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總司令發現更加文明的敵人

[複製鏈接]

8500

主題

8690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656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3-11-11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軍總司令發現更加文明的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中《優待俘虜》。美軍總司令李奇微:「我發現……他們是更加文明的敵人。有很多次,他們同俘虜分享僅有的一點食物,對俘虜採取友善的態度。」

毛澤東的戰俘思想——《優待俘虜》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志願軍不殺俘虜優待俘虜人人皆知。 在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對待戰俘的態度,誰文明,誰野蠻?高下立判。毛澤東處理俘虜的思想,是其軍事思想的瑰寶之一,具有高超的戰略意義,在世界史上獨一無二,展現了毛主席的獨有智慧。

毛主席主張總體上《優待俘虜》,根據戰俘的表現和意願予以釋放、量才錄用或者特別處理。無論是在艱難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無論是對內戰爭,還是對外戰爭,都充分體現了戰時人道主義精神,在宣揚我軍「正義之師」的同時,壯大了革命力量,起到了瓦解敵軍的作用,成為我黨的一把鋒利武器,為贏得戰爭、鞏固政權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對毛主席戰俘思想的形成、發展歷程,從中學習毛主席的另一個偉大的智慧。就是《國際人道主義》的優俘思想。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如何處理不同種族、語言文化迥異的「聯合國軍」俘虜,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對中國贏得這場戰爭至關重要。

戰爭之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根據毛澤東處理俘虜的思想,對美軍俘虜執行優待等相關政策,從戰場之外給美國侵略軍以一定打擊。

1950年11月24日,毛澤東電告志願軍首長「你們釋放美俘的行動,已在國際上收到了極好的效果。請準備於此次戰役后再釋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

1950年11月29日,志願軍第60師第179團在富盛里戰鬥中俘獲「聯合國軍」中的美國、英國和南朝鮮官兵240餘人。

不久,毛澤東批准志願軍釋放這批俘虜,並指出「你們釋放一批俘虜很對,應趕快放走,爾後應隨時分批放走,不要請示」。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志願軍陸續有計劃地釋放了幾批戰俘。被釋放的俘虜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客觀上有效地宣傳了志願軍不殺俘虜、優待俘虜的政策,使敵人的欺騙宣傳破產,無形中瓦解了敵軍的鬥志。

由於志願軍優待俘虜,在戰爭中出現多起敵軍集體向志願軍投降的事件。

1950年11月27日,美軍第25師第24團1個黑人連(115人,其中90餘人是黑人士兵,軍官多為白人)在朝鮮雲山以南的九洞地區,被志願軍39軍所部包圍並俘獲,

這是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第一支向外國軍隊投降的整編連隊,也是朝鮮戰爭中美軍部隊唯一向我志願軍集體投降的建制連。

此事件令美國國防部極為震驚,為此,美國國防部決定美軍黑人、白人不再分開建制。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現代化戰爭,它既是軍事上的較量,也是政治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較量。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自始至終貫徹執行寬俘政策,成功地對各種俘虜進行了教育和改造,對贏得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毛澤東從階級立場、革命宗旨及其歷史任務出發,將優待俘虜與改造俘虜作為對敵鬥爭的一項重要政治工作,在贏得戰爭這一根本目的的原則下,通過不同的方式有區別、有針對性地對待和改造俘虜,注重從思想上感化俘虜,尊重俘虜人格,為我所用,這在瓦解敵軍同時,也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毛澤東關於處理俘虜的思想,既展示了高超的軍事、政治智慧,又折射出人道的光輝,為獲得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力量。這在人類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對待戰俘的態度,誰文明,誰野蠻?高下立判

中國人民志願軍優待戰俘的政策。

戰俘管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遇到的新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跨出國門,進行的是國際性的戰爭,戰俘除南朝鮮軍人外,還有美國、英國、土耳其等「聯合國軍」人員,對戰俘問題的處理有日內瓦公約為依據,戰後還要交換戰俘。因此,中央軍委和志願軍總部都極為重視戰俘的管理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及時適應戰爭的新情況,以人道主義精神對待戰俘,引起了良好的國際反響,並有力地配合了戰場作戰和停戰談判的鬥爭。

優待俘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並將其列為人民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一,是人民解放軍一貫的優良傳統。中國人民志願軍繼承了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中國人民志願軍組成后,志願軍政治部即及時確定了優俘政策,要求部隊做到對戰俘不殺、不辱、不搜腰包。第一次戰役結束后,又在全軍進行了一次俘虜政策教育,並就戰場紀律與俘虜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以後,每次戰役動員時都要重申有關俘虜政策,使之得到貫徹。

