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改開》造《文革》的謠言太多

[複製鏈接]

8575

主題

8765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3-12-7 0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改開》造《文革》的謠言太多




《改革開放》造《文革》的謠言之多,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謠言盛世。甚至可以說中國幾千年以來,乃至古今中外之少見。只因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及其新中國人民政府《不殺人》所至。這些《不殺人》中大多數是懂得感謝《不殺》之恩的。但也有少數是忘恩無義之蛇鼠之徒。因為《不殺人》太多之因,就是少數也有許多忘恩無義之蛇鼠之徒。所以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造《文革》的謠言之多。

四十多年過去了《文革》也隨時光付諸史冊或只一頁一章。當然毛澤東把蔣介石國民黨趕到幾個島上並建立新中國,作為毛澤東一生中乾的第一件大事,從開始歷經近三十年的上山下鄉爬雪山過草地有了一個結果。

而作為毛澤東一生中乾的第二件大事,《文革》為新中國現代史上新開創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及其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及農村人民公社的實現作了最重要的一次轉折,新中國革命因《文革》被毛澤東推上了理想崖頂。

因自然生老病死之因,毛澤東逝世后,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資本主義之後,造了《文革》許許多多的謠言,繼而將《文革》轟然跌落為《改革開放》的萬丈深溝,真可謂俗語說活見鬼:「是條漢子跳起來就死了」。《永不翻案》還在城頭上掛著,翻臉不認賬,就用《文革》的人頭掛在了城頭示眾了。

新中國革命、終結它的文革、手造它們的毛澤東,當這一切呼嘯而過,進入歷史后,歷史學彷彿忽然繼承了大筆遺產的走資派時代,可以想見到人人摩拳擦掌,個個要干番事業?走資派大人們走到了前台坐在各級官位上一邊控訴《文革》,一邊歡天灑地吃喝嫖賭。他們的高幹子女們眼珠亂轉,動了邪念也是很尋常。老子英雄兒好漢,紅二代三代升官發財先富起來做人上人。

中華民族地理上自居一隅,文化上自成一格,由上古迄於清民,治亂因循,周而復始,基本格局未曾變化,鑒古往往可以知今。於是左言右事,石室金匱,累代積年便形成了豐厚的史學傳統。歷史將明鏡高懸,當世的人物、典章、事件舉頭依稀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於是《忠貞之士》效法往聖先賢,把取義成仁當成家常便飯。《奸佞之輩》見勢不妙,紛紛跑去燒香拜佛,雖然沒幾個立地成佛。歷史對現實的反饋和糾正作用,構成了中華文化傳統的一個突出特徵。經走資派改開四十多年來,磚家叫獸馬戶又鳥牛鬼蛇神齊出洞。

歷史既然是鏡子,就應該為現實提供清晰準確的成像,《真》是歷史學的第一要義,也是它的主流。但《真》的原則每因現實中走資派右派馬戶又鳥疤癩眼斜眼等的敵視而貫徹不暢。現實中走資派右派馬戶又鳥疤癩眼斜眼們對《實用主義》情有獨鍾,他們先把「實事求是」從「古為今用」上割下來扔在一邊,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盡情剪裁歷史拼接事實,有時好好的一件寬袍大袖就這樣改成癟三穿的雞腿褲。只是「實用」不「真實」的史學雖稱逆流,但流量有時比主流還大。但牽強附會、拉皮條似地把優秀黨員往紅燈區拉,也不能說不好。

譬如一些海外激進民運人物,有一陣就痛感當年奔竄海隅的孫中山、黃興就是當下的自己—懷揣這樣的感覺四處蹭飯是種難得的樂趣也說不定。而國內不少越混越四通八達的保守主義精英,則怎麼看孫中山怎麼像網路憤青或失意綠卡族,比邊緣知識分子洪秀全出息不到哪兒去。

這些年更有種賊頭賊腦的陰謀史學出沒無時。影射史學還僅僅指鹿為馬,到陰謀史學就黃土摶人了—當然不是每個細節而是關鍵部位。陰謀史學出現在與現實利益鬥爭關係最緊密的中國革命史和文革史,尤其集中在毛澤東身上。

幾十年前《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聳動一時,其寫作翻譯過程疑竇叢生。但究竟是否陰謀史學,還要俟之將來,看台灣和美國情報部門有關檔案解密的情況。

后又有張戎女賊和其夫君合著的《毛:鮮為人知的故事》,西方反共知識界是期望它跟《私人醫生》一樣,在撕畫皮砸牌坊方面再立新功的。

也難得有些走南闖北風塵僕僕訪人訪書,網羅到成堆的大路新聞、小道消息。只可惜這些不知用多少機票和鈔票票換來的「知識」,經由比家庭婦女還淺薄的見識深加工后,就像一顆顆被沒牙老頭嘬過的花生米,讓人扔也不是吃也不是。此書一驚一乍的不少「發見」,在知人閱世方面似乎缺少后青春期起碼的成熟。平心而論,張氏此書並不在陰謀史學之列,但確實屬於同一文化戰爭,只不過是地上部分。

典型的文化地道戰,當推前一向網上傳了又傳的《沉重的揭秘:汪東興交代毛澤東秘書田家英死亡真相》一文。這篇東西,也許算不上陰謀史學的力作或傑作,但起碼是成功之作。標準很簡單,不少朋友讀了都信以為真。

