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茂子舊作072。《永遠的三馬路》

[複製鏈接]

1090

主題

1091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3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3-9-19 15: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茂子舊作072。《永遠的三馬路》
一一一一   
從老家新橋巷一出門,下行三四十步石梯,便是三馬路。
三馬路依傍苧溪河而建,全長1公里多點。如果從萬安橋頭琴音樓開始,再到陸家街瀼渡橋頭,街道兩旁有點名的建築和民居,我現在都能數出個大概來。不信,我介紹給你聽聽:
三馬路東起萬安大橋頭,上排首起為工藝展覽館,下排首起為琴音樓(萬縣市曲藝團),全長約1100米。
上排建築:依次工展館、菜羹香、公瓦溪、三馬路診所(萬縣中醫院)、大巷口、海包面、二輕公司、清真寺、印刷廠、魏家巷、火燒壩、雷家巷、三馬路一小、浙江公所、岳王巷、三馬路二小、新橋巷、三馬路民中、福音堂、三派、營盤路口。
下排建築:萬縣市曲藝隊(琴音樓)、萬安市場、天仙麵粉廠、豆作廠、樂器社、豬鬃廠、算盤雜件社(文具社)、萬州橋巷子、郵政所、市政工程隊、新橋路口、木器社、腸衣廠、天德門、川東製革廠。
三馬路門牌上排為單,下排為雙,估計約400多號門牌。
三馬路始建於楊森執政萬縣期間,歷史悠久,在長達千多米的長街上,上下兩排全是門面。茶樓酒肆、山貨雜鋪、棧房澡堂、廟堂寺院、學校機關,應有盡有。
在當時,三馬路是一條綜合性的街道,騎洋馬兒(自行車)的、拉板板車的,也偶有汽車河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新橋布店門口,國家還這裡立下一路標:318線1840。三馬路也成了318國道的一分子,上海到萬州城,正好1840公里。由湖北方向開來的長途車通過輪渡過了長江,經由勝利路、三馬路向西而去。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三馬路行駛的汽車主要有美式六輪卡,蘇式嘎斯車和抗戰繳獲的日式十輪卡。之紅,國產的解放牌汽車和南京的躍進牌汽車也開始出現在三馬路,但最大噸位不超過五噸。記憶最深的是汽車轉向的時候,司機還用手轉動駕駛台上方的一個木製箭頭,向行人表示方向。更搞笑的是為了配合汽車轉彎,在路邊常有大爺大媽手持鐵皮喇叭大聲呼喊:「汽車來噠,行人走兩邊!」一些學校也經常組織少先隊員上街喊話,那年頭我只有八、九歲,生性頑劣,加入不了少先隊,所以一直沒有享受過這個待遇。
到文革的時候,三馬路上國產車歹了。為了提高效率,一些汽車後面還掛個拖斗,跑得慢吞吞的。我和膽子大些的夥伴便開始偷爬汽車玩耍,反正「停課鬧革命」了。三馬路是我們偷爬汽車的起始點。每天從三馬路出發,爬車到沙嘴河壩,又從沙嘴河壩爬車回到三馬路;有時候從三馬路爬車到沙河子,到318線沿途的高粱、李河,分水等幾個鄉場去玩耍。
三馬路一小和三馬路二小,分別由兩座大的寺廟而改建。清真寺的大禮拜堂,也改成了伊斯蘭小學。我的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在三馬路二小學習,沒拆除完的雕樑畫棟,至今還在我腦海之中。
大巷口那個位置,七十年代建成了三馬路診所,我的兒子,就出生在這個診所。當時從老婆住院到母子順利出院,只花了十多塊錢,想想是多麼的幸福。三馬路診所,就是現在萬州區中醫院的前身,也許許多年輕人還不知道吧。
三馬路上的豬鬃廠、腸衣廠,川東製革廠,在萬州也是非常牛逼的企業。腸衣廠的腸衣出口英國,豬鬃廠的產品出口歐洲,製革廠的皮箱是萬州女孩出嫁的首選陪奩。廠里的年輕女工,也因企業名氣身價倍漲,讓我們這類無業游民嫉妒得牙痒痒。
而今的三馬路,留給彷彿只有三馬路口的「巷子深」格格,公瓦溪的「海包面」,還在把三馬路的故事傳揚。其它近百家企業,早已如它的母體,沉沒於庫區的汪洋之中,成為一本厚重的故事而流傳。
一一一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