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后,志願軍政治部即開始在朝鮮北方中朝交界的碧潼組建戰俘營,負責管理「聯合國軍」(即除南朝鮮軍以外)的戰俘。隨著戰爭的發展,戰俘增多,也開始收容和管理南朝鮮軍戰俘。

中央軍委於1951年3月13日決定,由在朝鮮的志願軍第9、第13、第19兵團各組織一個外俘管調團,另國內西北、西南、華東、中南等地區再組織5個外俘管訓大隊,去朝鮮參加外俘管訓工作。根據這一決定,志願軍政治部於1951年3月18日發出通知加強戰俘管理工作,要求將俘管工作當作嚴重的政治任務來看待。

並指出:「鑒於朝鮮人力、物力的困難,今後無論美俘、偽俘一律由我志願軍負責管理、訓練,並請朝方派人參加。但美俘、偽俘必須分別收容,以便管理教育。」

1951年4月24日,志願軍政治部根據志願軍黨委的決定,向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建議組成志願軍戰俘管理處,得到批准。志願軍戰俘管理處由東北軍區敵工部長王央公為主任、總政治部來的紅軍幹部徐元甫為副主任。志願軍俘管處的幹部,一部分來自於中央軍委機關和各大軍區的軍政幹部,一部分來自於國家機關的幹部和國內各高校的外語師生。俘管處下設4個俘管團另2個俘管大隊,其中2個團負責收容管理南朝鮮軍戰俘;另2個團和2個大隊負責收容和管理「聯合國軍」戰俘,先後共收容有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菲律賓等10餘個國家的戰俘。

志願軍俘管處成立初期,由於「聯合國軍」的飛機日夜狂轟濫炸,志願軍的基本物資供應都難以保障。給養、醫藥、人力均嚴重缺乏,因此,曾出現過個別俘虜嚴重營養不良突然死亡的現象。鑒於這種情況,志願軍立即設法改善俘虜生活,突擊治療,防止病亡,安定俘虜的思想情緒。戰俘管理的情況逐步走向好轉。

志願軍優待戰俘的措施。

在志願軍總體供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戰俘管理處對戰俘在生活上盡量予以照顧,為戰俘確定的伙食標準高過志願軍戰士。日常生活中努力按戰俘所在國家的習慣調劑好伙食。為了給戰俘在生活上表達意見的機會,俘管處成立了戰俘伙食委員會,戰俘營的管理人員與戰俘代表定期共同開會,研究改善伙食,並為戰俘提供條件,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烤箱等器具。伙食的改善使戰俘感到滿意,戰俘體重普遍有所增加。

戰俘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到比較好的保障。開始時,俘管處即為俘虜每人特地定製一套大號的新棉衣、一床新毛毯、一雙棉鞋,以後每年分兩次按時發給戰俘全新的冬夏全套制服,定期配發牙膏、牙刷、毛巾等日用品,還供應煙絲、糖果、點心等。被俘人員中有一位美聯社的隨軍記者弗蘭克·諾耳。他以在戰俘管理處的親見親聞,經常拍攝照片或撰文反映在志願軍戰俘營的生活。

他寫道:……冬季每人都發到了棉襖制服,並配有護耳棉帽,對抵禦嚴寒是最理想的,不管什麼季節都提供適合季節氣候的衣服、內衣、鞋子、寢具、肥皂、毛巾、牙刷和其他必需品,都是定期發放,每個人都分到了生活用金,並注射了傳染病預防劑,這都是營中已建立的日常生活所必要的制度。

戰俘管理處還設立了醫院與傷病戰俘休養所,負責戰俘的醫療保健,受傷生病的俘虜均能得到及時救治與妥善的保養。

美軍一等兵威廉對戰俘營的醫院作了這樣的描寫:在醫院,我們的食物很好,能吃到我們要吃的東西,而且就像在美國吃的一樣,包括牛肉、豬肉、雞、土豆、甘薯、蘿蔔、土豆沙拉、各種滷菜。一天里不同的時間,我們有小甜餅、蘋果、梨子、糖果。每天早上都有甜的熱牛奶,而在晚上有糖茶,病重者還有特別食譜,如煎雞蛋、點心、甜餅、烤土豆,全天供應,同時還有特護……醫生、護士對器械、繃帶都進行了嚴格消毒。而且你能發現,他們做事都很盡心儘力。他們幹得很漂亮,而且始終面帶笑容…