田家英曾任毛澤東的政治秘書,能獨立思考,有出眾的才華,后因觀點上的分歧漸不為毛澤東所用,1966年更被停職並勒令搬出中南海。田不堪巨大的心理-政治壓力,於5月23日在辦公室自縊身亡,成為文革中繼鄧拓之後最先倒下的中共高幹,1980年3月終獲平反並召開追悼會。以上是根據官方或准官方信息復原的史實。

《揭秘》一文則發掘出「新史料」,即「被列為中共中央檔案局(一九八0-四-00九0-四)號檔案」 (「附有備註:待查證」以及「中紀委第一書記陳雲、常務書記黃克誠的簽字」)的汪東興關於「田家英死亡事件的交代報告」,以及被列為「中辦(一九八0-五-00七九-七)號檔案」的華國鋒就有關檔案失落事件的談話。

根據新史料復原的新史實梗概如下:1980年4月中共中央應田家英家屬要求重新調查田死亡真相;汪東興向中央交待,田實為汪手下的衛士所擊斃;華國鋒主政時亦曾向汪過問此事,汪說田「知道事太多」,毛澤東「一直不放心」。

這樣的史實如果成立,毛澤東作為「共產黑幫老大「的形象就更豐滿了?他不僅(據《私人醫生》)生活上是淫棍,政治上還是惡棍。對以上史料史實,作者將信將疑,遂托友人蘇鐵山向中央文獻研究室查詢究竟。據鐵山轉述文獻室友人的答覆,前述檔案純系捏造。

《前述檔案純系捏造》。造的謠言。

另外通過友人介紹,筆者還走訪了田家英女兒曾自,向她核實《揭秘》一文所述「胡耀邦、鄧小平、陳雲、彭真都就田家英家屬來信的要求,做出批示」一事的真偽。

曾女士爽人快語:「我父親就是自殺的,我們家屬根本沒寫那信,全是那幫人為了非毛瞎編出來的。」

事情至此,田家英的死法(自殺)連同死因(心理-政治壓力)重又回到陽光之下。當時頗慨嘆作偽者心地的黑暗,竟至伸手不見五指。

因又想起十五六年前張愛培女士《叫父親太沉重》一書即出,海內嘩然:中國革命的道德楷模周恩來奔走國事之餘,還走進作者母親的卧室,並生下一位曠世活寶。此事後來證明亦屬胡編亂造,筆者亦嘗感嘆世界之奇/詭,全然不能度之以常人常理:張女士為自己想富貴,為姆媽想浪漫,這都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她怎麼就不為自己爹爹中國農民張老漢的名譽想一想呢?此書屬陰/謀文學的典範之作,在解構中國革命這一點上,文史的確相通。

按西方出版商為張戎《故事》所做廣告,此類作品的使命是「改變歷史」。但中國革命經幾十年滄海桑田、陵谷易處,大體已歸入秦磚漢瓦一流。也就是說,歷史基本上改完了。如今做意識形態大買賣的,都眉清目秀地向維權、憲政方面想點子,只有不愛洗澡的小包工頭總惦記著毛澤東故居改化糞池的工程。

毛澤東一身承載幾個時代,雙腳走過無數情境,毛澤東錯綜斑斕的人生濃縮或折射了中國革命縈迴崎嶇的歷程。

這的確為觀望毛澤東的各種角度都提供了一定正當性,但同時也提出了整體把握的高標準嚴要求。

那種認為毛澤東學歷不高於是對知識分子長恨不已的小市民視角,不能說毫無道理,但偏差顯而易見。

至於拉開褲鏈看毛澤東的「下半身」視角,如果只是對那個時代過度禁欲主義的一種變形批評,也可以理解,但真實的毛澤東不可能是西門慶,當然也不會是高僧。無論哪個角度,都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歷史和未來負責任的態度,而不是相反。

毛澤東帶領中華民族經九曲九折,一雪百年屈辱,崛起於世界的東方。毛澤東後期對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制度探討,具有濃重的悲劇色彩。

毛澤東這樣一位開天闢地又掀翻天地的人物,無論功過,都屬於不世出的巨人。

只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毛澤東並沒有大過他的時代,也無須籠罩不屬於他的歷史。

醜化毛澤東可鄙。無論是用毛澤東時代的失敗掩飾今天的失敗,還是用今天的苦難抵消毛澤東時代的苦難,兩種異曲同工的態度都不能持之久遠。

毛澤東的全部遺產包括成敗得失,都應成為今天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強身免疫的營養,成為中國面對現實問題、探討未來道路的參照。隨著時代的推移,真理原則越來越成為人類衡量是非的一個基本尺度。

蓄意篡改乃至編造謠言已為常人所不為,賢人所不齒。清代史學理論家章學誠為作史立一道德標準,即「史德」,說的是「著書者之心術」。陰謀史學愛好者的心術,無非為逞一時之快而不擇手段。

對這種旦暮人生及時行樂之輩,告訴他「穢史者所以自穢,謗書者所以自謗」的道理,無異於給貓咪講《離騷》。不過替資產階級的整體長遠利益著想,他們對待中國革命的歷史,實在應該胸懷再博大些,手腳再乾淨點。

走資派篡改毛澤東時代的《文革》歷史該變的已大體變完,如果走資派作為勝利者來到凱旋門下還是如同地下過街道賣黃碟時的賊眉鼠眼,只怕不是富貴滿堂、長宜子孫的好兆勢。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9 0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