哈密大台吉的表弟。

在不斷的漂泊中,堯樂博斯學會了逢迎和拍馬。後來他在新疆的反封建鬥爭中支持了農民軍,因此走入了國民黨大員楊增新的視線。後來楊增新被刺殺,堯樂博斯被盛世才和紅軍聯手趕出了新疆。直到10年後,他才以哈密區國民黨黨務指導員的身份回來。新疆和平解放之後,堯樂博斯表面上順應了潮流,暗地裡卻沒有一刻停止過叛亂的動作。

堯樂博斯在接到艾拜都拉的情報后,準備先來一個「斬首行動」,趁著胡青山外出的機會,截殺胡青山!同時再派出一路人馬,以舉辦婚禮的名義,捕殺還在城中的解放軍連排長。但是2連隊指戰員都是身經百戰的人,察覺了危險,沒有上對方的當。

3月29日,匪徒們再次發難。他們以要求解放軍幫忙修水渠為名,將連長趙富貴和其他的幾個戰士綁架、殺害了。他們的手段非常殘忍,有的戰士是被他們用木棍打死的,有的則是用皮鞭抽死的。

伊吾保衛戰打響

接連的詭異遭遇,和離奇失蹤的戰友,讓2連的官兵們提高了警惕。但是為了保持縣城內的平靜,他們每天還是照常訓練工作。3月30日,戰士們照常出操。突然間,從附近的山頂上射出一陣密集的子彈,有幾個戰士倒在了地上!

「有情況,卧倒!」胡青山大聲喊道。此時,槍聲接連不斷,胡青山已經判斷出了對方使用的武器,並默默地開始計數。當槍聲再一次間斷的時候,他命令戰士們趕緊站起來,跑入了掩體當中。正如他所預料的,敵人此時正在換子彈,對他們暫時沒有威脅。當進入掩體后,胡青山用望遠鏡觀察形勢,發現北山西側碉堡和城南山頭的碉堡,都已經被敵人佔領了。北山是控制縣城的制高點,必須趕緊重新奪回。胡青山命令2排長周克儉,帶領28名戰士以及兩挺機槍、一具「巴祖卡」火箭筒,重新奪回北山!

周克儉走了之後,在警察局值班的指導員孫慶林跑了回來,向胡青山報告說:「縣長艾拜都拉已經叛變了,他和幾十名匪徒,脅迫著全縣三千多名老百姓上了山!現在和總部已經聯繫不上了,電話線被土匪們切斷了。」胡青山一聽,只能讓他先將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員組織起來,一起參加戰鬥。

就在縣城做準備的時候,周克儉已經取得了勝利。他帶著戰士們沿著峽谷穿越了20多公里,用攀援的方式接近了敵人。當機槍和巴祖卡發威的時候,那些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很快就潰散了。而南山碉堡的敵人看北山失守,還沒打就逃跑了。

周克儉從俘虜的口中得知,此時來攻擊縣城的土匪足足有七百人,相當於一個團,是解放軍人數的6倍!而且為了能一舉拿下縣城,他們也準備了不少的武器彈藥。周克儉趕緊將情況告知胡青山,讓他做好準備。

還沒等胡青山喘口氣,敵人便對縣城發起了第一次攻擊。這一次,他們一共準備了二百名騎兵。但是胡青山用望遠鏡一看,不覺有些可笑。土匪就是土匪,打仗全無章法。這些騎兵沒有形成戰鬥隊形,彼此沒有掩護,簡直就是解放軍的活靶子!這種衝擊註定是沒有效果的,在撂下了三十多具屍體后,敵人不得不撤了回去。

趁著短暫的戰場空隙,胡青山召開了黨支部會議和連、排、班長會議,確立了「以守為主,待援為輔,各自為戰,獨立作戰,保存實力,消滅敵人」的作戰方針。他把主力戰鬥員大部分配屬到北山陣地,營房交給炊事員和輕傷員守衛。

此時,指導員孫慶林發來消息:在警察局附近抓到了一個女人,疑似敵人的內線特務!胡青山立刻命令暫時看管起來,暫時先不審問,看看能不能用她調出敵人的主力。果然,在4月5日早晨,艾拜都拉再次命令二百多名土匪沖向縣城,衝擊方向直指警察局!

警察局此時雖然還有五十多人,但大部分都是文職,戰鬥力和正規軍沒法比。敵人很快衝入縣城一隅,正在向縱深發展。胡青山命令1排長李振江,一槍幹掉了對方旗手。趁著敵人發愣之際,胡青山帶領一個班的戰士從後方截殺。土匪立刻大亂,倉皇撤出了縣城。

兩戰過後,艾拜都拉匪幫被打的不敢露頭,於是就決定先對北山陣地來一個圍而不攻,困死上面的戰士。北山是一座並不高的石頭山,上面既沒有陰涼,也沒有水源,當然更沒有糧食。土匪們認為,只要切斷縣城到北山的補給線路,不出3天,北山必然崩潰。而失去了北山的照應,拿下縣城也就比較容易了。