戰俘管理處制訂了俘管人員守則、警衛人員守則,並對管理人員進行了嚴格的教育,要求在管理中尊重俘虜的人格,禁止打罵,對俘虜一律稱學員。

由於各國軍隊傳統和民族風俗不同,「聯合國軍」俘虜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和軍官欺壓士兵的現象,如白人圍著火盆烤火,卻把黑人趕到一邊挨凍;軍官剋扣兵糧,多吃多佔,而上兵吃不飽。為了制止這種惡劣現象,戰俘管理處將戰俘重新編隊,軍官與士兵分開,士官與兵分開,黑人與白人分開,使黑人與士兵人身自由和生活得到保障。

志願軍戰俘管理處除了在物質上盡量滿足俘虜們需要以外,還給戰俘安排了豐富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娛樂活動。俘虜營中建立了俱樂部,備有棋類、撲克等,還有各種版本的外國書籍,供戰俘隨時取用。還針對不同國家的戰俘開展他們各自喜好的項目,如美俘的橄欖球、英俘的足球等。夏天有游泳,冬天有滑冰、摔跤等活動。戰俘管理處開闢了一個可容納300多人的平台,這是戰俘們開展拳擊活動的場所。

營中還定期放電影、舉辦運動會、晚會,讓俘虜自己排練表演節目,使俘虜營的生活輕鬆愉快。聖誕節是西方人重要的節日,戰俘管理處尊重他們的民族傳統,並努力為之營造歡樂的節日氣氛。其間,給戰俘們擺酒、會餐,每人發了兩包香煙,還有花生、巧克力、咖啡、蘋果等。俘虜們圍繞聖誕老人唱歌、跳舞、念經、做禱告。

志願軍戰俘管理處儘力為戰俘提供方便,支持俘虜寫家信,至戰爭結束時,共寄發戰俘家信13萬封,照片6萬餘張。此外還編印了4種反映戰俘營生活的紀實性書籍、畫冊,在國外出版發行,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影響。

志願軍俘管處人員在工作中平等待人、熱情負責,使戰俘們感覺在這裡受到了良好的人道主義待遇。他們親眼所見志願軍和人民軍本身生活十分艱苦,卻盡最大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保證他們的健康,深受感動。

聽聽戰俘們怎麼說?

俘虜中有一部分人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過德國或日本的俘虜,他們一致認為任何國家的俘虜營都比不上志願軍的俘虜營好,稱俘虜營更像休憩所、像一所學校而不像俘虜營,特別是傷病戰俘,起初他們認為進醫院就等於去送死,但在醫院中卻受到出乎意料的照顧和救治,醫生護士們都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很多戰俘感動得流了淚,感謝志願軍救了他們的性命,表示要永誌不忘。

志願軍寬待俘虜的政策在國際上也產生的很大的影響。美、英官方及新聞媒體都有報道。

李奇微在其回憶錄中也承認:「中國人是堅強而兇狠的鬥士,他們常常不顧傷亡地發起攻擊。但是,我發現……他們是更加文明的敵人。有很多次,他們同俘虜分享僅有的一點食物,對俘虜採取友善的態度。」「中國人要講人道得多」。

戰俘管理處在保障俘虜的生活之外,還對俘虜們進行了以擁護和平,反對戰爭為中心內容的教育。用事實使戰俘明白,誰發動了戰爭,戰爭對誰有利,對誰是災難,為什麼和平是中朝兩國人民和美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並介紹停戰談判中朝中方面的合理主張和美方的破壞行為。經過教育,多數戰俘認識到朝鮮戰爭的性質,認為志願軍是正義之師、仁義之師,因而積極響應志願軍的號召,參加和平反戰宣傳。

有的在反戰宣言上簽名,有的寫家信呼籲和平,甚至自動要求上前線幫助志願軍喊話,宣傳志願軍的寬待俘虜政策。美國有些俘虜的家屬,接到要求美國人民制止朝鮮戰爭的集體簽名信后,即將這些信件印成傳單散發。一個美俘的家屬在3個星期內竟徵集到近百萬人的簽名,並將請願書送給杜魯門。在英國,戰俘的母親和妻子們會聚倫敦要求和平,並向下議院請願,使政府官員承受了強大的輿論壓力。

朝中方面希望俘虜們參加和平反戰運動,但對俘虜的行為堅持不強迫、不欺騙、不利誘的原則,戰俘們的行動完全出於自覺自願。戰俘的和平要求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的反響。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寬待俘虜政策,打破了「聯合國軍"對志願軍的污衊和欺騙宣傳,使美、英等國人民和軍隊相當普遍地了解了志願軍不但是正義之師,也是仁義之師,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有力地支持了軍事上的勝利和配合了關於戰俘問題的談判。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3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