神奇的戰馬

北山之上,很快就出現了嚴重的困難。土匪切斷了水源,制高點碉堡中的戰士,幾天沒有喝過一口水,只能用雪水解渴。胡青山知道這樣不行,便決定讓人趕著兩匹馬,馱著物資給山上送去。

當兩匹馬快要接近北山時,土匪的子彈瘋狂地傾瀉過來。一匹性情暴躁的赤紅馬,聽到槍聲便掙脫了韁繩,調頭就跑回縣城。而另一匹性情溫順的棗紅馬則非常聽話,一聽到槍響就跟隨主人就地卧倒,動作乾淨利落。等過了一陣,北山開始火力掩護的時候,主人輕拍了它一下,棗紅馬居然點頭,好像是明白這是自己在接應,便一躍而起,一溜煙的衝上北峰!第一次送水任務,就這樣順利完成了!

接連幾次之後,這匹棗紅馬開始脫離主人,獨立執行任務了。只要前進路上聽到敵人的槍聲,它就會發出嘶鳴,好像是在請求北山的火力支援;等北山槍聲響起,它就會潛身進入隱蔽山道,向山峰奔去。而等它快接近北山碉堡的時候,就會小聲的叫幾聲,彷彿是說:「戰友們,是我來送水了,別開槍!」戰士們此時就會趕緊接應,拿掉水桶,掛上空桶,然後拍拍它的脖子,讓它回去。

時間一長,棗紅馬的行動更加神奇,像極了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在送水的途中有一段草地,曾經有土匪在這裡朝它開過槍。所以棗紅馬從來不在這裡啃食青草,總是飛快的穿過去直奔北山。當不得不在開闊地上行走時,它還會使用假動作來迷惑敵人。有時候快走,有時候慢走,有時候側著身走,有時候倒著走。當遇到馬群的時候,它還會借著馬群隱藏自己。

後來棗紅馬運送的補給品種,已經不再只是糧食和水,還有不少槍支彈藥。靠著棗紅馬的神奇表現,北山碉堡中的戰士們雖然艱苦,但是從來沒有斷過補給。

保衛戰勝利

眼看圍困也不起作用,敵人又開始使用一種無聊的戰術:勸降。他們隔一天就會給縣城內送一封信,表示己方有兵力足足一萬五千人,趕來增援的解放軍援軍,已經被他們打敗了。如果2連的戰士們不投降,困也會被困死在這裡!這當然是無效的,戰士們每當看到這樣一封信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距離勝利又近了一步。

此時在外圍,解放軍的增援部隊確實受到了阻擊。就在和2連失去聯繫的第二天,46團的參謀長王謖錄便帶著一個營趕來增援了。土匪不敢和解放軍交手,便化妝成老百姓,到處散布謠言,說伊吾縣城已經被土匪攻克,2連全軍覆沒!王謖錄疑惑之間,進入了敵人的埋伏圈。結果在對方騎兵的衝擊下,解放軍遭遇了嚴重的損失,王謖錄只能撤退。他回去之後,立刻向團長任書田報告:「伊吾淪陷,2連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任書田得到報告后,首先就表示自己絕不相信!2連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胡青山是一個什麼樣的戰士,他最清楚。這樣的部隊怎麼可能會被土匪打敗呢?還全軍覆沒?絕對不可能!他將情況反映給上級,上級也認為情報有誤。於是師長吳宗先下了命令,讓人去調查具體情況,讓46團做好再次增援的準備。

伊吾方面,敵人首領堯樂博斯已經開始大發雷霆。明明準備3天就解決的戰鬥,如今已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還是一點進展都沒有。拿不下伊吾,別處就更不要說了。在他的策動下,土匪很快展開了第三次攻擊。這是一次孤注一擲的攻擊,敵人的重火力悉數登場,將解放軍的前沿工事炸成了一片火海。胡青山組織了黨員先鋒隊,對敵人進行了出其不意的反擊。在撂倒了幾個匪首之後,敵人再次退卻。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敢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

時間很快到了5月份。本已經春風和煦的巴里坤大草原上,突然又降下了大雪。此時2連也已經到了最艱苦的時候,戰士們的體力已經達到極限。此時,解放軍總部得到確切消息,2連不但沒有全軍覆沒,伊吾縣城也還在他們手中!46團立刻出動了兩個營,在團長任書田的親子帶領下,像一柄鐵鎚一樣砸向了伊吾城外的土匪。這群烏合之眾在解放軍的攻擊下,完全不堪一擊,很快就做鳥獸散了。當援軍和2連官兵匯合后,大家都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戰後,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嘉獎了2連得全體官兵,授予了胡青山「戰鬥英雄」得光榮稱號。就連戰士們堅守的北山也改了名字,被稱為「勝利峰」。更為神奇的是,那匹維繫北山放線的棗紅馬,被授予了三等功。上級還明確指示,這匹軍功馬不作退役處理,老了以後由國家贍養到死。後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它,還在伊吾縣城塑了像。這匹神奇的軍馬,和解放軍包圍人民的事迹一起,成了人民心中永遠的記憶。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9 08: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